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1921》外淺內深,《革命者》外深內淺,票房口碑對比明顯

有些時候,兩部同期上映電影之間難免會“打擂臺”,即使主創人員和製作公司不想打,但票房和口碑這兩個資料卻經常在互相打。

本文要說的是《1921》和《革命者》。

《1921》外淺內深,《革命者》外深內淺,票房口碑對比明顯

一、票房成績和口碑

《1921》上映五天,算上點映總票房在3。15億左右,不算點映的話票房也有2。4億左右,同期上映的《革命者》五天票房在7800萬左右,總體上看《1921》處於大幅領先的態勢。

也許有觀眾認為這是排片所致,那我們來看另一組資料,排片佔比和票房佔比,場均人次和上座率。

《1921》外淺內深,《革命者》外深內淺,票房口碑對比明顯

《1921》的票房佔比始終高於排片佔比,而《革命者》的票房佔比始終低於排片佔比,意思是在同等排片數量前提下《1921》的票房要遠遠高於《革命者》,在相同票房前提下,《1921》佔用的排片更少。

更直觀的對比則是場均人次和上座率,根據筆者統計計算,《1921》五天平均每場觀眾人數在10個左右,上座率平均在8%左右。《革命者》的五天場均人次在5個左右,上座率在4%左右,全面大幅落後於《1921》,而且差距還挺大。

可以說,如果只論票房成績,不論是票房的數量還是質量,《1921》和《革命者》的這場看不見的“打擂臺”無疑是前者贏了。

《1921》外淺內深,《革命者》外深內淺,票房口碑對比明顯

《1921》外淺內深,《革命者》外深內淺,票房口碑對比明顯

但是,在網路上的打分,《革命者》卻以7。5分大幅領先於《1921》的6。7分,有意思的是,在五天參與打分的人數上,《革命者》以2。7萬落後於《1921》的7。4萬,這個比例和票房比例相差並不大(不算點映)

歸納一下就是,《1921》有點兒叫座不叫好,《革命者》有點兒叫好不叫座。

《1921》外淺內深,《革命者》外深內淺,票房口碑對比明顯

二、《1921》的外淺內深

《1921》出現叫座不叫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該片有些“外淺內深”。

淺的意思是,《1921》從一開始就給觀眾留下了一個印象:小鮮肉演歷史人物。而且《1921》確實使用了很多高流量的年輕明星,有些年輕明星還都是走紅不久的,甚至該片的年輕演員裡還曾有一男一女兩位明星曝出不良傳聞,這都造成了很多觀眾對《1921》的先入為主:小鮮肉演的電影能好看嗎?

《1921》外淺內深,《革命者》外深內淺,票房口碑對比明顯

淺的另外一層意思是,《1921》整體上的氛圍不像傳統主旋律影片那麼凝重,反而有一些輕鬆的橋段,比如劉仁靜、鄧恩銘、王盡美幾位年輕代表跑到上海大世界去遊玩,李達讓王會悟練習撒謊等橋段,很生活但卻不夠滄桑。

再有一個,《1921》的主題是敘事,主要劇情圍繞的只有一件事“開會”,其他的歷史階段基本上都是一筆帶過,包括大量明星演員如陳坤、李晨、馮紹峰、劉詩詩的戲都只有少數幾場甚至一場,這也給一些觀眾留下了“淺”的印象。

實際上,《1921》的故事設計還包含了很多“深”。

《1921》外淺內深,《革命者》外深內淺,票房口碑對比明顯

開會過程的深入,找會場、佈置會場、代表報到以及圍繞著會議展開的跟蹤和反跟蹤等橋段,這些細節都是之前影視劇中少有提及的,因此該片至少在開會這件事上做到了深入化的講述。

歷史細節的深入,蘇聯的革命輸出政策,各方勢力如日本特高課和法租界對革命輸出的防範,共產國際和一大的關係,李達等人對共產國際提供經費的反對等細節都是之前電影裡很少涉及到的內容。

《1921》外淺內深,《革命者》外深內淺,票房口碑對比明顯

筆者認為,《1921》對歷史細節最深入的一場戲是一大代表討論“黨員是否可以當議員或者做官”,這個橋段並不是隨便設計的,其中各位代表的討論和立場不僅反映了劉仁靜、陳公博等人日後道路的選擇,還點出了為什麼其他國家革命最終失敗的深層原因。

總之,《1921》在對歷史細節的挖掘上是非常值得稱讚的,哪怕是很熟悉這段歷史的觀眾也會對其富有內涵的劇情讚歎不已,對歷史不熟悉的編劇和導演根本拍不出這樣深入的戲來。

