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低門檻高收入,這樣的網路招聘靠譜嗎?

00:13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文/影片 全媒體記者 楊潔規

“經驗不限、學歷不限,月薪5000至8000元”“日薪80至150元、工資日結”……進入春招季,招聘網站日漸活躍起來,一些宣稱“低門檻、高收入”的職位讓不少求職者動心。

2月底開始,三湘都市報接到多起市民投訴,稱遭遇了求職陷阱。連日來,記者調查發現,由於部分平臺在認證稽核環節存在漏洞,招聘亂象依舊頻發,求職者稍有不慎便可能落入圈套,遭受經濟損失。

低門檻高收入,這樣的網路招聘靠譜嗎?

遭遇:招聘變培訓,求職先交錢

去年7月,長沙市民小楊在“58同城”招聘網站上簡單填寫個人資訊。不久,接到一家美甲機構工作人員電話,稱有份月薪5000元至8000元的工作,須參加為期3個月的培訓,培訓費用由自己承擔。

這樣的條件令小楊心動,她辦理“入職”手續,並簽訂貸款協議,總計貸款19800元,每月還款1200元,分12期,培訓週期為3個月。

培訓期滿後,機構向小楊推薦了一份工作,但招聘單位需要再次繳納學費,參加店內培訓才可上崗。小楊又去別的地方應聘,均要求重新參加培訓。

“工作沒找到先背一身債。”小楊告訴記者,培訓機構宣稱學完分配工作,用工資還貸款,“實際學習時間短,根本學不到什麼,找的工作也與學習內容不符,現在還款壓力大。”

網路招聘資訊真假難辨

事實上,求職先交錢的現象並不鮮見。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以“虛假招聘”為關鍵詞進行搜尋,共檢索出898篇文書。

其中,有在網上獲取求職者資訊後主動聯絡對方,謊稱是企業人事直招,並虛構“高薪”“體面”的工作崗位,承諾報銷車旅費,誘導求職者應聘。面試過程中,所謂的“招聘者”又打著資料費、辦證費、服裝費等收費專案的旗號,向求職者索要錢財。

此外,犯罪分子也盯上了網路招聘渠道。2022年1月28日,長沙市民張女士在“58同城”上找工作,被人騙去“刷單”,被騙走8萬元。

據長沙開福警方通報,今年1月,轄區內刷單返利類詐騙發案率居榜首。此類案件受害人19歲至40歲的中青年居多,他們有較強的好奇心和不勞而獲的心理,幻想獲得高額報酬,正中詐騙團伙圈套。

調查:多數平臺只核實釋出者身份

在招聘平臺上釋出職位,稽核難嗎?

3月2日,記者以招聘方的身份進行實測。按照要求,招聘企業需要認證營業執照。記者從網上隨機下載一張某公司的營業執照,上傳至平臺,並填寫公司基本資訊。

申請提交不到兩分鐘,平臺顯示“認證未透過”,稱平臺監測到上傳的證件已被上傳、認證多次,疑似存在風險,暫時無法繼續完成普通認證。

在長沙從事網站招聘服務的劉先生向記者透露,目前,多數平臺只稽核釋出資訊主體的真實性,即個人實名認證,企業上傳營業執照,“只要沒有敏感詞彙就能釋出,至於招聘資訊的真假難以分辨。”

對比各大招聘網站,記者發現,平臺在審查方面鬆緊不一。部分平臺除了核驗營業執照上的資訊外,還會要求獲取使用者的位置資訊,輔助判斷是否存在位置異常等作弊行為。

律師:平臺應把關,個人須警惕

“與線下招聘相比,網路招聘的確更加便利,但也存在諸多風險,需要格外謹慎。”湖南法健律師事務所律師楊綱建議,網路招聘平臺不能把資訊“一掛了之”,而應進行嚴格把關。

根據去年3月1日起施行的《網路招聘服務管理規定》,從事網路招聘服務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應對用人單位提供的招聘簡章、營業執照或者有關部門批准設立的檔案、招聘資訊釋出經辦人員的身份證明、用人單位的委託證明進行真實性、合法性審查。

未依法履行資訊審查義務的,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無違法所得的,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律師提醒,求職者要對那些“低門檻、高收入”的職位提高警惕,切忌盲目輕信。一旦上當受騙,及時透過正規渠道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責編:吳岱霞]

[來源:三湘都市報]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