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甜粽子、鹹粽子古已有之,各地風俗不同傳承千年,為何成為爭議

馬上又到端午節了,超市裡開始賣粽子葉、蜜棗、糯米了,真希望能在大熱天吃上一個冰涼香甜的粽子。提到吃粽子又會想起甜粽子和鹹粽子的爭端,不禁會想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鹹甜粽子之爭的呢?

甜粽子、鹹粽子古已有之,各地風俗不同傳承千年,為何成為爭議

在二十四史中搜索“粽子”二字,只有宋史中有記載,在《宋史·賓禮四》時節饋廩中記載了,端午賜給大臣粽子的定例。

又制:僕射、御史大夫、中丞、節度、留後、觀察、內客省使、權知開封府,正、至、寒食,並客省齎籤賜羊、酒、米、面;立春賜春盤;寒食神餤、餳粥;端午粽子;伏日蜜沙冰;重陽糕,並有酒;三伏日,又五日一賜冰。

粽子另外一個名字是“角黍”,因為用粽子葉包黍米成牛角狀故稱“角黍”, 《宋史·劉溫叟傳》記載了宋太宗趙光義還是晉王的時候送劉溫叟角黍:“明年重午,又送角黍、執扇”。

甜粽子、鹹粽子古已有之,各地風俗不同傳承千年,為何成為爭議

除了正史以外,我們還是能從古人編寫的書或寫的筆記中找到粽子的線索的。漢代許慎編著的《說文解字》,將“粽”字解釋為“蘆葉裹米也”。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除三害》的主人公是晉朝的周處,他寫了一部《風士記》,記載了江南的一些風俗,雖然全書已經散佚,但從後人對其的引用可以看到粽子的蹤跡:則明確提到了“角黍”一詞:“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 “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初五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甜粽子、鹹粽子古已有之,各地風俗不同傳承千年,為何成為爭議

晚的南朝梁人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也記載:

夏至節曰,食粽。 周處謂為角黍,人並以新竹為筒粽。

可見在晉朝及南北朝時期,粽子就已經是我國南方端午節至夏至的節慶食物了。包粽子的原料有黃米(就是黍子)為主, 米中摻肉、板栗等。到唐朝粽子用米已“白瑩如玉”,就是今天所說的糯米了,粽的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

甜粽子、鹹粽子古已有之,各地風俗不同傳承千年,為何成為爭議

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吃貨蘇東坡的詩句有“

不獨盤中見盧橘,時於粽裡得楊梅

。”的詩句。不只看到盤子裡有盧橘這樣的水果,我的粽子裡也會時常見到楊梅哦,吃貨在顯擺自己的美食。

至此,粽子的品種多樣化,有鹹有甜傳承千年,因地方風俗的不同風味也不同,按地域來分,大致上北方是甜口的,南方是鹹口的,當然也不排除個別例外。

甜粽子、鹹粽子古已有之,各地風俗不同傳承千年,為何成為爭議

上千年來粽子沒有什麼甜鹹之爭,為什麼忽然就有了甜鹹之爭呢?我認為原因不外乎以下兩條:

首先,古人大多訊息閉塞,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到一百里地以外的地方,所以不會知道粽子還有不同的口味,自然也不會爭了。而那些有機會出去見識到各種美食的,在異地屬於少數人群自然不會去爭了。

其次,甜鹹並沒有好爭,但是隨著網路的發達,有人要製造話題,帶出流量。故意拿甜粽子、鹹粽子這種容易一起爭執的話題作為噱頭。正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甜粽子、鹹粽子古已有之,各地風俗不同傳承千年,為何成為爭議

我個人認為甜粽子、鹹粽子都很好吃。甜粽子多是簡單白米,或者雜以赤豆、棗子,貴在簡單清涼甜糯。鹹粽子糯米多預先用醬油浸漬,與肉餡相蒸,香味撲鼻,有嚼頭。想吃什麼口味的就包什麼口味的,韭菜雞蛋餡的月餅都有了,就不許我吃點不同口味的粽子?

你同意作者的觀點嗎?歡迎評論!

單選 | 你認為那種粽子好吃?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