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何以為家》:不是生下孩子就算父母了,我寧可沒被生過

在被《復聯4》刷屏的這幾天,我去看了另一部悄然上映的電影——《何以為家》,這是一部你看了感覺心被哐哐砸了兩個小時,但又說不出來怎麼難受的電影……我想它是一部值得每一個父母看的影片。

《何以為家》原名《伽百農》,主題聚焦了中東地區難民孩子的苦難人生,這部影片走遍了各大國際電影節,口碑爆棚,是這個季節的眼淚收割機。作為一個媽媽來說,我看完後半天沒有緩過勁。它給每一位為人父母者,帶來了思考:何以為家?

《何以為家》:不是生下孩子就算父母了,我寧可沒被生過

在電影的海報上,印了這樣一行字:

『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

這句看似大逆不道的話,看完你就知道這根本沒說錯。就是海報上這個面帶甜美笑容的男孩兒,會讓人痛哭流涕,因為這個微笑,是他在影片中唯一的一個笑容。(以下內容包含影片部分劇透)

《何以為家》:不是生下孩子就算父母了,我寧可沒被生過

01 生而不養

世界上資格證很多,唯獨做父母的門檻最低

迦百農Capernaum是聖經中的地名,是耶穌開始傳道時的一處遷居地,但在影片中,這裡是混亂的代名詞。

如果說孩子是未來的希望,這裡的孩子根本沒有未來,在中東地區,無數的孩子生存在水深火熱中。

《何以為家》:不是生下孩子就算父母了,我寧可沒被生過

12歲的贊恩是家裡的大孩子,他有很多弟弟妹妹,他們在一個搖搖欲墜的混凝土高層建築中過著食不果腹的日子。直到看完電影我都很難數清這個家到底有多少孩子,他們都十分卑微地活著,因為這些孩子對他們的父母來說,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

他們都是沒有身份的難民,維持生計很困難,但贊恩父母還在不停地生孩子。屋子裡吵鬧的孩子擠在一起,四處漏水,老鼠時常來光顧。

《何以為家》:不是生下孩子就算父母了,我寧可沒被生過

贊恩除了照顧弟弟妹妹,他還需要去擺地攤做生意,幫父母去藥店騙藥來製毒,去房東店裡幫忙送比自己還重的煤氣罐……大點的孩子被派出去幹活,小的就用鐵鏈拴在家裡。

有一個很觸動我的情節是,贊恩向父母提出想要上學,父親不答應,母親同意了,原因是這樣贊恩可以從學校帶回一些食物、日用品、衣物等等來補貼家用。

連番茄醬都有名字,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但你的兒子還沒出生就死了,他並不存在。

片名問:何以為家?

我想家應該是個最溫暖的港灣。

《何以為家》:不是生下孩子就算父母了,我寧可沒被生過

02 11歲的新娘,12歲的囚犯

你有什麼權利生下我?

贊恩發現11歲的妹妹薩哈爾來了月經初潮,便悄悄帶她去了廁所弄乾淨,並囑咐她不要讓大人發現。這麼做的原因是女孩來了月經後會被賣給別人做童媳,但妹妹薩哈爾還是沒能逃出父母的支配。

《何以為家》:不是生下孩子就算父母了,我寧可沒被生過

薩哈爾被賣給雜貨商人後,贊恩對自己的家庭絕望,他傷心地逃離了這個家。來到了一個海濱小鎮,在那裡贊恩遇見了一位衣索比亞移民的女傭拉希爾,她有一個1歲的兒子約拿斯。

由於在當地女傭是不具備生育權的,一旦發現懷孕就會立即遣送回國,拉希爾現在靠假證在這裡幹活。

這位母親拉希爾與贊恩的親生父母完全不同。

贊恩被拉希爾收留,在這個與自己完全沒有關係的家中,他感受到了從未擁有過的愛,拉希爾像對待自己親生兒子一樣照顧贊恩,在她外出打工時,贊恩就在家裡替她照顧兒子,三人在這裡度過了一段平靜的時光。

