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裁判必備的哨子,竟然來源於足球場上的一次意外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張志博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資訊中心

2022年冬奧會的腳步漸漸向我們走近,除了摩拳擦掌的運動員們,裁判的存在也十分引人注目。

一聲哨響,精彩登場!

小小的哨子,吹響的是運動員的碰撞與激情,肩負的是體育的公平與公正,承載的是觀眾的關注與期望。

裁判必備的哨子,竟然來源於足球場上的一次意外

(圖片來源:央視網)

小小的哨子是如何走上體育競技場的?小身板如何擁有大嗓門?

裁判必備的哨子,竟然來源於足球場上的一次意外

(圖片來源:veer相簿)

裁判手裡的哨子,其實來源於足球場上的一次意外

最早的哨音來自於足球比賽。最開始的足球比賽,裁判員只是一個無足輕重、可有可無的角色,裁判沒有哨子,控場基本靠吼。

那麼大的競賽場所,中間是運動員的喧鬧聲,四周是球迷們的喝彩聲和噓叫聲,裁判員的聲音常常被嘈雜的聲音覆蓋,他不能進入運動場內,只能在場外大聲吆喝、拼命喊叫。

因此,比賽往往會出現這種場面:場外的裁判員聲嘶力竭,場上的運動員毫無反應!大家來算算,當時裁判員的心理陰影面積有多大?

1875年,在英國倫敦舉行的一場足球賽中,由於意外的情況和偶然的巧合,產生了世界上最早的裁判哨音(劃重點)。

在這場比賽中,雙方球員對一個進了球門的球是不是有效產生了爭議。球迷們為了袒護自己聲援的一方,紛紛湧進球場內,比賽也因此停滯,眼看有可能釀成一場大混戰,如果不及時制止,就可能會出現人命事故。

裁判必備的哨子,竟然來源於足球場上的一次意外

《股票口哨,倫敦,1909年一月》(圖片來源:Bashny。Net)

碰巧,擔任這場比賽的裁判員是一名警察,面對混亂不堪的局面,出於警察的職業習慣,情急之下他吹響了警笛。鬧事的觀眾們聽到了警笛聲,立刻自覺而迅速地退到了觀眾席上,運動員也頓時安靜下來,整個球場的混亂秩序在警笛聲吹響後很快便穩定下來。

這種意想不到的效果,使人們認識到了哨子的作用,此後哨子便成為了裁判員的工具,並從足球比賽擴充套件到了其他專案的體育運動中。

小小

哨子

,為什麼能發出這麼大的聲音?

哨子的歷史悠久。早期人類即發現有孔的葫蘆或獸骨可以發聲,於是開始有了類似的樂器。古埃及人也曾把小貝殼製作成哨子。

裁判必備的哨子,竟然來源於足球場上的一次意外

(圖片來源:清和樂器部落格)

哨子是一種依靠邊稜振動發聲的氣鳴樂器。

氣鳴樂器,顧名思義是指以空氣為激振動力而發聲的樂器。

在氣鳴樂器中,其發聲方式主要有邊稜

和簧振動兩種

當氣流以一定的角度衝擊吹孔對面的銳稜,氣流分隔為兩股交替分裂的旋渦而形成空氣層脈動,這個聲源帶被稱為邊稜音。

裁判必備的哨子,竟然來源於足球場上的一次意外

邊稜音產生示意圖(圖片來源:作者繪製)

空腔則透過共振放大聲音,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空氣柱共振”。

脈動的空氣層猶如“空氣簧”,激發管內空氣柱共振,同時也受空氣柱振動的影響。

在相互影響中,呈現出一種“強者制約弱者”的現象。在此,空氣柱振動強於柔軟的“空氣簧”,以致前者在較大程度上對後者起調製作用,將其頻率強加於後者。

這類樂器的聲音,實際由兩個聲源(邊稜音和空氣柱共振)混合而成。而我們所聽到的,主要是管出口端輻射的聲音,其音高源自空氣柱振動。

裁判必備的哨子,竟然來源於足球場上的一次意外

笛子的發聲原理(圖片來源:作者繪製)

而簧振動則是

簧片的振動而發音的。

當氣流進入簧片微張的縫口時,在氣流壓力影響下形成簧片週期性的閉合,從而激發空氣柱產生振動。

哨子的發聲頻率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哨子的形狀。而在哨子的形狀中,哨子內最大尺寸是主要因素。

吹哨子時,流過哨子口的氣流速度也會影響哨子的發聲頻率,氣流速度越大,發聲頻率越高。此外,改變出氣口尺寸也可以改變哨子的發聲頻率。

裁判必備的哨子,竟然來源於足球場上的一次意外

籃球裁判(圖片來源:新浪圖片)

從“豌豆哨”到“無核哨”:裁判哨子的進化史

在現代體育賽場上,各種現代化、電氣化的體育設施層出不窮,但裁判手中的哨子基本還像原來一樣“樸實無華”。

“豌豆哨”作為各種體育比賽的裁判用哨,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它的原理十分簡單:將軟木加工成豌豆狀小球,植入哨子體內,在吹奏時氣流會形成邊稜音。

氣流被哨子出口縫隙鋒利的邊緣分割成兩部分,一股直接從縫隙衝出發出聲音,另一股則在腔體內迴旋並推動小球,當氣流從縫隙衝出時就會再次加強聲音。同時,小球的來回運動會擾動氣流,使哨子發出獨特的、清脆的聲音。

但是,這種傳統的“豌豆哨”也存在著弊端。

其一,內部小球的運動限制了哨子發聲的力度,在人聲鼎沸的運動場上,哨音常常被現場的各種噪聲所淹沒,進而影響比賽的正常進行;

其二,由於豌豆球的體積較小,如果小球被弄溼或凍住,就會影響其運動,從而影響哨音。

如果吹哨時用力不當,很容易使豌豆球卡在哨壁中,導致哨子發不出聲音,俗稱“啞哨”。而這是比賽當中的重大事故,甚至會導致比賽中斷。曾經有裁判就因為“啞哨”而遭到狂熱球迷的毆打。

於是,對“無豌豆”哨子的呼聲越來越強烈。加拿大人查克·謝潑德(Chuck Shepherd)、羅恩·福克斯克羅夫特(Ron Foxcroft)等人,根據長期的摸索發現:

要想發出和“豌豆哨”一樣的聲響,需要三個腔室,還分別需要一個高音、低音和中音部位,經過複雜的合奏,才能發出尖銳的聲音。

後來,他們從教堂管風琴的腔室中找到了靈感,摸清了設計原理,並造出了原型哨。

裁判必備的哨子,竟然來源於足球場上的一次意外

三腔“無豌豆”哨的發聲原理(圖片來源:作者繪製)

再後來,他們又想到了一個驚人的創意:將腔室像摺紙一樣摺疊起來,這樣便可以大大縮小哨子的體積,也使得它具有了實用性。

腔室摺疊後增強了聲音傳播的集中性,這樣的哨子發音強度遠大於傳統的“豌豆哨”!

現在,我們已經能在很多的大型比賽上看到這種“無豌豆”的哨子(也稱無核哨)。

裁判必備的哨子,竟然來源於足球場上的一次意外

三腔“無豌豆”哨(無核哨)實物(圖片來源:FOX40官網)

讓我們共同期待北京冬奧賽場上那一聲聲嘹亮的哨音吧!

裁判必備的哨子,竟然來源於足球場上的一次意外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