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心理學:為什麼患抑鬱症的孩子越來越多?這三個痛點你中招了嗎

我是一名教師,平時常與父母接觸。最近看到一個熱門問答,感覺被戳中了痛點,因為它真實地道出了我們管教孩子時面臨的困境。題主是這樣描述的:

“我50歲。小時候很混,到處打架,但是不敢和父母頂嘴,再混蛋也不敢和家長動手呀,這是那個時期的所有人天生的素質,沒人教,但是都明白。

可是現在,我閨女10歲半。打不得。前幾天因為她不懂得什麼是尊重家長,被我暴揍了一頓,結果她說要自殺!不管真假,我還哪敢再動手?徹底放棄了,我自己認為在管教孩子上徹底失敗。

我總說有的孩子蠻橫,在學校打人,沒人管的了,是家長不管,我就不相信有管不了的孩子,可是到自己頭上了,真管不了。我很無奈!我這代人這麼孝順,怎麼下一代就這麼不懂事呢?求解。”

1、管教孩子的“三個痛點”

透過這段文字,能感受到這位父親深深的無奈;它也

戳中了我的三個痛點:

1、不敢管

:就像這位父親所說,打過一次女兒後,她就說要自殺。新聞裡患抑鬱症自殺的孩子,這幾年來越來越多了;這萬一因為自己的舉動,讓女兒有個好歹,豈不是要後悔一輩子?!

2、管不了

:以前看到“熊孩子”,覺得肯定是家長不管;現在發生在自己身上,才發現想當個“好家長”真的不容易,“真管不了”。

3、怎麼管

:提問的父親發現,現在的孩子和以前的孩子不一樣了,不像以前那樣尊重家長;以前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比如打罵,現在也失效了。現在管教孩子,真是說不得、打不得,得和孩子“鬥智鬥勇”,然而怎麼鬥?真是無從下手。

心理學:為什麼患抑鬱症的孩子越來越多?這三個痛點你中招了嗎

“不敢管、管不了、怎麼管”。而其中最棘手的就是“不敢管”,怕自己管教不當,導致孩子出事。

所以,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難題:為什麼患抑鬱症的孩子越來越多了?

2、為什麼患抑鬱症的孩子越來越多?

自己小時候被父母又打又罵,生活條件沒有現在這麼好,也沒有那麼多人關心,卻很少出現心理問題;

而現在的孩子生活水平好了,受教育程度高了,受家人的愛護也多了,怎麼反而沒有糙養的孩子成長得好了?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容易得抑鬱症,原因主要這有三點:

(1)被誇出來的“膨脹自尊”

第一個原因,就是

孩子的情緒被過度呵護後,產生的過度膨脹的自尊

現在流行一種“自信教育”,就是不管孩子成功了,還是失敗了,都要誇獎孩子;很多人認為這樣能幫助孩子從小建立自信。但這一方法經不起推敲。

曾經看過一部很出名的勵志教育電影叫《墊底辣妹》,裡面有個場面讓我印象很深刻:

有位母親費盡千辛萬苦,終於騙著青春期的叛逆兒子,和她一起來到了補習班。在和老師交流的過程中,母親一直強調:“我兒子很聰明的,他只要想學,就一定可以學好”。

老師趕緊打斷她,悄聲跟她說:“孩子媽媽,這句話不能經常說。你想,如果努力就一定能做好,那麼萬一盡全力了還是沒做好,孩子豈不是會感覺很丟臉。”

心理學:為什麼患抑鬱症的孩子越來越多?這三個痛點你中招了嗎

我們現在推崇的“無條件讚美”,其實是對“過度批評”的一種反對,但是有些矯枉過正了。

事實上研究表明,當你無條件讚美自己的孩子時,最終達到的效果其實跟過度批評差不多,一樣會造成孩子的無助。

試想一下,如果不論你做什麼,都無法改變外界的評價,那麼自己是不是也會感到茫然,有一種失控感呢?孩子也是一樣。

如果不管孩子的行為如何,給他的反饋一直都是一樣的讚美,或者一樣的批評,那麼不就相當於沒有反饋嗎?這時孩子也會覺得茫然無助、不知道需要從哪裡改進。

更重要的是,父母的無條件讚美,很容易把孩子的自尊架到很高的位置,反而會讓孩子做事畏手畏腳,害怕失敗。

但是,

孩子總有一天要離開父母的庇護、面對現實的世界。那麼到時一旦過得不如意,他的自尊將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

(2)好好學習造就的“過度自我”

第二個原因,是我們過度關心孩子的學習,忽視培養孩子對其他人的關心。

這很容易理解,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疼愛孩子,當然希望給孩子最好的學習環境,為他爭取最好的未來,所以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

而且現在學習競爭這麼激烈,我們很自然為孩子著急。平時給他打理好了生活的一切,捨不得讓他在雜事上浪費一分一秒,更不用說讓他分心去關心其他人的事了。

但是,這樣真的好嗎?

