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泰戈爾離開前,贈林徽因一首詩,短短三句,卻道破她與徐志摩結局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文化的軸心時代,一個是春秋戰國時期,一個是民國時期,這兩個時期都是名人輩出,佳作不斷。

相比於年代久遠的春秋戰國時期,民國時期的大批才子佳人思想更加的解放,除了留下了文學作品,還有很多為人津津樂道的感情故事。民國時期的中國社會可以說是新舊參半,所以生活中也有很多新舊參半的事情。

比如舊式私塾和新式學堂並存,傳統的封建生活和新式的西方生活並存,有人依舊是長袍大褂,有人是西裝革履……這些新舊並存方式或許還能理解,但婚姻上的新舊並存就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泰戈爾離開前,贈林徽因一首詩,短短三句,卻道破她與徐志摩結局

如果單純的是遵從包辦婚姻,或者是透過自由戀愛而結合都可以,奇怪的卻是很多人,尤其是名人,都是先有一段包辦婚姻,再透過

自由

戀愛找到自己的理想伴侶,魯迅、胡適、郭沫若等人都是如此。

著名的詩人徐志摩亦是如此,當徐志摩在英國初次遇見16歲的林徽因時,他猛然間發現自己苦苦尋覓的佳人就在眼前,全然不顧自己已經是一個孩子的父親的事實,對林徽因展開了熱烈的追求。

但才子佳人的故事沒有上演,即便是印度的詩人泰戈爾從中撮合,也依然沒有改變結局,

泰戈爾臨行前送給徐志摩和林徽因一首詩,僅有三行,卻一語道破兩人結局。

泰戈爾離開前,贈林徽因一首詩,短短三句,卻道破她與徐志摩結局

一見傾心

徐志摩的第一位妻子是張幼儀,據說是張幼儀的哥哥十分欣賞徐志摩的才華,才促成了徐志摩和張幼儀的婚事。

婚後張幼儀孝順公婆,盡心地侍奉丈夫,可徐志摩始終沒有在張幼儀的身上看到動情的地方,直到他們的長子出生,徐志摩和張幼儀之間一直沒有愛情的火花。

換做

是一般人,娶得賢妻還生下了孩子,就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繼續過下去了,不會再去刻意追求稍縱即逝的愛情,可徐志摩不是。徐志摩是詩人,他有詩人的浪漫多情,也有詩人的狂放不羈,他對愛情的渴望和幻想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以前壓抑在內心的情感在遇見林徽因之後全部都噴薄而出,化作對林徽因的深深愛戀。

泰戈爾離開前,贈林徽因一首詩,短短三句,卻道破她與徐志摩結局

自幼家教良好,飽讀詩書的林徽因情竇初開就遇見了熱情奔放的徐志摩,自然也動了情。二人之間時常見面,不見面的時候也會有書信往來,一來二去之中徐志摩更加確定了自己對林徽因的感情。

林徽因出身名門,自己也十分優秀,且不說徐志摩比林徽因年齡大很多,單單是徐志摩已婚並且有孩子,就足以阻擋她們二人終成眷屬。

徐志摩也自知這個現實問題,所以他不顧當時的張幼儀已經懷有身孕,提出了離婚,並且在第二個兒子出生之後就與張幼儀辦理了離婚。

泰戈爾離開前,贈林徽因一首詩,短短三句,卻道破她與徐志摩結局

可當徐志摩拿著離婚證明去找林徽因的時候,卻得到了林徽因與梁思成已經訂婚的訊息,林徽因和梁思成是門當戶對,也是才子佳人的美好結合。

愛而不得

徐志摩並不顧及林徽因已經訂婚的事實,還是對林徽因抱有幻想。

1924年,世界著名詩人,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泰戈爾訪華,這件事成了轟動中國文壇的大事件。泰戈爾在中國待了6周,這期間有很多名人都拜訪了他,徐志摩和林徽因都是陪同人員,與泰戈爾有了更多的接觸。

泰戈爾離開前,贈林徽因一首詩,短短三句,卻道破她與徐志摩結局

詩人都是敏感的,何況徐志摩也從不掩飾對林徽因的愛意,泰戈爾自然也察覺到了兩個年輕人之間的微妙感情。

泰戈爾也曾經試圖湊合二人,

但十分理智的林徽因都予以回絕了,所以泰戈爾寫了一首三行的小詩送給他們。

天空的蔚藍,

愛上了大地的碧綠,

他們之間的微風嘆了聲:“唉!”

