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百鳥朝鳳》:講的是一個西北嗩吶藝人傳承自己手藝的故事

從154萬到4800萬,從一部上映初默默無聞的文藝片,到圈內圈外的“話題之作”,《百鳥朝鳳》完成了堪稱電影史上最懸殊的票房逆襲。從這個程度上來說,這部電影註定載入中國電影史。

154萬,這是《百鳥朝鳳》上映第一週的票房。在國內,一部新電影上映的時間通常都在週五凌晨,加上上週末,一共三天的票房是首周票房。

《百鳥朝鳳》:講的是一個西北嗩吶藝人傳承自己手藝的故事

首周票房對於一部院線電影的票房可以說是決定性的,製片方會根據成績展開後續宣傳,院線也會根據這個票房成績調整排片。

154萬是個什麼概念呢,同期上映的《美國隊長3》首周票房是6。2億,154萬的票房意味著這部電影的最終票房基本上也就幾百萬左右,而且很快就會被院線拋棄,讓步於其他新片。

後面發生的事情已經被很多人分析過了,製片人一跪之後,《百鳥朝鳳》第二週的票房逆勢上揚攬下2500萬。

《百鳥朝鳳》:講的是一個西北嗩吶藝人傳承自己手藝的故事

如果說類似《失戀三十三天》這樣的票房奇蹟可以看成是一種驚喜的話,《百鳥朝鳳》的票房逆襲則只能被視作一次意外。

這樣的意外,有電影人,有觀眾,更有這個媒體時代的參與。

中國人喜歡談情懷,看電影的時候也不例外。一部導演遺作,題材是關於民俗文化式微的,這部片子本身就包含著很多值得闡發的情懷元素。

《百鳥朝鳳》:講的是一個西北嗩吶藝人傳承自己手藝的故事

導演遺作與傳承,引發了電影人的無限感慨;傳統文化的悽美哀歌,更容易在這個急速變革的社會引發更大範圍的共鳴。當這兩個元素隨著製片人的一跪,在社交媒體上被引爆的時候,《百鳥朝鳳》的票房逆襲就變得可以理解了。

情懷本身並沒有問題,這部電影的質量也很紮實,但是很快,在關於這部電影的討論裡,已經沒有了電影的本體,只剩下情懷了。

《百鳥朝鳳》:講的是一個西北嗩吶藝人傳承自己手藝的故事

人們開始關注吳天明導演的人品,他對張藝謀、陳凱歌等第五代導演的提攜,非物質文化遺產,甚至是嗩吶藝術本身,但仔細想想這些跟電影本身又有多大關係呢?

不可否認,一部電影能夠引發超越其本體範圍的討論無論如何都不應該被認為是一種失敗。事實上,這樣的討論如果建立在對電影本身及其意涵的充分發揚之上,那應該被視作是電影的成功。

《百鳥朝鳳》所引發的討論之所以顯得如此荒誕,某種程度上恰恰是由於這樣的討論與電影本身傳達的精神如此格格不入。

《百鳥朝鳳》:講的是一個西北嗩吶藝人傳承自己手藝的故事

《百鳥朝鳳》講的是一個西北嗩吶藝人傳承自己手藝的故事。我去電影院看這部片子的時候是它剛剛上映的那週五晚上,那時候很多電影院都找不到排片,我看的這場也被安排在影院一個幾十人的小廳裡。

電影的一開始就是一個年代感極強的大空鏡,跟流行的數字電影完全不同的畫面質感,整齊規矩的畫面構圖,彷彿是在看一部上個世紀的膠片電影,絲毫看不出它製作的時間2013年。

《百鳥朝鳳》:講的是一個西北嗩吶藝人傳承自己手藝的故事

電影整體的劇情以及結構難稱驚豔,但是看得出鏡頭和演員的表演都很紮實走心。跟現在電影院層出不窮的粗劣國產片相比,《百鳥朝鳳》堪稱是一股清流,這也是它在票房暴漲之後依然可以維持良好口碑的重要原因:毋庸置疑,電影本身和它講述的故事都在傳達一種匠心。

電影的主人公是一個叫做天鳴的嗩吶學徒,這個名字同導演吳天明同音的角色,在很多影片分析中都被認為是導演的自況。

仔細分析,天鳴的師傅,那個倔強的老頭焦三爺,才更像是導演的某種投射。

《百鳥朝鳳》:講的是一個西北嗩吶藝人傳承自己手藝的故事

焦三爺偏執、倔強,自有一份匠人的驕傲,對自己的手藝心懷無比的敬意。在吳天明導演創作電影的那個年代,電影更多被視為一直藝術,電影創作亦是藝術創作。

而伴隨著電影產業的發展,電影的創作更多地變成了們生意,一種商業行為,不得不面向資本和市場妥協。吳天明導演經歷了電影創作的變遷,同焦三爺目睹嗩吶被新式銅管樂隊所取代的心情恐怕是一樣的。

在電影的結尾,焦三爺用泣血的嗩吶音表達了自己的堅守,某種程度上,這應該也是導演自己的堅持。在數字化、商業化盛行的時代,導演堅持用他熟悉和堅守的美學觀念創作了這樣一部電影,這本身就是一種態度的體現。

《百鳥朝鳳》:講的是一個西北嗩吶藝人傳承自己手藝的故事

商業電影風潮下,對於這樣一部影片,在電影院最偏僻的小廳,堅持兩三週的時間,拿幾百萬的票房,或許算得上是“死得其所”了。

同影片裡被詬病的嗩吶隊與銅管樂隊生硬的二元對立邏輯一樣,是否電影的“匠心”在這個時代就只能走向和商業電影的對立嗎?

《百鳥朝鳳》:講的是一個西北嗩吶藝人傳承自己手藝的故事

《百鳥朝鳳》以一種頗為荒誕的方式,在表面上實現了這兩者的調和,然後這樣的調和並沒有給國產電影提供什麼新的道路,反倒是讓嗩吶裡流出的血更顯得悲涼了一些!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