以前的我們是受著“集體意識教育”長大的,在家是家庭利益高於一切,在班級要維護班級利益,主流輿論倡導我們關心他人……這些都是從小就深深烙印在我們腦中的,到現在都不可能完全磨滅;

但是現在,這些觀念,在很多孩子眼裡已經變成了形式主義,如果沒有父母和主流輿論日復一日的潛移默化,孩子其實是不懂得怎樣去關心別人,把別人裝在心裡的。

而如果孩子真的聽了我們的話,眼裡真的只剩下學習了,從小不知道怎麼表達對別人的關心,無法與他人產生聯絡;那麼也就意味著,我們“成功地”把孩子鎖在了他一個人的世界裡。

剛剛離開這個世界不到三個月的韓國明星“雪莉”,她從小就是韓國的“民國閨女”,從12歲被演藝公司看中後,每天的生活除了訓練還是訓練。之前有一次她接受採訪,說到自己的心理狀況:

“好像從很久以前,就沒有人意識到,其實我年紀還小。即使我跟別人說自己很痛苦,也沒有人聽。我好像在面對一道牆,每天用盡全力去推;有一天突然不知道為什麼要堅持下去了……好像被一個人孤零零扔在了這個世界……”

“好像被一個人孤零零扔在了這個世界”,這是抑鬱症患者最真實的心理寫照。

心理學:為什麼患抑鬱症的孩子越來越多?這三個痛點你中招了嗎

讓我們的孩子關心學習之外的人和事,在當下看來,似乎只是浪費時間,沒有什麼用處;但是,這其實是相當於在孩子心裡,埋下了一顆“與他人產生聯絡”的種子。

與他人的聯絡感,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就像一個零件,只有在組成機器的時候才有意義;一塊拼圖,單獨拿出來也是沒有意義的。

和他人產生聯絡,把摯愛的人放進心裡,為他們擔心、為他們著想、為他們打拼、為他們遮風擋雨,這是我們生活的意義所在,是我們生存的根基。

如果我們和外界的聯絡被切斷了,就會感覺像無根的浮萍一樣,被一個人孤零零扔在這個世界;當生活中的各種壓力撲面而來,又痛又累;如果這時候忘卻了苦苦堅持堅持的意義是什麼,在極端的情況下,求生欲只會越來越弱。

所以,

請從小培養孩子關心他自己以外的這個世界,嘗試把別人裝進心裡。

萬一有一天,他承受不住生活的壓力,想要放棄,苦苦做最後的堅持;

那麼喚醒這顆種子,也許就是我們打通孩子與外界聯絡的希望所在。

(3)過度呵護下的“能力缺失”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孩子不具備足夠的應對現實風浪的能力。

有時候,我們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和生活環境,往往會順手幫孩子解決掉一些麻煩,長此以往,孩子就容易缺乏應對現實中的困難的能力。

除了我們最關注的知識和特長,孩子在面對現實生活時,還需要情緒管理、人際交往等能力,也需要明確生活的意義。

試想,一個不懂得情緒管理、不擅長人際交往的孩子,當他走出社會,是不是更容易遭遇挫折,更容易感到不知所措、內心無助呢?

而如果體會不到自己的責任和意義所在時,也就沒有了掙扎著爬起來的信念和勇氣;

而且,如果這個孩子內向一點、懂事一點,不想麻煩家長,選擇自己硬扛;或者因為成績不好和父母關係鬧得很僵,那麼他們該從哪裡,去學習應對挫折所需要的技能呢?

有些在我們看來很小的事情,對一個從小在溫室長大的孩子來說,可能是一場天大的災難,把他們壓得喘不過氣來。這時候心理疾病就容易趁虛而入,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焦慮症、抑鬱症。

心理學:為什麼患抑鬱症的孩子越來越多?這三個痛點你中招了嗎

很小的事情,對一個從小在溫室長大的孩子來說,可能是一場天大的災難,把他們壓得喘不過氣來

所以,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容易得抑鬱症,可能真的不能怪孩子太脆弱:

我們以為等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知道怎麼跟人打交道了,畢竟自己小時候也沒人教,卻忘了孩子們現在的成長環境,跟我們當時已經大不相同了;

我們以為有點情緒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誰還沒個傷心的時候,卻忘了正是自己把孩子從小泡在蜜罐裡,他們其實很少有處理負面情緒的經驗和能力。

患抑鬱症的孩子越來越多,反映出來的又一問題是:越來越多的孩子與現實生活脫節了,他們沒能從現實生活中、從父母身上,學到足夠的面對現實風浪的能力。

一隻翅膀不夠硬的小鷹,會被“狂風”肆意蹂躪、甚至放棄求生,這並不能說明小鷹本身太脆弱太嬌氣;而是它沒能掌握夠硬的飛行本領和求生技能,它缺乏的是那隻不斷把它從懸崖上推下去的老鷹。

