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萬瑪才旦眼中的《氣球》:女性心靈與身體的解放追求

電影《氣球》是一部由萬瑪才旦執導,由索朗旺姆、金巴等人主演的一部社會型別電影。

電影由達傑一家的一隻避孕套引起一系列尷尬故事講起,到女主人公卓嘎隨妹妹卓瑪去寺院結束,引發觀眾對於女性心靈與身體解放的思考。

萬瑪才旦眼中的《氣球》:女性心靈與身體的解放追求

從色彩角度分析

電影的主色調為冷色調,以純淨空靈的藏族生活環境體現宗教觀念色彩,美好的生活環境與落後的生活觀念形成對比。

冷色調,不僅是一種冷靜思考情緒的表達,而且烘托了在藏族那個年代“冷酷對待女性”的氛圍。是對女性生育權利與對信仰宗教輪迴兩者之間的迷茫。

萬瑪才旦眼中的《氣球》:女性心靈與身體的解放追求

氣球的針後出現顏色不同。第一次出現,是由避孕套吹成的白氣球,因計劃生育政策而下發的避孕套是卓嘎對於“生育解放”的開端。兩個小兒子不懂這是什麼,從卓嘎的枕頭下面偷走避孕套並吹起,導致避孕套破損。

白色代表了矛盾誕生灼感內心痛苦與家庭氛圍的凝重。

她像是社會普通婦女的代表,對曾經過去自己的權力掌控並不瞭解。

“白色”是空白期的表示,同樣代表了卓嘎思想在經歷迷茫和鬥爭之後的昇華。

萬瑪才旦眼中的《氣球》:女性心靈與身體的解放追求

電影中關於“羊”的描寫具有很強的象徵意。

潔白的羊群在草原上奔跑,象徵自由的藏族人民。

而出現用來交配繁衍的“種羊”則象徵性欲強的達傑,被圈在外面養到最後因無法再生育小羊而被賣掉的母羊象徵卓嘎。

達傑曾說:“生不出羊羔的母羊都是沒用的。”

這是電影的點睛之筆,為下面卓嘎“夢羊”事件埋下伏筆。“夢羊”事件啟發了卓嘎,讓她明白自己的命運不能像這頭母羊一樣,因為“生育”而任人宰割。

萬瑪才旦眼中的《氣球》:女性心靈與身體的解放追求

第二種球是達傑為兩個小兒子買回的紅氣球,他在鎮上採購,看到別人在賣氣球,想到自己家中的兩個想玩氣球的孩子。雖然家中貧窮,但達傑還是買下了紅氣球,把兩個紅氣球一路帶回家中。

可以看出達傑對孩子的寵愛,也為影片下面對卓嘎想打掉孩子時他的震撼做鋪墊。

紅色象徵希望,兩個孩子在玩鬧時失手鬆開了氫氣球。

兩個孩子在空曠的草原上嬉戲時背影充滿歡樂與自由,火紅的色彩似乎與這荒涼單調的世界格格不入。

一個紅色氣球爆開,另一個紅色氣球被放飛後,卓嘎等人都看到紅色氣球飛到天空上端,這是卓嘎內心希望點燃的象徵,是電影中的一抹亮色。

這也恰巧是卓嘎想要打掉孩子與藏族人心中普遍所想的不同體現。透過電影,導演希望更多人看到天空、看到女性可以對解放進行追求,這是女性心靈的放飛與思想的昇華。

萬瑪才旦眼中的《氣球》:女性心靈與身體的解放追求

從主題角度分析影片

在開頭講述了達傑與父親展開關於“馬和摩托車”的對話,父親認為摩托車沒有馬好用,但馬因為摩托車的普及而遠離社會;後又在影片中穿插達傑一家關於試管嬰兒的討論,他們認為試管嬰兒是不科學的違反先例的存在。

從這些片段中可以看出:上世紀末邊藏地區人民的思想

落後與

當地科學的不發達,這是對社會環境的深沉思考,現代思想的缺乏是推行計劃生育政策和解放人民思想的一大阻礙。

萬瑪才旦眼中的《氣球》:女性心靈與身體的解放追求

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貫穿影片始終。片中的孩子江洋被家中認為是江洋奶奶的轉世,所以才有“卓嘎想打掉認為是由江洋爺爺轉世的孩子”時遭到全家人反對的情節。

