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觀察性綜藝節目給了我們生活中迫切需要的恬靜

生活中需要沉默。在某種程度上,這些觀察性綜藝節目給了我們生活中迫切需要的恬靜。滿足人們內心壓抑的需求北京和首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兩個大都市。

絡繹不絕的車輛,擁擠的人群,極快的生活節奏,巨大的生活壓力。很多年輕人夜以繼日地工作,他們大都想找個空閒時間“佛”一下,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然而不幸的是,大多數人並沒有時間去做。

觀察性綜藝節目給了我們生活中迫切需要的恬靜

當他們有時間時,他們總是想著自己必須做什麼,不能誠實地全心全意地去享受他們的空閒時間。這是人的本性:我們總是對自己如此苛刻,以至於我們認為自己不值得休息。這就是為什麼看著其他人在這些節目中,做我們自己想實現的任務清單上的事情是如此令人滿意,透過看著他們做我們希望自己能做的事情,我們透過影視這個媒介,間接地實現了我們的願望。

這種“滿足心理學”在認知心理學中也有提及,其專業名詞為“代替滿足”,在這裡並不過多進行展開闡述。拉近觀眾與名人的距離觀察類綜藝節目常常向觀眾傳達一個小小的資訊: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是一樣的。無論你是新偶像成員,還是50歲的演員。

衣食住行、柴米油鹽,只要他們在這個社會上生存的話,這種生活的瑣事是必不可少的。透過電視,我們可以看到明星在舞臺上的華麗表演,或者快播綜藝節目中的搞笑和競爭樂趣。然而,我們總是缺乏機會看到他們面對生活時“真實”的一面。觀察類綜藝節目的出現正好填補了這個空白。

觀察性綜藝節目給了我們生活中迫切需要的恬靜

在節目中明星們不再是那些出現在影院熒幕,頭條新聞上觸不可及的高高在上的人物,而搖身一變,變成了下廚房、買菜砍價、在家帶娃的一個個鮮活的“人”,像中國億萬群眾一樣的普通人。

中國本土觀察類綜藝與韓國本土綜藝的交融關係

中國的觀察類綜藝節目是從韓國引進的,所以很多相關的衍生作品都有韓國節目形態的影子,無論是創意還是節目呈現出來的畫面效果,韓國的綜藝節目都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接下來,筆者將對中國的《我的女孩》和韓國的《我的熊孩子》的節目製作和審美價值特徵進行對比分析。

在特效字幕的製作上,兩個節目都採用圖片、影象、鮮豔的動畫色彩等視覺元素來創造視覺奇觀,從而達到營造笑點、突出人物的情感、使畫面更加生動的效果。雖然兩部作品製作效果比較接近,但是風格略有不同。

觀察性綜藝節目給了我們生活中迫切需要的恬靜

《我的熊孩子》後期的風格非常簡單,花樣較少,更接地氣,大多數只是簡單地改變字型顏色和大小。而在《我的女孩》的後期風格則較為花哨,多為小清新的動畫和字幕效果,特效製作也貼合人物特點。

兩個節目都屬於生活情感類節目,明星嘉賓也皆處於“單身”的情感狀態。兩個節目的嘉賓家長對自己孩子的狀態都不甚滿意,但態度有著些許差異。《我的熊孩子》的價值內涵是“獨身也能精彩”。

透過媽媽們的表演,向觀眾傳遞了“不管多大年紀,在媽媽眼裡還是熊孩子”的資訊。同時,也讓觀眾覺得,即使在單身的生活狀態下,透過朋友家人的陪伴,一個人同樣可以過得充實有趣。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