《何以為家》:不是生下孩子就算父母了,我寧可沒被生過

好景不長,黑戶拉希爾被警方拘留,贊恩帶著拉希爾的兒子過上了乞討的日子。

壓垮贊恩的是已經嫁人的妹妹薩哈爾死於孕期大出血,他去報仇,最後因持刀傷人入獄。

來到監獄探望贊恩的母親說了這樣一句話:真主拿走一樣東西,總會賜予另一樣東西的。我又懷孕了,你還會有妹妹的。(死了一個妹妹算什麼,再生一個孩子不就好了嗎?)

《何以為家》:不是生下孩子就算父母了,我寧可沒被生過

贊恩沒辦法忍受這個孩子出生後所要面臨的一切,也無法忍受父母的所作所為,他在監獄中致電電視臺,起訴自己的父母:『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

我希望大人聽我說,

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

我只記得暴力、侮辱和毆打,

鏈子、管子、皮帶……

我聽過最溫柔的一句話是:

滾,婊子的兒子!

……

《何以為家》:不是生下孩子就算父母了,我寧可沒被生過

這些冷酷的話語看似出自成年人之口,但眼前之人卻是個12歲的孩子,稚嫩的面孔和清澈的眼神透著令人心疼的倔強。

如果你顛沛流離,連自己維持生計都有問題,可以選擇不生孩子;

一旦決定讓一個小生命降臨在這個家庭,就要負起責任不是嗎?

需要給ta一個家,可以沒有電視、沒有枕頭、沒有足夠的食物,但家一定要有愛與溫情。

這部電影取材於真實事例,影片中飾演男主贊恩的素人演員也叫贊恩,他是一名敘利亞難民。在12年為躲避戰亂舉家來到黎巴嫩,和電影一樣這一家人也為生計發愁。這一部電影改變了他們的命運,從難民到奧斯卡紅毯,如今贊恩已經與全家遷往挪威開始新的生活。

《何以為家》:不是生下孩子就算父母了,我寧可沒被生過

03 何以為家

童年缺失的東西,一生都彌補不回來

贊恩父母在沒有能力撫養和教育的情況下,仍舊不停地生育,這些無辜的孩子何以為家?這種過於慘烈的真實感,給我帶來極大的情感衝擊。

有孩子、有妻子、有丈夫,這就是一個完整的家了嗎?並不是生了孩子後,就理所當然是父母了,家也不僅僅是個容身之所。

這個世界有時候太複雜,如果沒有足夠準備好,請不要盲目地帶領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他們的眼裡應該充滿希望和光明,而不是絕望和暗淡。

在我們的身邊、還有看不到的地方有很多類似電影裡的情況上演著,贊恩是幸運的那個,為自己殺出了命運的路。

《何以為家》:不是生下孩子就算父母了,我寧可沒被生過

但世界上還有無數的孩子,他們又變成了什麼樣呢?從小缺少父母關愛的孩子,造成的心理缺失,這個缺口在長大以後都難以彌補。而在父母關愛下幸福成長的孩子,骨子裡一定多一種底氣,內心更加富盈,也更懂得去愛人和被愛。

我的一位朋友M再婚後成為了一位繼母,孩子的親生母親與他們關係並不好,總以各種理由拒絕和推脫來看望兒子。M一開始很替這個繼子難過,所以給予了他更多的愛。現在M有時候很慶幸,還好因為那位母親的不負責任,把孩子推給了她,才有機會和繼子變得親近,兩人之間的羈絆不是血緣所帶來的,M現在非常珍惜和繼子的母子情。

自從當了母親後,我也不斷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媽媽,因為我怕要是給孩子有選擇父母和出生在哪個家庭的機會時,會發現自己原來沒有什麼競爭力。

若為人父母,還請繼續努力。

你對『何以為家』有什麼看法

歡迎在留言區跟我們討論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