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公元10世紀到13世紀,是民族大碰撞的時代,金朝:維護傳統的努力

公元10世紀到13世紀,是民族大碰撞的時代,金朝:維護傳統的努力

公元10世紀到13世紀,是民族大碰撞的時代。

繼遼之後,在北方又興起了女真族,同樣效仿了這一治國方式。

金朝擴張得也很快,學習了遼朝的“一國兩制”,分而治之,在其東北舊地依然保持部落聯盟下的“勃極烈”制度,佔領燕雲地區後,便承襲了遼朝的南北面官制度。

中央政府是勃極烈制與遼官制度並行,地方政權上則是州縣制與猛安謀剋制共存。

女真族的勇猛善戰更勝於遼國,當時被人們稱為“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一個小小的部落,以2500人起兵,僅用了十二年的時間,就將遼、北宋兩大帝國打敗。

可見女真族強悍到何種地步!

蒙古人著的《金史》這樣評價道:“金興,用兵如神,戰勝攻取,無敵當世,曾未十年,遂定大業。原其成功之速,俗本鷙勁,人多沉雄,兄弟子姓,才皆良將,部落保伍,技皆銳兵。”

公元10世紀到13世紀,是民族大碰撞的時代,金朝:維護傳統的努力

金、宋、西夏地圖

遼國也好,宋朝也罷,西夏國也好,通通不是大金國的對手。

金國突然崛起,在很短時間內吞併北宋,也面臨著文化融合的難題。

最早,他們曾試圖在文化上同化漢人,逼迫漢人穿女真族服飾,但這個剃髮令無疑遭到漢人的激烈反抗,後來被停止了。

服飾是文化的最直接體現,古往今來,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服飾,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外在形象的統一標識,才能產生群體的內在共鳴。

好比一個社團組織,大家在參加活動時一定要穿統一的服裝,這樣才會產生群體的認同感。

歷史上女真族、滿族統治中原後,都強制推行過“易服剃髮”,就是為了讓漢人在心理上認同這個新的統治者。

但落後文化往往很難吸引先進的文化,而先進文化卻能在不知不覺中吸引落後文化。

公元10世紀到13世紀,是民族大碰撞的時代,金朝:維護傳統的努力

易服剃髮

晚清以來,中國被西方列強打敗後,國人趨之若鶩地模仿西方人的打扮,“假洋鬼子”甚多,到民國之際,留洋頭、穿西裝、打領帶已是普遍現象,最後整個上層主流社會都效仿西方,以此為榮,這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第一次主動丟棄自己的文化服飾,心甘情願地向外國文化靠攏。

又半個世紀以後,改革開放時,中國人又如過江之鯽一般狂熱地效仿西方,穿牛仔褲、戴墨鏡、喝啤酒、唱搖滾樂、吃肯德基……從未有一個時代這樣令中國人心甘情願。

12世紀,從落後的奴隸制度走出來的女真族,沒能同化漢族,卻很快拜倒在優雅華麗的漢文明面前,學習漢人喝茶,學習他們怎麼穿衣服,學習文人吟詩作賦,日常生活中無一不是模仿。

如果我們能體會到今天自身的“崇洋媚外”心理,自然也能體會昔日的女真人“崇漢媚外”的心理。

女真族試圖以“剃髮”政策同化漢人的政策失敗了,反倒很快轉向了被漢文明吸引的過程。

公元10世紀到13世紀,是民族大碰撞的時代,金朝:維護傳統的努力

孔子廟

公元1140年,金熙宗在上京建立了孔子廟,開始倡導女真人學習《論語》《尚書》,在整個女真上層社會形成了一種風尚。

這種文化標識的確立,對整個金國社會的心理影響是巨大的,因為它在意識形態上確立了漢族思想在女真族群的合法性。

女真族很快陷入對漢文明的崇拜中,所謂“南渡後,諸女真世襲猛安、謀克往往好文學,喜與士大夫遊”,最典型的例子是金世宗的皇孫完顏璃,他潛心學問,以至於“日以講誦吟詠為事,時時潛與士大夫唱酬”。

至於一般民眾,改漢姓、穿漢服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他們開始講“小資情調”,開始無病呻吟,守著祖宗留下來的田地,坐吃山空,蠟博娛樂,他們再也不愛騎馬射,而是效仿起中原漢人那樣無病呻吟,故作嬌嗔,兒女情長。

進入溫柔鄉,被嬌柔奢華的“現代化”風氣所感染,進而影響到軍事上的衰退,這種情況是可怕的。

公元10世紀到13世紀,是民族大碰撞的時代,金朝:維護傳統的努力

騎射

當時,整個女真族上層的貴族子弟都不愛習武,以當兵為恥,丟失了昔日的尚武精神,竟導致軍隊招不到足夠的青年人!