所以,越來越多的孩子患上了抑鬱症,其實跟我們父母、老師的教養方式是有很大關係的。

一個有著很強自尊心、心裡眼裡只有學習、卻不具備足夠面對現實風浪的能力的孩子,往往是最危險的。

3、增強孩子的“心理免疫系統”,才能打破現在的困境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了上面三種表現,那我們就需要警惕了。

而想打破現在的困境,最好從增強孩子的“心理免疫系統”下手:

“心理免疫系統”包括“積極情緒、人際關係、投入、成就、意義”這五項。五個方面,積極有效地運轉起來,就是一個比較健康、蓬勃的心理狀態,有著較強的心理調節能力。

透過增強孩子的“心理免疫力”,我們不再需要因為管教孩子而擔驚受怕,也給孩子將來接觸社會後的心理健康,多加了一層保障。

(1)教孩子啟動自己的積極情緒

我們知道“過度批評”,會導致孩子長期沉浸在消極情緒裡。這是因為長期被過度批評後,孩子的腦中形成了自動思維。這時候即使不再批評孩子,孩子腦中也會有一個聲音,時刻對他指指點點,引發他的消極情緒,讓他感到無助消沉。

這種自動思維,一般在孩子8歲之前就會形成了,但幸運的是,它可以被扭轉。需要明確的一點是,要想扭轉“過度批評”帶來的影響,無條件地讚賞孩子沒有用;孩子做了一件事之後,真正需要的是外界的真實反饋。

比如,孩子輸了球,心情沮喪,我們要做的不是急吼吼地誇獎他,把他從沮喪中拉出來;而是對他的沮喪情緒表示理解,然後一起想辦法,客觀地指出哪裡可以提高。

“爸爸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也輸過,那時候很難過,自己一個人去河邊跑了很久。邊跑邊反思整場球賽,發現自己其實可以在……等方面做得更好。痛定思痛後,我在這幾個方面勤加練習,沒想到一次比一次打得好,我也越來越有信心。現在想想,還真得感謝那次輸球的經歷呢。”

父母平時在孩子眼中高高在上,如果在孩子委屈時能夠蹲下身來,和他講講自己類似的經歷,像好朋友一樣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和經驗,很能拉近和孩子之間的距離。

心理學:為什麼患抑鬱症的孩子越來越多?這三個痛點你中招了嗎

父親和孩子聊自己以前類似的經歷,像好朋友一樣分享自己的經驗和看法

聊聊自己是怎樣面對挫折,從失敗中看到進步的機遇;怎樣消化自己的消極情緒,比如運動運動,心裡的氣就消了大半;和孩子一起,弄清楚了有待提高的方面,孩子心裡就會又升起希望,好好睡一覺又是鬥志昂揚的了。

每一位父母,都有自己豐富的、獨特的人生經歷。用自己的經歷和孩子分享,扭轉消極的自動思維,和孩子一起打敗困難。這種方式比純粹的說教,更容易讓孩子接受,對親子關係也更好。

(2)教孩子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係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我們無時無刻不處在人際關係裡。為了一時的成績,忽視了培養孩子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結果只能是得不償失。

明面上,我們為孩子省下來不少學習的時間;可是因為不懂和朋友、家人相處,不知道怎麼面對青春期的異性,孩子心裡每天要面對的是更多的煩惱。

因為煩心事影響工作效率,想必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如果我們一直不去解決它,只是用工作來逃避,那麼這個麻煩可能會越來越大,對我們工作效率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形成惡性迴圈。

孩子也是一樣,教孩子捋順了自己與身邊人的關係,遇到煩惱及時處理了,這樣學習才會更高效。方法同樣是用自己或者身邊人的經歷,和孩子分享經驗,讓孩子自己悟出解決的辦法,形成自己的原則。

(3)投入和成就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除了情緒和人際關係,我們還需要明確孩子的獨特優勢,引導他在某一個、或某幾個方面,發揮出自己的天賦。

世上沒有一片相同的樹葉,每一個孩子的性格優勢也是不同的。我在文章下面的評論附上了

性格優勢測試

,推薦每個孩子做一下,儘早明確自己的突出優勢所在;父母在也可以順勢而為,對孩子加以引導。

比如,若孩子的性格優勢是好奇、熱愛學習,那麼父母就可以多給孩子買一些課外讀物,帶他去博物館、藝術展,和他聊新知識,這樣他會感到如魚得水,非常充實;

如果孩子的性格優勢是毅力,可以給孩子佈置一些需要長期堅持的任務,並對孩子的持續熱情表示高度讚賞;

