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賈樟柯說,楊德昌的這部傑作平實地寫出了生之壓力

(文:捉風捕影)

記得2007年楊德昌導演辭世的時候,連續很多個日夜都不能自已的悲嘆,第一層原因:上大學的時候,老師就經常的隨口提起他,說他是一個有骨氣的人,一個值得所有電影人尊敬的導演。第二層原因:楊德昌拍攝的電影《一一》是某種程度上讓我脫離了對電影舞刀弄槍的認知,原來光和影還有如此這般魔力。

賈樟柯說,楊德昌的這部傑作平實地寫出了生之壓力

第一次看《一一》是因為呂氏同學的推薦,那時她還在組織朋友們一起看電影,在為不知播放什麼電影發愁時,作為電影老炮的“她”推薦了臺灣的幾部老電影,《戀戀風塵》,《風櫃來的人》,《悲情城市》,最後說了《一一》。

賈樟柯說,楊德昌的這部傑作平實地寫出了生之壓力

《一一》很長,長的讓人每次都只看到前面那一段,平淡無奇的再也看不下去,最後終於用了好幾個睡前半小時把它看完,也就只是看完了而已,在又過了好久的亞馬遜湊單買書中,在購物車裡放了本吳念真的《這些人,那些事》,看完才知道他是《一一》的主演。

賈樟柯說,楊德昌的這部傑作平實地寫出了生之壓力

楊德昌紀念日,各大官微紛紛發文紀念,忘了在哪篇裡看到賈樟柯寫了那麼一段:趙濤問,我在大陸為什麼看不到這樣的電影,我無法回答。我們的電影不尋找真相,幸福就可以了,幸福沒有真相。

於是又重新去看了遍《一一》。

賈樟柯說,楊德昌的這部傑作平實地寫出了生之壓力

一如既往,零零碎碎的看,一段一段,看了兩天,停下來是讓情緒可以緩衝,那種剋制著一言不發的悲傷,是吳念真在熒幕上悸動扭曲的臉孔。小時候可以大聲的哭放肆的笑,一切簡單直接,雖然那時候盼望長大,長大後才發現,肆意的流淚已是奢侈,放肆的笑聲也難從容。

賈樟柯說,楊德昌的這部傑作平實地寫出了生之壓力

楊德昌的二十歲銀幕:二十歲的時候還可以幻想童話的結局,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那時候我們意氣風發,那時的我們還不知道路途遙遠,不知期間的艱辛,也不知道時間是把殺豬刀,年輕的我們都是在刀刃上等待被片下來的或肥或瘦的豬頭肉,感覺爸媽給錢花的日子長的還看不到盡頭。

賈樟柯說,楊德昌的這部傑作平實地寫出了生之壓力

楊德昌在電影中這樣看而立之年:三十歲後發現,一起結婚生子的並不是原來所愛。他說,阿瑞,我從沒有愛過其他人。只是,那又如何……她痛哭流涕,不辭而別。

久別又重逢,時光迴轉下我們還是那個小小年紀的少男少女。得體的寒暄後,刻意隱藏的傷口撕裂,她終於問出口,為什麼當年的你不辭而別,而我一直等你。

賈樟柯說,楊德昌的這部傑作平實地寫出了生之壓力

他對髮妻說,即使再重新活一次,好像結局也沒有什麼不同,未說出口的潛臺詞是,即使在心中我們給另一個人永遠的留了位置。

黑撒有首歌叫蒼井空和流川楓,唱出的內容亦如此,多年後他和她重逢在同學會上,她的身邊多了一個西裝革履的男子,而他的身邊也多了一個剛剛結婚不久的新娘。

賈樟柯說,楊德昌的這部傑作平實地寫出了生之壓力

洋洋在影片中說,我們只看得到前面,看不到自己的後面,所以他拍每個人的後腦勺,而現實中幸福不堪重負,完整支離破碎。新婚酒席被前任追去鬧場,孩子出世酒席上又是大打出手,本該喜慶的日子五味雜陳。長大後,快樂亦不簡單。

感情是會變老的,誰也保證不了自己。

賈樟柯說,楊德昌的這部傑作平實地寫出了生之壓力

一天一天,日子沒有什麼不同,我們能給阿婆敘述的總是平淡無奇,敏敏在現實中無所適從感覺無處可去,於是,她哭泣。

安妮寫,現實不符合理想。王菲唱,我信佛,這有沒有幫助。

風花雪月,柴米油鹽。乍見之歡,兩看相厭。

洋洋七歲,他說,我覺得我老了。

影片到此結束。

賈樟柯說,楊德昌的這部傑作平實地寫出了生之壓力

賈樟柯還說,楊德昌的這部傑作平實地寫出了生之壓力,甚至讓我感覺到了疲憊的喘息。

電影中人至中年,上有躺臥病榻的老人,下有惘然懵懂的孩子,旁邊是現實中找不到人生出口轉而上山尋求幫助的髮妻。還有自己不想違背初心的耿直,和同事圓滑世故之間的不合時宜。所以他籤支票的時候面部表情是平靜的,我們已經哭不出來。

一遍又一遍的看《一一》,是因為面對銀幕,面對剛剛消逝的影像,我們都看到了自己。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