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天道》:道法自然,規律如來,不容思議,即非文化

我是石頭,一個85後,酷愛解讀《遙遠的救世主》。

在這裡每日一更。

如果可以,請給個關注。

擺一道茶,我們一起聊聊關於《天道》中的那些不易被常人理解的想法和思維

《天道》:道法自然,規律如來,不容思議,即非文化

《天道》中闡述的境界極高,可那種極高的境界,以我們目前的能力,基本與我們沒啥關係。

我們的聰明能量化到肖亞文這種人的程度已經是不容易。至於像韓楚風,詹妮那類人,我們是可望而不可及了。

我們作為一個旁觀者,總是很冷靜地看待事物發展的規律。我們是從果地而生覺,自然能夠清楚明瞭。

但這種明瞭,並不等於說我們具有覺性的智慧,否則你為什麼還要聽那麼多道理,就沒有需求的根據了。

你想聽,說明你有需求。

1

法無定法,存在決定意識

今天終於把《天慕紅塵》看完了一遍,從裡面只總結出來了四個字,實事求是。

一切客觀為前提,不唯經驗,教條,以實事求是為先決用的條件,可用的用,不可用的不必拘泥。

當我想到這一點的時候,我便想到了,覺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之心。

我們在漫長的人生中,已經塑造好了屬於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和取捨觀。

但這種價值觀是強勢文化還是弱勢文化,是即見因果的文化還是背離因果的文化?

這個答案無從知曉。

《天道》:道法自然,規律如來,不容思議,即非文化

因為我們只知道我們要塑造屬於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種塑造的前提來自我們的前輩給我們留下的人生經驗,因為他們告訴我們,我們要有屬於自己的那個主,你要有自己的主義,主意。

恰恰我們可以借鑑的經驗,教條實在太多了,我們就完全憑著自己的喜好去,任由自己去塑造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和取捨觀。

最終導致,我們需要從失敗的過程裡,去汲取經驗修正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時候,會產生劇烈的心理反應。

那就是迷茫。

《天道》:道法自然,規律如來,不容思議,即非文化

當你迷茫的時候,覺悟便有了價值。那你又開始重新學習,但是你又不具備這種覺悟的能力,沒有辦法去真正的甄別客觀因果,還是經驗教條理論下的因果。

最終你懂的,還是概念,並不懂實證的境界是什麼。

2

窄門背後是什麼,上帝沒有告訴世人,佛說證道,證道背後是什麼,佛也沒有明示

所謂,真經就是能夠達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門,可悟不可修。

當年佛祖靈鷲山上,拈花破顏微笑,只有坐下弟子摩訶迦葉,心領神會。

覺是一個妙不可言的境界,可悟不可修。

但我們還是需要一個慈悲法門,去找到人生路在什麼地方。

如此。修行才有了它最終的價值。

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惡果者,有信無證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滅。

人人有德,為商有道,為官有法。這種境界雖比天堂不如,但也算是人間極樂了。

修行並不是讓我們去貪求多麼高的妙法,多麼不可奢求的境界。

《天道》:道法自然,規律如來,不容思議,即非文化

見路非路,即見因果,便是最高的做事指導精神境界。

我們總是雜念太多。

像丁元英對小丹說,因為你不知道你是你,所以你是你。這話很難明白。

不拘經驗教條,為最根本的指導精神,便是見路不走的入門第一課。

你為什麼快樂?因為你活得比別人好,所以快樂,所以你的快樂是建立在你比別人好的前提上,所以你才快樂。

決定你快樂的並不是你自己,而是別人。

在這種經驗教條思維下的人,你認為他還有什麼樣的能力去拯救自己?

3

修行不落惡果,雖有信無證卻已,無證有決,已然是進步

如果拋開私心雜念,拋開貪嗔痴慢,有一顆肯上進的心便已經是在修行了。

問道尋道,最終的目的並不是讓自己找一個心不苦的地方,而是為了破解更高層次的思維密碼,因為背後便是財富,便是名利。

最終我們學到的可能只是一些很表面的知識與概念。

修為成佛,在求,悟為明性,在知。不論我們如何通達這些名詞法相,已然距離覺悟的真實境界很遙遠了。

雖然有智玄大師,送了丁元英一個大愛不愛,不過是撫慰靈魂的慈悲。

文化不以時間地點為轉移。我們當下的文化所看見的文化已經即非文化。

未看見未覺知的文化已經存在。道法自然,規律如來,不容思議,即非文化。

如果我們跳不出我們自己頭腦裡的那個主,超越不了自己頭腦裡的主,你所看到的永遠是那個主讓你所看見的,聽到的所覺到的。

不論你如何掙扎,都出不了主給你畫好的那個圈。

這樣或許就可以明瞭,什麼是修行以行制性,什麼是悟道以性施行。

《天道》:道法自然,規律如來,不容思議,即非文化

從最初難以接受《天幕紅塵》,到現在多少有一點頭緒可能。我認為《天慕紅塵》所展示的境界是《天道》裡面,如是觀照的部分。

我認為它裡面的道理,很深很難理解,但易學易用,但卻不易懂。

像,

阿彌陀佛即阿彌陀佛。

可阿彌陀佛是誰,那就是佛法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