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山西地方戲之臨縣道情

山西地方戲之臨縣道情

臨縣道情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之一。臨縣地處黃河中游、晉西黃土高原呂梁山西側,隔黃河,與陝西省佳縣、吳堡縣相望。這一地區在歷史上道教盛行,至今儲存著許多道家的文物古建築,有“十三觀寺九廈院”之說。

臨縣道情是由說唱道情演變而成的地方戲曲劇種。主要流行在晉西北的臨縣以及呂梁山沿黃河一帶。後傳至陝西北部。

說唱道情在宋、元時就有活動。最晚在清道光年間,民間藝人開始將道情這種受群眾歡迎的說唱形式與當地的秧歌等民間表演藝術結合在一起,演變成為戲曲劇種,成為晉西人民喜愛的民間藝術形式。清末民初,臨縣道情發展到鼎盛時期,活動範圍擴充套件到與臨縣交界的方山、柳林、中陽、離石以及陝北的榆林、延安等地。道情班社也一度發展到120 多個。

臨縣道情傳統唱腔為曲牌體,分為三部分:一部分是道情的基本曲調,如“終南調”、“七字調”、“十字調”、“高調”等;另一部分手由民歌和民間曲牌演變而來的“鬧五更”、“小放牛”、“喚妹子”等;再一部分借鑑吸收梆子唱腔的流水、介板、滾白等。在此基礎之上,臨縣道情逐漸由民間說唱演變成為戲曲劇種,形成其演變調(由道歌演變成型的唱腔)和小調(當地民歌同道歌結合形成的唱腔)兩大類。臨縣道情伴奏樂器在說唱道情階段有“文八仙”和“武八仙”,即“文場四大件”(管子、四胡、竹笛、笙)和“武場四大件”(漁鼓、簡板、小釵、木魚)組成。

臨縣道情的音樂保留了極其濃厚的民歌風格,曲調輕爽活潑,開朗明快。臨縣道情的表演輕快活潑,富有極強的生活氣息,尤其是小旦在舞臺上的快步、碎步行走,與輕快的道情音樂的協調配合,非常優美。曾經家喻戶曉的、由歌唱家郭蘭英演唱的《翻身道情》的曲調,就是取材於臨縣道情。

臨縣道情傳統劇目內容有以反映道家內容為主的“韓門道情”戲、道家戲和明、清時廣泛流行的“民間小戲”。其中韓門道情戲的代表劇目是:《經堂會》、《高老莊》;常演的道家戲有:《杭州買藥》、《張良撇家》、《盤道》;反映民間生活的劇目有《度林英》、《送子》、《禿子鬧洞房》、《喚妹子》、《菜園配》等。1960 年,臨縣道情劇團成立,先後創作、移植了大批現代戲。創作演出的著名劇目有:《柳樹坪》、《奪印》、《李雙雙》、《遊

鄉》、《圪杈灣》、《保姆》、《磧口古鎮》、《掏鴉窩》等。其中《圪杈灣》獲得呂梁地區戲曲調演一等獎;《保姆》獲得山西省“小戲、小品、小劇種調演”一等、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磧口古鎮》獲得第十二屆“杏花獎”新劇目獎。《掏鴉窩》獲全國第十五屆“群星獎”山西賽區第一名。由臨縣道情劇團演出的《菜園配》,集中了臨縣道情最具代表性的音樂曲牌唱腔,並展示了各行當獨具特色的表演風格。曾於2007 年參加“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稀有劇種晉京展演”,並獲得第二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演“文化遺產日獎”。

《菜園配》主要劇情為:婆婆因擔心失去寡媳秋香,婆媳間造成誤會,後二人誤會解除,婆婆最終同意了秋香與賣菜青年李琪的結合,使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