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誰射殺了晁蓋?水滸一百一十七回,施耐庵用暗示的方式揭曉了答案

水滸傳中有三個難解之謎,其中爭議最多的,就是晁蓋究竟是被誰冷箭射殺。至於不需要錢財的方外之人公孫勝為何要劫奪生辰綱、宋江為何要毒死李逵,只要用心去體會,似乎都能找到讓多數人首肯的答案。

筆者上學的時候,課外書基本是不允許讀的,閱覽室能借出來的,也就是《三國》、《西遊》、《水滸》——《紅樓》男生借不到,也讀不進去。

翻爛了水滸傳,終於在第一百一十七回中,發現了晁蓋被殺事件的一點端倪。施耐庵似乎用暗示的方式,揭曉一個我們一直在尋找的答案,尤其是該回開頭的一首詩,更是耐人尋味:

“吳用良謀真妙算,花榮神箭世無雙。興亡多少英雄事,看到清溪實感傷。”

誰射殺了晁蓋?水滸一百一十七回,施耐庵用暗示的方式揭曉了答案

水滸傳之所以能成為名著,並不是他描寫的打鬥場面有多精彩,而是透過江湖與朝堂的對比、融合,深刻詮釋了宋朝乃至明朝的世態人心:上到帝王將相,下到販夫走卒,每個人都特點鮮明,又都存在利益交纏和恩怨情仇。

看《水滸》就像看《潛伏》,表面刀光劍影,內裡

鉤心鬥角

,正好驗證了那句話:梁山小社會,社會大梁山,人生無處不江湖。

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曾在官場泥潭中打滾的幾乎有一半,三十六天罡中,有十八個吃過皇糧:這其中有十一個軍官(關勝、林沖、秦明、呼延灼、花榮、魯智深、董平、張清、楊志、徐寧、索超),還有七個在州衙縣衙工作,他們就是秘書宋江,刑警武松、朱仝、雷橫,獄警戴宗、李逵、楊雄。

誰射殺了晁蓋?水滸一百一十七回,施耐庵用暗示的方式揭曉了答案

這樣五行八作的人湊到一起,肯定不能同心同德,而村長出身的托塔天王晁蓋,肯定是鎮不住場子——十七個吃過皇糧的軍警,跟他不會有太多共同語言。於是晁蓋被宋江架空,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一山不容二虎,梁山也不能有兩個大王,晁蓋讓宋江與自己並肩而坐,本身就是一個錯誤,這就叫太阿倒持、授人以柄,手握劍柄的宋江要是不斬殺晁蓋,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矛盾的激化,梁山很難避免第二次火併。

在聚義廳上公開揮劍,那動靜也實在太大了,於是宋江與心腹密謀,想出了一條借刀殺人、嫁禍於人之計。吳用有沒有參與其中,這個問題不好下結論,但是晁蓋以五千嘍囉的弱勢兵力,去攻打有五七千人馬而且防守得鐵桶一般的曾頭市,明顯是以卵擊石有去無回,而吳用和公孫勝都不肯同去,這裡面肯定有貓膩。

誰射殺了晁蓋?水滸一百一十七回,施耐庵用暗示的方式揭曉了答案

晁蓋親征曾頭市,既是跟宋江賭氣,也是要考察一下樑山人心,考察的結果是令人悲哀的:最有能力的吳用公孫勝沉默不語,其他梁山好漢面面相覷,跟宋江出征大家踴躍報名截然相反,晁蓋甚至連下令點將的勇氣都沒有,只好

“請啟二十個頭領相助下山,其餘都和宋公明保守山寨。”

晁蓋無奈之下,帶走了自己起家的班底中可能跟自己走的所有好漢:林沖、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遷、宋萬、白勝。

看晁蓋的意思,是能否打下曾頭市,都不回來了:打敗了就埋在那兒,打贏了,就以曾頭市為基地另起爐灶——隋唐時期的翟讓和李密分家後合併,也就不會被李密殺掉了。

誰射殺了晁蓋?水滸一百一十七回,施耐庵用暗示的方式揭曉了答案

晁蓋如宋江所願,在曾頭市折戟沉沙:

“撲的一箭,正中晁蓋臉上,倒撞下馬來,卻得三阮、劉唐、白勝五個頭領死並將去,救得晁蓋上馬,殺出村中來。”

金聖嘆看到這個場景,哭的心都有了:

“十個人入去,卻偏是五個初聚義人死救出來,生死患難之際,令人酸淚迸下。單寫初聚義五人死救晁蓋,便顯出滿山人無不心在宋江,而視晁蓋如無也。”

連戰五渣白勝都能逃掉,偏偏是武藝高強的晁蓋中箭,這說明對面的亂箭之中,有一支是有的放矢,而且出自高手弓弦,這位高手,很可能就是小李廣花榮。

誰射殺了晁蓋?水滸一百一十七回,施耐庵用暗示的方式揭曉了答案

小李廣花榮一向跟晁蓋不大對付,這是因為花榮眼裡只有宋江,而晁蓋也曾看不起花榮:

“秦明、花榮在席上稱讚宋公明許多好處,說呂方、郭盛兩個比試戟法、花榮一箭射斷絨絛,分開畫戟。晁蓋聽罷,意思不信,口裡含糊應道:‘直如此射得親切?改日卻看比箭。’”

晁蓋當時的表情可能是很氣人,所以花榮後來梁山射雁,

“晁蓋和眾頭領看了,盡皆駭然。”

本該鼓掌叫好,但卻大驚失色,晁蓋等人的反應,似乎非同尋常,這就是草蛇灰線,埋下了花榮暗箭射殺晁蓋的伏筆。

誰射殺了晁蓋?水滸一百一十七回,施耐庵用暗示的方式揭曉了答案

花榮如何射殺晁蓋,這個問題一會兒再討論,咱們現在要看的,是《水滸傳》第一百一十七回中,花榮在烏龍嶺用連珠箭射殺了哪兩個人:

“四下裡伏兵齊起,前有石寶軍馬,後有鄧元覺截住迴路,王績、晁中從嶺上殺下來。花榮急出擋住後隊,便和王績交戰。花榮便走,王績、晁中乘勢趕來,被花榮手起,急放連珠二箭,射中二將,翻身落馬。眾軍吶聲喊,不敢向前,退後便走。(方臘軍)四個水軍總管見射死王績、晁中,不敢向前。”

筆者當年看到這段,恍惚之間把王績、晁中看成了“天王晁蓋”,並抱怨施耐庵亂取名字,弄得我以為晁蓋復生而被花榮射死了。

後來讀懂了春秋筆法,才知道名家寫作,一字一句都獨具匠心,沒意義且容易引起誤解的話,在名著中是根本不存在的——批閱五載增刪十次也好,批閱十載增刪五次也罷,都是精雕細琢出來的:第一百一十七回與五十九回兩相對照,就會發現烏龍嶺之戰與曾頭市之戰有八成相似之處,晁蓋晁中的出現,也是首尾呼應。施耐庵就是用這種方式,暗示晁蓋就是花榮射殺。

誰射殺了晁蓋?水滸一百一十七回,施耐庵用暗示的方式揭曉了答案

這時候可能有讀者看了晁蓋出征頭領名單之後產生了疑問:花榮並沒去曾頭市,怎麼有機會射殺晁蓋?

在筆者看來,花榮要是去了曾頭市,嫌疑反倒小一些,晁蓋不讓花榮隨同前往,是怕他背後放箭,而宋江不讓花榮公開露面,卻是別有用心。

花榮如何射殺晁蓋,筆者有一點推測,請讀者諸君品鑑是否有這種可能性:神行太保戴宗的甲馬,綁在誰的腿上,誰就能日行數百里。花榮綁上戴宗的甲馬,晚飯後出發,一箭命中後往回跑,還能趕上梁山大食堂的早餐,誰也不會發現昨晚花榮房中根本就沒有人……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