如果孩子的性格優勢是領導力,就多培養他的交際能力,他會很願意與人打交道,為團隊服務,為隊員爭取權益;

如果孩子的性格優勢是正直、勇敢,那麼自然會對警察、律師、法官等職務表現出莫大的崇敬和嚮往……

心理學:為什麼患抑鬱症的孩子越來越多?這三個痛點你中招了嗎

讓孩子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可以彌補自身的劣勢,還可以扭轉因為劣勢導致的不快。研究表明,當孩子能發揮出自己的獨特優勢時,會覺得這才是在做真正的自己,感覺自己被重視、被看見,更有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而當孩子在某一個方面能夠日復一日地、心甘情願地投入,他就更容易取得成就,投入和成就又會反過來加強他的心理免疫。

(4)意義

意義這一項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最容易讓人覺得虛無縹緲的。但卻是在我們遭遇挫折、想要放棄時的那根救命稻草,是我們爬起來、堅持下去的勇氣和信念所在。

最近網上有一篇短文,把抑鬱症患者的日常,形容成就像是在大雨滂沱的天氣中趕路,其中症狀最輕的一段時間是這樣的:

天氣一直很差,道路一直很泥濘,趕路的人不停摔跤,但是不斷地爬起來,因為他們心中還有一個終點,還有一個無論如何要回的家。他們看到路上的寶石還會收集起來,想要帶回去給家人……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每個人總會有那麼一兩段暗無天日的經歷,在這個時候,只有心中的意義感會給我們帶來勇氣和堅持下去的信念。如果你有想守護的家人,那麼摯愛的家人就是意義;如果有想奉獻的事業,那麼事業就是堅持下去的意義。

意義需要培養,孩子越是能夠把一些與自身無關的人和事放在心上,他的心胸越開闊,感受到的意義感越強。

之前看電視劇《大舜》,我對舜的母親教育孩子的方式很是不解。為什麼部落裡的人欺負他們娘倆,他母親還一直以身作則,教舜為部落裡的人考慮?未免太過迂腐了。為什麼不揭穿奸人的詭計,給舜帶來更好的物質生活?

但是後來我明白了,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的行為是他的榜樣,舜的母親透過自己的行為,讓舜在很小的時候,把很多人和事裝進了心裡。在後來的日子裡,無論舜遇到了多麼大的困難,遭受了多少常人難以忍受的不公,他都不曾放棄,一次次地站起來。

這是舜的母親留給他的最大財富,是不論物質多麼優渥的童年,都給予不了的。意義感和家世、背景沒有關係,只和父母的行為、觀念有關。

越在乎自身得失、越功利的人,短期來看獲利很多,但是在對孩子的“意義教育”上卻是貧瘠的。

在孩子尚小的時候,多帶他做一些對他自身“無益”的事情。花一個下午為家人準備一張賀卡、一頓晚餐;定期把存起來的零花錢,捐給不認識的山區小朋友;帶孩子去養老院,陪不認識的老人聊聊天……

心理學:為什麼患抑鬱症的孩子越來越多?這三個痛點你中招了嗎

帶孩子去養老院,陪不認識的老人聊聊天

帶孩子感受為別人付出的幸福感,體驗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生,孩子的眼界、心胸在父母的潛移默化下,漸漸開闊了,一生受益無窮。“

意義教育”是給將來孩子最黑暗的日子裡,留下一抹最純粹的光明。

4、總結

時代在變,父母在變,孩子也在改變,我們教育孩子的方式,自然也需要及時隨之改變。

如果我們繼續用以前的方式教育孩子,那麼將會面臨到“不敢管、管不了、怎麼管”這三大困境。其中,“不敢管”是我們面臨的最棘手的問題;

孩子之所以越來越容易抑鬱,和我們父母、老師的培育方式是脫不開干係的。越是有著很強自尊心、心裡眼裡只有學習,但不具備足夠面對現實風浪的能力的孩子,就越是危險;

想要打破這樣的困境,可以從增強孩子的“心理免疫系統”開始。增強了孩子自身的免疫力,以後面對現實風浪,也多了一層保障;

負面情緒和人際關係的處理,我們可以在孩子遭遇挫折時,以朋友的姿態,對他表示理解,和孩子分享自己獨有的人生經歷,陪他一起戰勝困難;

投入和成就的培養,需要我們弄清楚孩子獨有的突出優勢(性格優勢測試在評論區,可自取),因勢利導,讓孩子發揮出自己的長處。長期投入帶來的成就,又會反過來加強孩子的心理健康。

意義感的培養不可缺失,這是孩子在摔倒後,能否站起來的關鍵所在;我們終有一天會離開孩子,這也是我們能留給孩子的最大財富。從小每週帶孩子做一些與自身無關的事,孩子將會一生受益。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