當自己的宗教信仰與自己的解放追求產生衝突時,卓嘎在鏡中想象到自己出嫁時的青春和臉上的喜悅,那時的她無憂無慮,不必為日後的生計和難以維持的家庭而擔憂。

後在水盆中看到自己因生活而滄桑的臉,她這才從內心深處尋找到追求自我價值的含義,

女性也需要煥發自己的生機,而不只是一個生育的工具。她需要尋找自己的力量。

萬瑪才旦眼中的《氣球》:女性心靈與身體的解放追求

周措醫生一次次勸說卓嘎早日做掉孩子,卓嘎的家人不理解她,她鼓起勇氣獨自走上手術檯,卻在最關鍵時刻被聞訊趕來的達傑阻攔。他苦苦哀求卓嘎生下這個帶有宗教信仰色彩的孩子,卓嘎沒有說話。

影片在最後只交代卓嘎隨妹妹回到寺院,並未交代孩子的結局。卓嘎嚮往妹妹摒棄世俗的尼姑生活,並表示自己可能以後也會做尼姑。

這是卓嘎對自我的思索與感悟和對自己生活環境的失望,同樣是對解放的追求。

萬瑪才旦眼中的《氣球》:女性心靈與身體的解放追求

妹妹卓瑪與前男友的感情發展是本片的另一看點。幾年前卓瑪因前男友感情受挫,決定潛心宗教遠離世俗。幾年後卓瑪來到卓嘎家,她前去學校接江洋回家,不料正好碰見前男友,她的前男友是江洋的老師。前男友給了卓瑪一本書,裡面寫的是他們的故事。

卓瑪收下了這本書,並且找時間偷偷翻閱。

後來,這本書被卓嘎發現。

卓嘎怕自己的妹妹再次陷入愛情的痛苦之中而背離宗教信仰原有的規定,她看了幾頁之後把書燒掉,並告知卓瑪前男友不要再來找卓瑪。

姐姐的一系列舉動讓卓瑪痛心不已。

萬瑪才旦眼中的《氣球》:女性心靈與身體的解放追求

作為虔誠的信徒,卓瑪本不該與感情恩怨繼續糾纏,需做到心中無物。但她貪戀這世間,心中仍有她物,她沒法放下這段感情。

卓瑪一方面站在宗教信仰角度告誡卓嘎不能打掉這個帶有“轉世”色彩的孩子,一方面又背離宗教“斷舍離”的教義渴望置身紅塵。

矛盾與迷茫在她身上顯現,也是對於理想與現實、信仰與自我的深度剖析。

卓嘎與卓瑪兩姐妹就像鏡子的兩面,姐姐深諳世事渴求逃脫,妹妹身非紅塵亦有世俗之心。姐姐卓嘎嫁人後懷上四個孩子,就像一個生育機器,想那頭無法被解救只能被拴在柱子上的母羊;反觀妹妹出家成為尼姑,摒棄一切塵世雜念。

姐姐追求自我解放的同時又竭力阻攔妹妹的愛情,白氣球和紅氣球、生與死、宗教與現實、信仰和思想、性與非性、保守與開放,當傳統文化與現代性碰撞的空間,個體在信仰與現代意識之間迷失,她是矛盾又真實的婦女形象。

萬瑪才旦眼中的《氣球》:女性心靈與身體的解放追求

結語

在當下社會,女性主義和女權主義正不斷崛起。自宋朝以來,父權獨掌社會主流,女性的地位低下,沒有自我選擇的權利。

但時代在不斷變化,

新時期女性的深度思想解放,不斷追求自我掌控權和個人選擇權。這是一部充滿衝突和矛盾的電影。

社會進步中的不適與陣痛,刺痛著他們的生活。萬瑪才旦不僅是藏族電影的開拓者,也是藏族文化的傳播者。

就像特蕾莎·梅在《小婦人》這本書中寫到:“女性,她們有思想,有頭腦,有靈魂,有心靈,我討厭別人說她們只適合去愛,我煩透了。”

作為女性,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或許有人會在理想與現實之間迷茫,會在自我與信仰之間徘徊,但請不要忘記,遵從自己的內心。

卓嘎是藏區的一位普通女性,同時又是千千萬萬女性大眾的代表。

身處當下時代,女性要像卓嘎一樣思索探求適合自己的每一條道路,在世俗與未來的激盪中活出自己最美的人生。

影片是時代反思的產物,講述的故事深刻反映了二十世紀末女性對自己生育權的追求與心靈和思想的解放,與自己內心的鬥爭反抗與迷茫,內容深刻發人深省。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