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猶豫不決時,別問大腦了,問問身體吧

猶豫不決時,別問大腦了,問問身體吧

一道亙古難題:中午吃什麼?

如果你曾深深困惑於中午吃什麼好、上班穿什麼好、工作什麼行業好……

換言之,如果你是傳說中的選擇困難,重度糾結拖延難以抉擇,那麼“內感受”研究可能幫到你——

身體才是情感的真正來源。選擇困難不是因為貪心也不是因為笨,而是因為身體傳遞給大腦的訊號被切斷了。

當理性分析難以協助我們做出正確的選擇時,五臟六腑四肢面板可能都比大腦好使。

以下是《外腦》(The Extended Mind)一書的摘錄,我們一起看看。

01

什麼是內感受

人人都想作出更明智的選擇、更合理的決定,這時可以利用手頭已有的資源——內感受。簡單地說,內感受是對身體內部狀態的一種覺知。人體的感覺器官能夠從外部世界接收資訊,如視網膜、耳蝸、味蕾、嗅球等,而體內的感覺器官也能夠從內部向大腦傳送源源不斷的資料流。全身各處都能夠產生這種感知作用,如內臟、肌肉甚至骨骼,然後透過多種途徑傳遞到大腦中一個被稱為腦島的結構。這種內部傳遞過程同時與其他幾種資訊流融合,包括主動的思考和記憶、外界的感官輸入等,然後構成對人體現狀的直觀印象,即當下的個人感受以及對維持內部平衡所需採取行動的認知。

猶豫不決時,別問大腦了,問問身體吧

要了解內感受在合理決策中的作用,我們必須認識到,外界資訊之多,遠超個人意識思維的處理水平。然而,我們仍然能夠無意識地收集和儲存我們遇到的大量資訊,並日積月累地從中總結出特定模式以供日後參考。這個收集資訊和識別模式的過程,就是我們認識事物的過程,只是這個過程的認知內容難以用言語表述,連我們對這個過程的認識也難以驗證。這些海量的資料大都隱藏在意識思維之下,而這是好事,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將有限的注意力和工作記憶用於有效的用途。

02

無意識資訊獲取

認知科學家鮑威爾·列維奇(Pawel Lewicki)主持的一項研究在微觀層面驗證了這一過程。實驗參與者需要注視計算機螢幕上的一個十字型目標,這個十字型目標會在不同的位置出現、消失然後再出現在新的位置。實驗方會週期性地向參與者提問,要求他們預測十字型目標接下來會出現的位置。在數小時的觀察過程中,參與者的預測變得越來越準確。他們已然掌握了目標移動的模式,但無法用言語述及箇中內容,即便實驗方提供額外的金錢激勵。列維奇發現,受試者無法描述出“甚或接近於(模式)本質的任何東西”。十字型目標的執行模式非常複雜,人類的意識思維無法精準捕捉,但廣袤的潛意識空間顯然綽綽有餘。

猶豫不決時,別問大腦了,問問身體吧

列維奇將其稱為“無意識資訊獲取”。人的一生都在進行無意識資訊獲取,繼而應用相關資訊。當我們處於一個新的情境時,我們會在腦海中翻查過往存檔的模式記錄,並尋找適用於當下情景的模式,但搜尋過程並不為人所察覺。列維奇表示:“人類的認知系統沒有能力在意識層面處理此類任務。”他補充說:“要完成此類任務,我們的意識思維需要依靠筆記、流程圖和‘如果-那麼’語句列表,甚至需要動用計算機,而我們的無意識操作處理演算法可以在沒有外部幫助的情況下即時完成。”

03

身體的提示

但是,如果我們對這些模式的瞭解是無意識的,那又如何加以利用呢?答案是,當檢測到可能的相關模式時,我們的內感受能力會以顫抖、嘆息、呼吸加快、肌肉緊張等方式提示我們。身體就像警鈴大作一樣,提醒我們注意這些有用而無法意識到的資訊。我們通常認為是由大腦告訴身體該做什麼,但身體也同樣透過一系列微妙的推動和刺激來引導大腦(有心理學家將這種引導作用稱為“軀體舵”)。研究人員甚至捕捉到了身體引導狀態的瞬間,當時身體正嘗試提醒當事人,她正在尋找而不自知的某種模式出現了。

猶豫不決時,別問大腦了,問問身體吧

南加州大學教授、神經科學家安東尼奧·達馬西奧(Antonio Damasio)曾在主持的一項實驗中設計過一款賭博遊戲,清晰顯示了內感受的刺激作用。參與者透過電腦進行遊戲,每人獲發兩千“美元”的起始錢包。螢幕上顯示四副紙牌,參與者的任務是每次選擇一副進行翻牌,而每次翻牌都會有相應的獎勵或懲罰,具體金額大小不等,參與者需要設法輸得更少、贏得更多。參與者不知道的是,實驗方有意設計A、B兩副牌為“壞牌”,包含多次大金額懲罰,而C、D兩副則為“好牌”,包含的獎勵多於懲罰。

實驗方會在參與者的手指上連線電極,透過跟蹤面板電導水平監測參與者在遊戲過程中的生理喚醒狀態。當我們意識到潛在威脅並對神經系統發出刺激時,我們開始以難以察覺的方式排汗,輕微的汗水隨即將面板變成更好的電導體。因此,研究人員可以以面板電導水平作為神經系統喚醒的衡量標準。達馬西奧和同事觀察面板感測器收集的資料,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遊戲進行一段時間之後,參與者考慮點選壞牌時,面板電導水平開始飆升。更令人稱奇的是,參與者開始避開兩副壞牌,而愈發偏向於選擇兩副好牌。與列維奇的研究相似,隨著時間的推移,受試者的表現越來越好,輸得更少而贏得更多。

猶豫不決時,別問大腦了,問問身體吧

然而,對參與者的採訪表明,直到遊戲後期,他們才開始意識到自己翻牌的偏好和原因,而這時距離他們的面板電導水平上升已經很久了。翻到第10張牌時,即遊戲開始後約45秒,面板電導水平表明參與者的身體已經洞悉了遊戲的設定方式,但根據研究人員記錄,翻到第20張牌時,“所有參與者均仍表示毫無頭緒”。直到翻開第50張牌後的好幾分鐘,參與者才紛紛表示,直覺認為A、B兩副牌更危險。他們的身體早於大腦洞察先機。隨後的研究得出另一個重要發現——內感受意識更強的參與者更容易在遊戲中做出明智的選擇。對他們來說,身體的忠告響亮而清晰。

猶豫不決時,別問大腦了,問問身體吧

達馬西奧的這個快節奏遊戲展示了重要的意義。人體不僅能獲取超出意識思維負荷的複雜資訊,還能以遠高於意識思維的速度處理這些資訊。聆聽身體發出的訊號,好處遠不止贏得紙牌遊戲。畢竟,現實世界錯綜複雜,瞬息萬變,人們根本來不及仔細權衡所有利弊。單純依靠意識思維,很容易到處碰壁,但若然能夠聆聽身體的發出訊號,往往能夠佔得先機。

猶豫不決時,別問大腦了,問問身體吧

原文連結:

https://bigthink。com/personal-growth/interoception-how-to-improve-your-gut-feeling

原作者:Annie Murphy Paul

譯者:Claire

監製:April

版權說明

本譯文僅用於學習和交流目的。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非商業轉載請註明譯者、出處,並保留文章在譯言的完整連結。商業合作請聯絡editor@yeeyan。com

原標題:《猶豫不決時,別問大腦了,問問身體吧》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