只是,這種用細節反映真實歷史的橋段並不是每個觀眾都能看懂,或者說大部分普通觀眾壓根就領

會不到

這樣的精心設計,他們只記住了《1921》那些外在的“淺”,口碑不好也就難怪了。

《1921》外淺內深,《革命者》外深內淺,票房口碑對比明顯

三、《革命者》的外深內淺

《革命者》的電影設計和和《1921》形成了鮮明對比。

《1921》以故事為核心,而《革命者》則是以人物為主題。

《1921》突出了群星,《革命者》突出了單個歷史人物的概念。

《1921》氣氛相對活躍,《革命者》氛圍則充滿凝重、滄桑和悲壯。

簡單一對比,觀眾很容易得出《革命者》相對《1921》要比較“深”的印象,首先佔據了口碑的制高點。

但是,如果細究《革命者》的劇情,你會發現該片在內容上其實是很“淺”的。

《1921》外淺內深,《革命者》外深內淺,票房口碑對比明顯

首先,《革命者》對革命的拓荒者、佈道者和殉道者李大釗先生的定位要偏“扁平、簡單”一些。

在《革命者》中,李大釗是一位激情澎湃、感情深厚的革命者形象,而實際上,李大釗在歷史上的影響力和貢獻要遠遠大於《革命者》所展現的內容。

李大釗不僅是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同時他還是很多人的老師,對革命道路的選擇是極其清晰和明確的,他的革命理論不僅極具前瞻性還富有說服力,老電影《開天闢地》裡就處理得很好。但這一點在《革命者》中體現得很簡單,幾乎看不到,更多的畫面是張頌文在說一些結論性的觀點,或者乾脆直接喊口號,這就降低了劇情的邏輯性和可信度。

李大釗在革命上不僅很有原則性同時具有相當的靈活性,比如在國共合作問題上,陳獨秀一開始是堅決反對的,是李大釗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支援決定,這體現了他務實的精神和理智的思維,這一點在《革命者》中幾乎沒有深入進去,只敘述結果而不談及起因和過程。

《1921》外淺內深,《革命者》外深內淺,票房口碑對比明顯

李大釗不僅在平民、學生和工人那裡有很強的號召力,他在國內軍閥和國際上同樣具有極強的影響力,

不然

張作霖也不會那麼猶豫,這一點在電影裡只體現出了前面一半。

簡單說,李大釗是一位擁有極強能力和極大影響力的革命家,而電影《革命者》顯然沒有拍出來,就像電影名字一樣將守常先生拍成了一位帶領大家喊口號的革命者,這中間的差距可大了去了。

《1921》外淺內深,《革命者》外深內淺,票房口碑對比明顯

其次,《革命者》虛構了太多細節,會給觀眾造成誤導。

沒有歷史記錄顯示張學良在上海見過李大釗,但該片編劇自主發揮讓張學良化身成為李大釗的“迷弟”,這個做法其實是有待商榷的。

《1921》外淺內深,《革命者》外深內淺,票房口碑對比明顯

張學良還是小事,《革命者》中還虛構了蔣介石和李大釗的“賭局”,並且將蔣介石的電文等歷史細節調換時間和內容,甚至還讓蔣介石親自在四一二中開槍殺人,這種設計顯然把歷史給改得過於簡單了。實際上蔣介石的立場轉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他本人對李大釗的評價是相當高的。《革命者》把蔣介石設計成了一個動不動就羨慕嫉妒恨的小人物,用蔣的小來襯托李的大,這種過分貶低對手的做法顯然比張學良

那個更

有問題。

《1921》外淺內深,《革命者》外深內淺,票房口碑對比明顯

出現問題的還有陳獨秀,歷史上,他在新世界遊藝場撒傳單被捕,其地點是在新世界五層頂樓,被捕時沒有什麼反抗和躲避,很坦然就被跟蹤的便衣逮捕了,這個細節在《開天闢地》裡處理得非常好。

反觀《革命者》,撒傳單地點從五樓改成二樓,造成了觀感上的降低。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陳獨秀就像小丑一樣躲在哈哈鏡裡面,那一刻他不像革命家,反而像一個偷了東西的小偷,這個虛構顯然是有極大問題的。

《革命者》的主創人員曾在接受採訪時說他們力求避免陷入歷史虛無主義,顯然,他們也意識到自己離歷史虛無主義已經不遠了。

《1921》外淺內深,《革命者》外深內淺,票房口碑對比明顯

總之,比起歷史和真實來,《革命者》的編劇和導演似乎更看重電影本身,所以該片的畫面設計很唯美,各種慢動作、各種特寫,再加上各種碎片化蒙太奇的“高階敘事方式”,讓整部電影顯得很時髦。

但是,筆者認為,《革命者》中的李大釗只是編劇和導演心中的李大釗,距離歷史上的李大釗相距甚遠,這就是《革命者》最大的“淺”。

《1921》外淺內深,《革命者》外深內淺,票房口碑對比明顯

綜上所述,《1921》的外淺內深對比《革命者》的外深內淺,前者在票房成績上取得了全方位的領先,這是一種正向的反映,而口碑在這裡起到的卻是反向的反映。

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