首頁/ 情感/ 正文

人老了,感到孤獨,那就多做這件事吧

人老了,感到孤獨,那就多做這件事吧

文/花舍

-

曾讀到過一句話:“孤獨,比貧窮更可怕”。

剛開始,很難理解其中的含義。

可後來才發現,在時光的洪流裡,當一個人只能被孤獨裹挾,歡喜無人分享,悲傷無人分擔,憂愁無人傾聽時,生活會少很多盼頭。

更令人難過的是,很多人年紀越大,越會有類似的感覺,被迫孤獨,是成年人的常態。

究其根本,到了一定年紀,有些事只能自己一個人扛,一個人走得久了,自然而然會覺得孤獨。

尤其是度過中年,步入晚年的時候,孤獨感更加明顯。

只不過,這種孤獨並非難以治癒,因為所謂“孤獨”,其實並非無人依靠,而是內心太過空虛。

所以,感到孤獨,只需要填補自己內心的空虛,“讀書”是好的方式之一。

正如作家梁曉聲曾說:“讀書,可以使人具有特別長期的抵抗孤獨的能力”,所以抵禦孤獨,也許做好“讀書”這件事就夠了。

人老了,感到孤獨,那就多做這件事吧

人老了,感到孤獨,那就多做這件事吧

讀書,是與作者對話的過程

你有沒有發現,讀書是與人交流的捷徑。

甚至不需要你說些什麼,不需要糾結應該回復什麼樣的訊息,就能起到溝通的作用,因為讀書,可以與作者對話。

青年作家王十月,便是在讀書的過程中,逐漸被作者治癒,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初中畢業的王十月,因為學歷不高,對生活一度十分迷茫,他做過小吃,當過美工,

還試

過養殖業,可他仍舊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想幹什麼。

書籍成了他最好的朋友,無人可以傾訴的時候,他便藉助書籍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想傾聽別人的故事時,他便開啟書籍看人間百態。

後來,看過的書越來越多,他對生活也有了另一種感觸,從此拿起筆來,開始書寫自己的故事。

如今的王十月,不僅成為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還兩次入選“中國散文學會年度散文排行榜”。

人老了,感到孤獨,那就多做這件事吧

他曾經是孤獨的,也是無助的,但書籍給了他力量。

想起作家赫爾岑寫過的一句話:“書籍是最有耐心和最令人愉快的夥伴,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時刻,它都不會拋棄你。”

每一本書,都有獨特的意義,它代表一個作家的想法,也能為一個人指路。

所以,真的孤獨,不妨堅持讀書,也許讀到最後你會發現,那些曾經讀過的書成了你無形的朋友,一直陪在你的左右。

人老了,感到孤獨,那就多做這件事吧

讀書,能充盈內心世界

《刺蝟的優雅》中,勒妮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她是一個看起來很古怪的看門人,不注重自己的外表,看起來脾氣有點差,也不願意和人交流。

可勒妮卻有一個“秘密世界”,開啟她的房門,裡面有一個書房,擺放著滿滿當當的書籍。

勒妮每天都會坐在書房裡,安靜讀書,她在書籍中尋找自己想要的“懂得”,在書籍中感受生命的魅力。

人老了,感到孤獨,那就多做這件事吧

勒妮長期一個人生活,她孤獨嗎?

其實並不。

因為她的內心是平和的,她讀書的時候,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書中描寫的世界,都會變成她所處的世界,她跟著書籍中的主人公有著相似的感受。

可以說,書籍為勒妮構建了另一個世界。

就像周國平先生曾說:

“一個人但凡有了讀書的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種特別眼光,甚至有了一個屬於他的豐富多彩的世界。”

每一本書都像一扇任意門,能通往任何地方,而你處在哪裡,全憑自己決定。

讀過的書越多,內心世界越是豐盈,至此,便沒有什麼能讓自己覺得孤獨,因為自己明白,就算自己無人相伴,也一直擁有自己。

真正孤獨,其實就是一個人弄丟了自己,這才覺得自己和世界格格不入,這不是被他人排外,而是自我意識的消沉。

人老了,感到孤獨,那就多做這件事吧

人老了,感到孤獨,那就多做這件事吧

竇文濤曾在《圓桌派》裡寫過一件事。

他一個人獨居的時候,喜歡把自己關在書房裡,幾個星期不下樓都不覺得有什麼奇怪。

有人問他:“不孤獨嗎?”

他說:“有書陪,就不會覺得孤獨,這是一個自我取悅的過程。”

一句話,說盡了讀書的好處。

莎士比亞認為書籍是世界上最好的營養品,能帶一個人看遍世界,能帶一個人思緒飄向遠方。

所以,真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偶爾覺得孤獨的時候,不妨拿起一本書認真閱讀,也許會在其中體會到不同的樂趣。

願你我都能從苟且的生活中,體會到讀書的曼妙滋味。

—END—

人老了,感到孤獨,那就多做這件事吧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