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櫻花結的果和櫻桃有關係嗎?|趣問萬物

櫻花結的果和櫻桃有關係嗎?

櫻花結的果和櫻桃有關係嗎?|趣問萬物

圖源:Wikipedia

又到了櫻花盛開的季節,文藝青年看到的是滿樹浪漫,像小編這樣的吃貨卻在想:櫻花能結出可以吃的櫻桃嗎?

可以明確的是,常見的觀賞櫻花和我們常吃的櫻桃來自不同的物種。但它們確實有相當近的關係——同屬薔薇科李屬(Prunus)櫻亞屬(Cerasus)。

廣義地說,櫻亞屬的花都可以稱為櫻花,它們種類繁多,其中最知名的要屬來自櫻花國的雜交品種——東京櫻花,又稱染井吉野櫻。

櫻花結的果和櫻桃有關係嗎?|趣問萬物

東京櫻花的果實 | 圖源:吳棣飛 中國植物影象庫

儘管被花奪去了風頭,東京櫻花也是能結出“小櫻桃”的,只是果實小,肉不多,不怎麼甜,就沒有被當成水果食用。

櫻花結的果和櫻桃有關係嗎?|趣問萬物

東京櫻花的果實 | 圖源: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而我們常吃的香甜櫻桃主要有兩類:

一類個頭大,紅到發黑,典型代表就是所謂的“高階水果”車釐子(櫻桃的英文“cherry”的音譯),它的學名叫歐洲甜櫻桃。國產的煙臺大櫻桃,也稱西洋櫻桃,其實是從西方引入的歐洲甜櫻桃、歐洲酸櫻桃或二者雜交培育而來。

櫻花結的果和櫻桃有關係嗎?|趣問萬物

歐洲甜櫻桃的花與果 | 圖源:Wikipedia

另一類小巧玲瓏,色澤通透,顏色從橘紅到紅,它們是產自我國本土的中國櫻桃和毛櫻桃。

櫻花結的果和櫻桃有關係嗎?|趣問萬物

中國櫻桃(上)和毛櫻桃(下)的花與果 | 圖源:中國植物影象庫

用中國櫻桃和其他櫻花雜交培育而來的觀賞櫻花,比如椿寒櫻(又名初美人櫻)的果實據說味道接近中國櫻桃。

櫻花結的果和櫻桃有關係嗎?|趣問萬物

椿寒櫻 | 圖源:中國植物影象庫

小便完為什麼會哆嗦一下?

櫻花結的果和櫻桃有關係嗎?|趣問萬物

圖源:Pixabay

有時在暢快地釋放完尿意後,身體會控制不住地哆嗦一下。不僅是男性有這種尿顫反應,不少女性也有。

這一現象目前還沒有確定的科學解釋,主流推測有兩種。

一種觀點認為,顫抖多發生在我們感到寒冷的時候。上廁所讓身體區域性突然暴露於冷空氣中,排出的溫暖尿液也帶走了身體的部分熱量,於是就引發了類似寒顫的尿顫。

另一種推測認為,不只是寒冷會引發顫抖,恐懼或激動時也會。這些不由自主的反應受自主神經系統調控。自主神經系統又包含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前者參與“戰鬥或逃跑”反射活動,讓你產生顫抖、血壓升高等反應。後者則負責讓身體放鬆下來。

自主神經系統也參與對排尿過程的調控。足夠的尿液會刺激膀胱壁上的機械感受器,引發一系列神經衝動傳遞給副交感神經系統,控制是否排尿。排尿後,身體血壓下降,驚動了隔壁的交感神經系統,釋放兒茶酚胺來恢復血壓。突然增加的兒茶酚胺可能導致自主神經系統的訊號混亂,引起顫抖。

尿顫在男性身上更常見,這可能與男性站立撒尿的方式有關,不是因為“站立”就“戰慄”,而是站姿可能讓排尿前後的血壓變化更大。

拆炸彈時怎麼判斷該剪哪根線?

櫻花結的果和櫻桃有關係嗎?|趣問萬物

圖源:Pixabay

定時炸彈開始倒計時,被困角色只有極短的時間來毀掉炸彈,是剪藍線還是紅線?影視劇總喜歡設計這樣命懸一線的緊張劇情。

為什麼剪錯一根線就會引爆炸彈?剪對就能廢掉炸彈?

這種情況有可能發生,但僅限於一些簡單的引爆電路,比如下面這種電路結構。

櫻花結的果和櫻桃有關係嗎?|趣問萬物

圖源:electronics。stackexchange

電路中有電源、電阻(R1和R2)、PNP三極體和雷管,炸藥與雷管相連。PNP三級管包含發射極(E)、基極(B)和集電極(C)。

從電源出發的電流會先經過E極,再分流到B極、C極上。當電路完整時,E極、B極電壓相近,C極電流受阻,雷管無法通電,就不會引爆炸彈。

當帶有電阻R1的紅線被切斷後,B極的電壓降低較多,電流才得以從E極流向C極。

而剪斷上面那根藍線直接切斷了E極的供電來源,雷管也不會引爆。

然而現實情況遠比這複雜得多。引爆裝置的電路結構該使用什麼顏色的導線,不同生廠商(工業或軍事用途)用的標準不同。況且,引爆裝置裡很可能不止兩根導線,你要面對的挑戰可不只是“紅藍選擇”,還可能是“紅黃藍……彩虹選擇”。

櫻花結的果和櫻桃有關係嗎?|趣問萬物

電路複雜的模擬引爆裝置 | 圖源:electronics-lab

如果是恐怖分子自制的炸彈,對方根本沒必要區分導線顏色來給你機會逃生,只會想盡辦法避免炸彈失效。

絕大多數時候,拆炸彈可不像電影裡描繪得那樣輕而易舉。拆彈專家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臨場分析、全副武裝,隨時做好炸彈突然爆炸的準備。

“無風三尺浪”是怎麼回事?

櫻花結的果和櫻桃有關係嗎?|趣問萬物

圖源:Pixabay

即使是在沒有一絲風的天氣裡去海邊,你依然會看到海面上一浪推一浪。

都說“無風不起浪”,這浪又是誰掀起的?

實際上,海洋從未平靜過。由於風力及溫度、鹽度不均等因素,海流(又稱洋流)一直在全球範圍內湧動,但海浪與海流不同,它傳遞的是能量,而不是海水本身。

風的確是海浪形成的一大推手,它與海面摩擦帶起海浪。但並不是只有“興風”才能“作浪”。

水面、水下、岸上的種種自然或人為擾動都會引起水面的波動。例如往來船舶、地殼運動,包括劇烈的火山噴發和地震掀起的滔天巨浪(海嘯),可以波及到千里之外。

除了這些地球上的活動,遙遠的天體也在無形中掀起浪潮。規律的潮汐漲落就是由於太陽和月球對地球的引力作用。

(來源:把科學帶回家)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