泰戈爾離開前,贈林徽因一首詩,短短三句,卻道破她與徐志摩結局

這首三行小詩一語道破了徐志摩和林徽因兩人的結局。天空和大地的比喻,像極了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感情,不管愛得有多深,他們終究不可能走到一起,而輕嘆的微風則是每一位熟悉他們故事的人,是泰戈爾,也是每一位讀者。

徐志摩為了林徽因拋棄了結髮妻子,一首《你是人間四月天》讓無數人從中體會到了那份深情,可是林徽因卻轉嫁他人,這讓有些讀者不能接受,甚至認為林徽因對徐志摩的感情不是真的。

其實並不是,林徽因對徐志摩自然是有感情的,只是這種感情還沒有完全湮沒她的理智。

泰戈爾離開前,贈林徽因一首詩,短短三句,卻道破她與徐志摩結局

這或許也是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區別,身為詩人的徐志摩是典型的感性思維方式,為了感情可以衝動起來不顧一切後果,但擅長建築的林徽因則是理性思維,她能很清楚的分清理想和現實。

一則是她清醒地認識到和徐志摩結婚的後果,雖然徐志摩已經離婚,可他畢竟是有過妻室的人,林徽因再嫁就是續絃,這是林徽因家族的人不能接受的。

意外離世

第二個原因,也是最關鍵的原因,林徽因很清楚徐志摩愛上的林徽因並不是真實的林徽因,而是他想象中的林徽因。這一點林徽因曾經對女兒提及過,“徐志摩當初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而事實上我並不是那樣的人。”

泰戈爾離開前,贈林徽因一首詩,短短三句,卻道破她與徐志摩結局

徐志摩這種不切實際的、完全理想化的愛情只適合存在於想象中,一旦真的結婚落到實處,最終也將被現實打破。

1928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在美國結婚,徹底斷了徐志摩與林徽因結婚的念頭,可是感情這種東西又怎麼會說斷就斷。心灰意冷的徐志摩又遇到了同樣才華橫溢的陸小曼,並且不顧家人的反對與她結婚。

雖然各自都有了家庭,可徐志摩和陸小曼的婚後生活並不幸福,因為徐志摩的心裡始終放不下林徽因,又如何能全心全意地對待陸小曼。

泰戈爾離開前,贈林徽因一首詩,短短三句,卻道破她與徐志摩結局

徐志摩和陸小曼再一次激烈的爭吵之後,沒有留下任何話就乘坐飛機去北京,因為林徽因有一場關於建築史的講座。

不幸的是飛機失事,徐志摩不幸遇難,這一年徐志摩年僅35歲,林徽因聽聞徐志摩遇難的訊息既震驚又悲痛,如果徐志摩沒有英年早逝,他們之間的感情故事還不知道會糾纏到什麼時候。

泰戈爾離開前,贈林徽因一首詩,短短三句,卻道破她與徐志摩結局

小結:

徐志摩是在與陸小曼吵架之後走的,又是在去聽林徽因講座的途中遇難,不知道當時徐志摩的心中是否有遺憾。

筆者想來是沒有的,因為他是在奔赴看望心愛之人的途中遇難,愛而不得的愛情永遠都是最美好的。徐志摩在與陸小曼結婚的時候也是衝破了很多現實的阻礙,可婚後愛情還是敗給了現實。

林徽因的聰明和睿智就在這裡,她懂得徐志摩對她的愛有幾分真實,幾分幻想,而幻想終究是不能當真的。

現在讀泰戈爾送給徐志摩和林徽因的一首詩,雖然僅有三行,卻一語道破兩人結局,只有詩人最懂詩人,他能看到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間不可逾越的現實鴻溝。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