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到底是誰害死了晁錯?隱藏在私人恩怨背後的路線之爭,和歷史根源

關於七國之亂中晁錯的冤死,有人認為是漢景帝企圖迎合叛軍,拿晁錯的人頭換取諸侯王的和平協議。袁盎在給漢景帝的平叛獻策,似乎就是最直接證據:

“吳、楚相遺書,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賊臣晁錯擅適諸侯,削奪之地,以故反,名為西共誅錯,復故地而罷。方今計,獨有斬錯,發使赦吳、楚七國,復其故地,則兵可毋血刃而俱罷。”

到底是誰害死了晁錯?隱藏在私人恩怨背後的路線之爭,和歷史根源

袁盎將七國之亂歸罪於晁錯的無事生非,認為只要殺了晁錯就能解決問題。這個說法太膚淺,誰都知道起兵造反不是兒戲,“誅晁錯清君側”也僅僅是一個漂亮的藉口,晁錯的一顆人頭,不可能平息得了這麼大的事件,漢景帝怎麼可能如此幼稚?

事實也是如此,晁錯之死沒能阻止得了叛軍的步伐。與其說晁錯是漢景帝與諸侯王的籌碼,還不如說他是漢景帝與袁盎等大臣們的籌碼,漢景帝為了取悅於大臣們,不得已拋棄了晁錯,以獲取平叛統一陣線的建立。

袁盎等人何以與晁錯水火不容?私人恩怨僅僅是一層面紗,根源就是晁錯所代表的法家思想,與黃老及儒家思想之間的矛盾和衝突!這場衝突,也引發了漢帝國關於治國理念的深刻反思,併為新儒學的誕生埋下了伏筆。

以袁盎為首的政治勢力,是晁錯之死的直接原因

到底是誰害死了晁錯?隱藏在私人恩怨背後的路線之爭,和歷史根源

晁錯力主削藩,對西漢帝國無疑是一件意義深遠的政治舉措,不幸的是,當削藩的大業成功之際,晁錯卻被當做犧牲品,靜靜地躺在冰冷的世界裡。兩千多年來,提及此事後人無不扼腕嘆息,他和賈誼的英年早逝,被視作漢初政壇的兩大悲劇。

一般認為,諸侯王、袁盎等大臣、漢景帝以及晁錯本人,是晁錯之死的四個兇手。諸侯王直接打出了“誅晁錯”的政治訴求;袁盎力主以晁錯的人頭換和平;漢景帝刻薄寡恩拋棄了晁錯;還有晁錯對袁盎的挾私報復加劇了矛盾衝突。

不過,那都是淺顯原因,

真正讓漢景帝下定決心拋棄晁錯的壓力,來自於袁盎及其背後的政治勢力,是他們逼漢景帝拿晁錯的人頭為籌碼,組成平叛統一陣線。

七國之亂爆發後,只有兩個解決方案,要麼想辦法讓叛亂者“改過自新”,主動投降,要麼發動軍隊無情鎮壓叛亂。讓對方主動投降只是一個美好願望,有能力打出反旗的絕不是善類,一條走到黑往往是造反派的唯一選擇。積極平叛,才是漢景帝唯一可以掌控的措施。

到底是誰害死了晁錯?隱藏在私人恩怨背後的路線之爭,和歷史根源

不過,平叛需要有人站出來挑大樑,漢景帝頭疼的地方就在這裡。當初,晁錯提出削藩策時,除了竇嬰一片鴉雀無聲:

“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雜議,莫敢難,獨竇嬰爭之,繇此與錯有隙。”

竇嬰公然反對,是其性格使然,其餘的大佬們都不表態,是因為不敢反對!削藩策早在漢文帝時期就被炒作了很久,之所以沒有實施,就是因為爭議太大,容易引起動亂。晁錯舊事重提,其實也是一片反對聲,只是晁錯仗著漢景帝的寵幸,無人敢跟他唱反調。

這就要說到晁錯的性格特點,司馬遷用

“峭直刻深”

四個字,精準地刻畫了晁錯的形象,意思說他為人嚴厲、剛直、苛刻且狠辣。晁錯做內史時,權勢蓋過三公九卿,漢景帝也對言聽計從。權勢熏天,為人又苛嚴,因此,晁錯在朝中得罪了一大批同僚。

到底是誰害死了晁錯?隱藏在私人恩怨背後的路線之爭,和歷史根源

老丞相申屠嘉曾經抓住晁錯的把柄,往死裡整,結果操作不當自己反被氣死。袁盎跟晁錯更是水火不容,雙方只要看到對方在,扭頭就走。

晁錯的悲哀在於,作為七國之亂的引爆者,他束手無策。漢景帝平叛指望不上“獨行俠”晁錯,就只能指望朝中的大臣們,那些與晁錯勢不兩立的大臣們。

當竇嬰引薦來的袁盎提出“斬錯”方案,後來又有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聯名上書,提議將晁錯滿門抄斬,漢景帝從大臣們的眼神裡讀懂另一層意思:幹掉晁錯,我們配合你平叛,否則你就跟晁錯兩人玩吧!

晁錯倒是提出過方案:陛下您御駕親征,我替您守京師!估計那一刻漢景帝心裡拔涼。

要晁錯,還是要大臣們?漢景帝必須做出選擇,一個沒有任何懸念的選擇。所以,逼死晁錯的真正元兇,就是以袁盎為首的政治勢力。

到底是誰害死了晁錯?隱藏在私人恩怨背後的路線之爭,和歷史根源

不同政治理念的矛盾,是晁錯之死的政治根源

僅僅看到晁錯與袁盎等人的水火不容,還遠遠不夠,我們要問的是:晁錯為什麼會與這麼多人為敵,難道僅僅是性格缺陷?

