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之: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地良村

地良村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高釀鎮,東臨克烈村,南抵錦屏縣三江鎮,西接優洞村,北與甘洞村毗鄰。地良村地形複雜,為天柱縣海拔最高的村落,平均海拔 824米,境內最高峰為黃哨山,海拔 1020。6 米,有“黃哨山,離天三尺,人過要脫帽, 馬過要下鞍”之說。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之: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地良村

地良村境內地形為典型的山地地貌。山地的形成是經歷很多次地殼的動運。由於地殼長期上升並伴有間歇性沉積活動而形成了一系列的褶曲和斷裂地貌,在全村均可顯見。尤以松裡,龍蛟,學校下面的高洞馬、衝甲、步甲等地最為突出,高大的懸崖峭壁,幽深的山谷都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歎為觀止。高差形成的階梯級瀑布,在多雨時期最為壯觀。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之: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地良村

地良村如何形成村落,由於歷史原因,明神宗以前,沒有明文記載,明神宗後,各姓氏進入地良繁衍生活,先後計入各氏族譜中。如燕府堂龍氏族譜記載:龍公仲柏於明神宗二十八年由高釀定寨遷入界牌旋即遷入地良。明末清初,先後有姚、龍氏武陵堂之十八家,龍氏武陵堂、湯、胡、楊、潘、伍、肖、劉、王等姓氏,陸續遷入地良,組成侗族村落。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之: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地良村

地良在明朝及清朝時期叫“地涼”,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到了天柱金風山,因慕“地涼歌”之美名,便沿古花街一路南行到了“地涼”,熱情好客的“地涼”民眾奉著盛有濃香米酒的竹碗攔路向客人敬酒(當地村民當時並不知道是當朝天子)並用高亢悅耳,旋律悠揚,且歌詞特有韻腳, 酷似絕句的飛歌獻給客人,酷愛吟詩作對的乾隆皇龍顏大悅,便賜題詞“鍾靈毓秀,人大地良”並在古井旁寨門題有一聯:“綠水瀠回,絕似銀河飄玉帶、蒼山縹緲;依稀珮月鎖金牛”。 村民當中智者方知是當朝天子,令村民一齊跪謝皇恩浩滿。從此“ 地涼”便改名“地良”。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之: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地良村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之: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地良村

地良村處在群山環抱之中。是一個人和自然和諧統一詩意村落。其地形似乎可以隨人文架構分為三個階梯。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之: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地良村

白雲書院位於高聳入雲的黃哨山腰,當年這裡的朗朗讀書聲曾驚動清水江兩岸。而龍秀腰等一批進士,就是從這裡經過黃上橋,走上嵌石花階路,開始了他們匡濟天下的漫漫征程的。橋邊的古碑和路邊的五合古墓,都為他們做了最好的歷史佐證。這是地良村的第一階梯。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之: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地良村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之: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地良村

有了黃哨山巍峨聳立獨佔鰲頭博取功名之後,滾山坡似乎就放心地躲在它身後,怡然自得地醉心於諸如地良歌、參堂等陶冶性情的民族文化藝術研究。山坡上的歌仙亭和山坡下的土地廟,是走不出大山的村民最好的精神寄託。這是地良村的第二階梯。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之: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地良村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之: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地良村

小溪從黃哨山淙淙流下,來到一片開闊地之後,終於表現出縷縷柔情。於是,它成了地良的母親河。河上有橋、橋兩邊是田疇。至山下,是村落、學校、涼亭、長廊、祠堂、參天古木等,再延伸開去,就是丘陵。這裡盛產杉、松、楠竹和各種名貴樹木。地良大峽谷是母親河的歸宿,然後,她匯入清水江、長江……這是地良村的第三階梯。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之: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地良村

也許是天造地設,也許是人文附會,地良就是這樣恬靜、優雅而又和諧、幸福地存在了幾百年。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之: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地良村

地良村有13個自然寨 ,姚家寨是村民委員會和地良小學駐地;大寨位於村委會東南角;浩寨距村委會 0。5 公里,位於村委會西邊;步甲距村委會 2。5 公里,位於村委會西北部;寅寨距村委會 0。5 公里,位於村委會東南角;德仁距離村委會1。5 公里,位於村委會南部偏東;陽山距村委會 2 公里,位於村委會南部偏東;登文距村委會 2。5 公里,位於村委會南部偏西;平困距村委會 3 公里,位於村委會西南部;求富距村委會 3。2 公里,位於村委會西南部;龍皎距村委會 4 公里,位於村委會東南部;黃上距村委會 4。5 公里在,位於村委會東南部;松裡距村委會 6 公里,位於村委會東南部。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之: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地良村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之: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地良村

姚家、大寨、浩寨以及寅寨較為集中,中間建有風雨長廊,四周是阡陌交錯的農田,浩寨存有龍氏武陵堂,寅寨存有龍氏燕府堂。村境內為典型的山地地貌,山地的在全村隨處可見,尤以龍皎、松裡、寧朝、步甲等地最為突出,有地良大峽谷、皇朝大峽谷、鴛鴦河大峽谷、觀虎山大峽谷、洞王溪大峽谷等著名大峽谷,5條水系山水相依,又形成眾多的瀑布。在黃上和龍皎之間有一條古花街路,靠近黃上組有黃上石拱橋,又稱會龍橋,也存有青石板橋。滾山坡又稱飯盒坡,坡頂建有歌仙亭。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之: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地良村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之: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地良村

地良的房屋建築大多是木質樓房,多為兩層,一排排青瓦飛簷,依次而建,獨具特色;牛羊豬禽,另立圈舍和廁所一起,在村落的下風處。地良村山泉眾多,幾乎每個寨子都有泉井,有的甚至超百年古井,如浩寨的塘泡井、寅寨的登龍井、黃上登的登悶井、陽山的富仁井、大寨的登廟井、松裡的毫悶井、毫大的衝腳井、龍皎的圭老井、登文的悶老井、平困的豪楷井,這些百年古井水質優良,清涼可口,是當地居民的母親泉。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