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被身體耽擱的相聲大師郭榮啟,《打牌論》堪稱不世出的神作

郭榮啟在相聲歷史上,屬於能耐拔尖,可以說不亞於侯寶林馬三立等大師。但名氣又遠遠跟不上一身能耐,外加身體原因,所以常常被遺忘在大師序列之外。

最年輕的壽字輩

郭榮啟師承相聲八德之一的馬德祿,1917年出生的他,是最年輕的壽字輩。當然民間還有一些遊離在主流相聲界之外的年輕大輩,比如疑似壽字輩的薛永年。但薛永年本人一直是以文字輩自居,沒有充大輩的操作,所以最年輕壽字輩只能選郭榮啟先生。

被身體耽擱的相聲大師郭榮啟,《打牌論》堪稱不世出的神作

開竅晚的笨鳥

少年時候的郭榮啟,屬於極其不開竅的型別。他父親郭瑞林因為常年在東北演出,所以把他託付給李瑞峰教導,而這個李瑞峰又是個急脾氣,每個段子只教三遍,教不會就不管了。在郭榮啟九歲那年初次撂地,李師叔看郭榮啟緊張的話都說不出,索性就不教了。

郭瑞林得知訊息後從東北趕回來,親自用開水~~不是,用藤條教兒子,結果越打越不會,於是郭瑞林一氣之下又去了東北,把兒子扔給了連興茶社的馬德祿教。

正因為早年喪母,父親又對他不管不顧,所以郭瑞林臨終時候,郭榮啟幾乎沒有露面,父子感情也是很淡,馬三立也在燕春樓收姜寶林時專門提過這事兒。

被身體耽擱的相聲大師郭榮啟,《打牌論》堪稱不世出的神作

而郭榮啟拜馬德祿之後,自然就得接受老馬家的教學程式,老馬家教徒弟就是一個字——打,馬三立回憶父兄對他的關愛,演錯了就打,演得剛好不火爆也打,演得炸粘子了更要打。總而言之,老馬家的教學工作就是吃飯睡覺打徒弟。

估計郭榮啟也在學徒時捱了不少揍,所以後來江湖老是傳聞他跟老馬家關係不睦,這就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

被身體耽擱的相聲大師郭榮啟,《打牌論》堪稱不世出的神作

當然郭榮啟真正開竅,還不是靠捱打,而是他自己真正愛上了相聲,並且自己努力學習的結果。十幾歲的郭榮啟在連興茶社那叫一個全能勞動力,掃地打水搬東西樣樣精通,而且還負責給各位師哥送月錢,如果前輩經濟有困難,郭榮啟還自己把為數不多的工資接濟對方。十幾歲的小屁孩就這麼懂事,所以前輩們自然很喜歡,郭榮啟要學什麼,人家都不藏私直接給,所以郭榮啟就慢慢的成長起來,活越會越多,也越來越瓷實。

郭榮啟出師之後,走南闖北到處演,北出山海關,南下上海南京,眼界不斷開闊的同時,郭榮啟還學了各地方言,尤其是山東話最為嫻熟,這也為後來他的拿手活奠定了基礎。

響蔓兒啟明茶社

23歲的郭榮啟進入啟明茶社,剛開始是給二蘑菇常寶霖捧哏,後來劉寶瑞加入啟明茶社,跟郭榮啟互為捧逗,兩人的活加在一起能連續演四個月不重樣,而且是白天在茶社演,晚上去電臺錄音,這麼高強度都能演四個月,可見郭榮啟劉寶瑞肚囊有多寬敞。

四十年代天津有五檔相聲之說,郭榮啟沒有排進去。但其實當時還有一個京津兩地的知名頂流組合“相聲三劍客”,就是侯寶林、常寶堃、郭榮啟,這也說明了郭榮啟在巔峰時期,跟小蘑菇侯寶林是齊名的,而且要強過後起之秀馬三立,畢竟馬老的五檔其實是後面找補進去的,跟侯寶林常寶堃沒有同時代火過。

被身體耽擱的相聲大師郭榮啟,《打牌論》堪稱不世出的神作

郭榮啟的把杆活《打牌論》,改編自傳統相聲《賭論》,有不少相聲名家都表演過,但只要聽過郭榮啟的版本,其他的就可以扔了。郭榮啟當年就憑著這一塊活火遍京津,郭榮啟從1937年到1942年,一直用了五年時間不斷打磨改進,最後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的藝名“郭三元”就是這麼得來的,可見在當時的觀眾看來,郭榮啟就等於麻將代言人了。

累成肺結核淡出舞臺

郭榮啟正因為太火爆,再加上四十年代格局風雲突變,郭榮啟當時為了養家,不得不把自己當機器人用。每天下了園子日場就去電臺播音,晚上又是去園子頂場,下了晚場11點多又要趕電臺12點廣告節目。每天累得沒人樣,朱相臣都哭著問他“師叔你還要不要命了。”

被身體耽擱的相聲大師郭榮啟,《打牌論》堪稱不世出的神作

就這麼透支自己的身體,郭榮啟命倒是沒丟,可48年就累成肺結核大口吐血,後來常俊亭老太太回憶起丈夫,也不得不感嘆,如果不是趕上新中國,估計郭榮啟再這麼折騰一年就沒了。

建國後郭榮啟加入廣播曲藝團,五八年轉入天津市曲藝團,但因為身體一直沒有康復,所以六六年就退休,轉入幕後工作,主要負責教學跟一些理論建設,偶爾也會參加演出。

郭榮啟有一次錄影自我調侃,說觀眾長時間看不到他,都以為他死了,後來一打聽才知道,死的是郭啟儒,不是郭榮啟。

說真的,郭榮啟如果不是被疾病拖累,他的歷史地位還得高几個檔次。

《夜行記》風波

對於《夜行記》這段新相聲,背後其實有一段侯寶林跟郭榮啟的糾葛,只不過侯大師宣告太旺,沒多少人留意到郭榮啟罷了。

侯大師在自傳裡面說《夜行記》是業餘作者投稿給他,然後他改編成相聲並首演的。

但孫福海書記則說了另一個版本,《夜行記》原本刊登在《北京晚報》上,是五個人聯名發表的作品,這也是根據交警真實經歷改編的。而侯寶林跟郭榮啟都是看到《北京晚報》後,對其進行了改編。

只不過郭榮啟改編完成後,是在劇場演出。而侯寶林改編完成後,則是直接到電臺而且全國播放,所以後來《夜行記》成了侯寶林的代表作。

但比較有意思的是,即使侯大師版本影響力更大,但聽過郭榮啟版本的劇場觀眾,仍然認為郭榮啟才是原作者,因為在包袱處理和角色塑造上,郭榮啟要更勝一籌。

被身體耽擱的相聲大師郭榮啟,《打牌論》堪稱不世出的神作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