據《大金國志》記載:“軍政不體幾十年,缺額不補者過半,其見存者皆疲老之餘,不堪戰陣。”

在這種情況下,金國軍備鬆弛,而此時蒙古在北部崛起,內憂外患加劇。

種種跡象都表明女真族有可能步鮮卑族的後塵,金朝的統治者意識到了自身民族的危機,開始掀起一場“迴歸女真傳統,重拾本民族文化”的運動。

公元1161年,金國第五位皇帝即位,是為金世宗。

金世宗是金朝歷史中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一生政績突出,把金朝推向繁榮的頂峰,在當時便有“小堯舜”之稱,後世也稱“金代九君,世宗最賢”。

他不僅是少數民族裡的一代明君,也是整個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君主之一。

公元10世紀到13世紀,是民族大碰撞的時代,金朝:維護傳統的努力

金世宗

他是民族傳統的堅定捍衛者,為儲存女真文化不遺餘力。

他執政的二十多年裡,頒佈一系列政令,恢復本民族的風氣,大力提倡打獵、擊鞠等女真族舊俗,禁止女真人改易漢姓、穿漢服。

他說:“女真舊風最為純正,雖不如書,然其善與古書所載無異,汝輩當習學之,舊風不可忘。”

大定十三年(1173)四月,世宗與諸子群王聚於睿思殿,命歌者歌女真詞,隨後語重心長地說:“汝輩自幼唯習漢人風俗,不知女真純實之風,至於文字語言或不通曉,是忘本也。”

在一次宗室的宴會上,金世宗鼓勵貴族子弟學習本民族的歌謠:“每次我們皇家子弟聚會,都沒有人唱過我們女真族自己的歌曲,今天,我給你們唱一首吧。”

他還推廣女真文字,加強女真青年的教育。

公元10世紀到13世紀,是民族大碰撞的時代,金朝:維護傳統的努力

女真文字

為了倡導女真子弟習武,金世宗常常在宮中、野外圍獵,臣僚以危險勸阻,世宗說:“祖宗以武定天下,豈以承平遽忘之邪。”

甚至他還用法律手段實施強制政策:“禁女真人學南人裝束,犯者抵罪。”

在金世宗的生日宴會上,南宋遣使來賀,雙方在護衛中選射箭手進行比賽,結果宋使中50人,金護衛中7人,女真人騎射的本領退化得很厲害。

金世宗看在眼裡,急在心上,面對不被覺察的盛世衰變,隱憂與日俱增。

金世宗懷念金上京會寧府,那裡是完顏部落崛起的地方,第二年,他就帶領諸王返回上京會寧府,他對大臣們說:“會寧是女真人根脈之所在。海陵王遷都燕京以後,進入中原的女真人漸忘其本,我在上京所受到的女真淳樸風俗的哺育,至今難忘。現在宮廷內使用的宴飲音樂等全是漢樂,非所我愛。皇太子已經不太知道女真遺風,由於我還在,剛健質樸的風俗還能儲存些,將來要是完全改變,對國家前途不利。我親率子孫重返會寧府一次,使他們親身體會到女真古樸風俗的美好,並把這種好傳統繼承下來!”

公元10世紀到13世紀,是民族大碰撞的時代,金朝:維護傳統的努力

金國上京會寧府

很快,他下令恢復會寧府的上京稱號。

又過了一年,金世宗又發表講話:“女真民俗最為純正質樸,雖然那時沒有文字,可是在祭祀天地、恭敬親族、尊重老者、信任朋友等方面,情義深厚而禮節周到,並且出於至誠自然。這種良好的道德風尚,與漢人聖賢經典所教導的並無不同,你們應該瞭解和繼承女真的好傳統,不能忘掉!”

金世宗努力迴歸傳統,但他本人並不閉塞,恰恰相反,他是一個受漢文化影響極深的人。

金世宗從小接受漢文化的教育,對儒家經典信手拈來,出口成章,極有才華,但同時,他也對本民族有強烈的認同感,自幼就喜好騎射,愛好打獵,“善騎射,國人推為第一”。

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又做過燕京、濟南、西京等地方官員,對民間疾苦非常瞭解,所以執政以後能充分考慮金國的國情,努力地回溯女真傳統。

公元10世紀到13世紀,是民族大碰撞的時代,金朝:維護傳統的努力

金世宗在位二十幾年,勵精圖治,革除了海陵王統治時期的弊政。

他生活十分樸素,不穿絲織龍袍,在全社會掀起一股回溯女真淳樸風俗的浪潮,使金國實現了“大定盛世”的繁榮鼎盛局面。

甚至在當時的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也說“他能尊行堯舜之道,要做大堯舜也由他”。

臺灣歷史學家陳致平曾這樣評價金世宗:

難得的是他對中國文化所特有的賢明公正的態度。他能吸收中國政治文化的優點,而摒棄漢人腐化浮靡的惡習,同時又儘量儲存原始女真人樸實尚武的精神,而革除其僻野殘暴之性。所以他一方面講求治道,一方面他也經常到上京一帶地方去射獵,巡視,演武訓軍,一再告誡其本族人民不可忘本,也絕不放棄民族之自尊心。他實在是能截長補短,融合中華民族諸文化之優點,而建立一個安定強大的國家。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唯心史官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