當然不是,晁錯是典型的法家思想代表者,與他發生尖銳矛盾的,都是儒家思想和黃老思想代表者,從根子上講,

晁錯與袁盎等人的矛盾,是兩個治國思想的矛盾,是漢帝國政治至高點爭奪的矛盾,不可調和!

據《史記》記載:“太常遣錯受《尚書》伏生所,還,因上書稱說。詔以為太子舍人,門大夫,遷博士。”

到底是誰害死了晁錯?隱藏在私人恩怨背後的路線之爭,和歷史根源

如果以這段話判斷晁錯的思想立場,就很容易受到誤導,事實上,晁錯少年時代就

“學申、商刑名於軹張恢生所”

。就是說他從小學習的是申不害、商鞅的法家思想,雖然受太常遣派,跟伏生學過一段時間《尚書》,但是其本質還是法家。

這一點,我們從晁錯的《言太子宜知術數疏》、《言兵事疏》、《削藩策》等眾多的策論中明顯可見。

治國思想運用於政治,就是權力之爭、利益之爭。漢初以黃老治國,主張清靜無為、休養生息、寬刑簡政,申屠嘉、陶青、陳嘉等人,都是黃老思想的信奉者。

晁錯的政治主張則是有為,要對現有法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比如他的御邊策,主張大量移民塞邊,對匈奴要採取強硬手段;他的經濟政策主張重農抑商,為了提高糧價可以“入粟拜爵”;他的削藩策,主張中央集權。

這些主張與黃老思想背道而馳,更關鍵的是,晁錯得到了漢景帝的青睞,在漢景帝的支援下,晁錯更改了三十多項法令,既打破了原來的權力平衡,又阻礙了既得利益階層的權益。

到底是誰害死了晁錯?隱藏在私人恩怨背後的路線之爭,和歷史根源

傳統儒家思想與法家更是天生的死對頭,其代表者竇嬰、袁盎等人,對晁錯從政策到品行,徹底否定。對儒家來說,法家遠比黃老可怕,黃老思想裡尚有與儒家相通的部分,法家自誕生以來就是儒家天敵。

晁錯與袁盎個人矛盾的爆發,就源於晁錯對藩王勢力的敵對態度。袁盎曾經做過吳王劉濞的國相,劉濞對袁盎禮敬有加,引起了晁錯的警覺。後來晁錯經調查,發現袁盎有接受劉濞禮物的行為,於是一狀告上去,袁盎被擼為平民。

在袁盎、竇嬰這些儒家看來,諸侯王宗室是皇權拱衛勢力的一部分,諸侯國的經濟繁榮也是對漢帝國的貢獻,矛盾可以透過政策調整實現,而不是這種極端的削藩對抗模式。實際上,後世很多學者也認為,晁錯的削藩策實在沒有必要。

偏偏

晁錯是個有信念,且非常執著的人,執著到完全不顧個人前途安危,甘做政治潮流中的“獨行俠”。連他的父親以自殺相勸,都不能改變他的意志。

私人恩怨尚有調和的餘地,政治理念矛盾往往只能以大清洗為句號,碰上晁錯這種性格的人,逃不掉蒙上血色。

到底是誰害死了晁錯?隱藏在私人恩怨背後的路線之爭,和歷史根源

治國理念的缺失,是引發晁錯悲劇的社會根源

從歷史發展全域性審視晁錯之死,我們會發現,漢初其實是一段治國理念缺失的時代,黃老只能作為特定環境下的“臨時工”,不可能作為永久的國家思想。

戰國後期,商鞅變法,以法家思想代替了西周的禮治社會,秦國迸發出了新的生命力,實現了兼併六國的偉業。可是秦國二世而亡,又告訴後人,法家冰冷的工具屬性,不足以維繫王朝的長盛不衰。

大漢政權建立的同時,伴隨的就是一個治國理念缺失的尷尬。雖然黃老學說,應環境需要,一時佔據了統治思想,但是爭議從來沒有停止過。

自高祖立國開始,儒家、法家、黃老,甚至連縱橫家也都重新出山,彷彿一個新的百家爭鳴時代到來。

漢景帝時期,曾經爆發過一場儒家和黃老之間的辯論,主題是“湯武革命的合法性問題”。這場辯論表面上是爭議漢政權的合法性問題,其實也是兩種思想意識,誰能佔據統治地位的一場角逐。

到底是誰害死了晁錯?隱藏在私人恩怨背後的路線之爭,和歷史根源

晁錯正是那個思想碰撞年代下的產物,社會環境為法家思想創造了重新出山的土壤。文景之治的繁榮,讓黃老思想,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新形勢面前,顯得力不從心,晁錯積極的“有為”切中了時弊,也擊中了黃老的要害,和儒家的痛點。

所以,

晁錯他所代表的絕不是個人,而是那個特定歷史環境下,關於新的治國理念的偉大探索精神!

幾十年後,儒家勝利了,但絕不是袁盎和竇嬰堅守的儒家,而是經過董仲舒改造,以新面貌展現在國人眼前的新儒學。雖然晁錯、袁盎、申屠嘉,沒有一位勝利者,但他們就像通往理想彼岸的鋪路石,同樣偉岸。

晁錯是悲劇的,但他的帶來的價值又是歷史不能遺忘的!

到底是誰害死了晁錯?隱藏在私人恩怨背後的路線之爭,和歷史根源

全5冊少年讀史記青少年兒童史學文學哲學國學歷史啟蒙讀物 張嘉驊著 少年版史記

檢視

到底是誰害死了晁錯?隱藏在私人恩怨背後的路線之爭,和歷史根源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