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葉翠微:一個種桃種李種春風的教育時代正向我們走來

杭商傳媒公眾號

葉翠微:一個種桃種李種春風的教育時代正向我們走來

海亮教育總校長、湘湖未來學校校長葉翠微

【編者按】“教育是一場修行”,這是2020年9月葉翠微在聞堰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啟動暨聞堰初中新校區啟用儀式上的演講主題。他在演講中提到,教育是離“人的內心”最近的聖地。教育人,唯有修行,方為正道。他為此走了三步:做一個徒步教育的“讀者”,做一個信步教育的“行者”,做一個閒步教育的“玩家”。

葉翠微曾自評,“行者無疆”是對他最貼切的形容,過去的三十多年,從沙市到北海,從北海到杭州,他跨越大江南北,心無旁騖,只做教育這一件事。如今,這位行者在湘湖畔停下腳步,紮下根來,依舊辦教育。

2020年7月,蕭山區教育局、聞堰街道、海亮集團三方簽訂了《聞堰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合作協議》,以葉翠微為總校長的管理團隊正式開始參與聞堰初中、聞堰小學等學校管理。聞堰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作為改革試點,將依託湘湖未來學校(原湘湖公學,下同)教育集團搭建共建、共享、共育、共贏的集團化教育共同體。一時間,還未正式開學的湘湖未來學校再度成為關注的焦點。

湘湖未來學校由蕭山區教育局、聞堰街道、海亮集團、湘湖管委會及湘湖旅遊控股集團合作辦學,位於湘湖畔,依山傍湖,學校建築透著中國風的美學意蘊。葉翠微覺得,現代學校,不妨遠離喧囂,親近山水,讓孩子在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中與自然互動。現代社會,無論城市還是鄉村,每一個孩子彷彿都有一個由失夢到尋夢的過程。湘湖未來學校就是幫助孩子尋夢,找回自己,找回自己未來的所在。他說,在湘湖未來學校辦學樣態裡,學生要有自主,老師要有自由,家長要有自信。

今年9月,湘湖未來學校將正式開學,迎來它的第一批學生。這所集山水、人文、綠色、科技、藝術於一體的未來學校,將帶來怎樣一種全新的教育樣態?葉翠微在2021年新年時說,一個種桃、種李、種春風的教育時代,正向我們徐徐走來。或許這就是答案。

那麼未來的湘湖未來學校,究竟將帶給我們怎樣的欣喜和精彩?以下是杭商傳媒對葉翠微的專訪。

杭商傳媒:2020年9月9日,在聞堰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啟動儀式上,您提出讓“辦一所名校,成一片森林,樹一面旗幟”與跨湖橋、獨木舟一起成為湘湖的盛景。那會是怎樣一番景緻?

葉翠微:

我心中的這幅盛景,要從幾年前的故事說起。

2015年,當時我在杭二中已經摸爬滾打了15年,有一天突然萌生一個想法,要為自己的“第二春”,也就是退休以後的職業生涯找一個挑戰性平臺。我走了杭州幾個地方,最愛的是湘湖。湘湖之畔有兩個標誌性的圖騰讓我難以忘懷,一是三江匯流、錢塘潮湧,二是陶行知先生的湘湖師範。

蕭山在中國的改革大潮裡獨領風騷,曾一騎絕塵,那是骨子裡的果敢。錢塘潮水,勇立潮頭創輝煌,喚醒了我一個湖北漢子的內在血性。

湘湖師範是陶行知先生創辦的第二所鄉村師範學校。陶行知先生和湘湖師範帶來的不僅僅是一種教育,更重要的是播下了文明的種子。這樣一位學成歸來、風度翩翩的青年才俊,沒有眷戀大城市,沒有眷戀高位,在中國積弱積貧時期,選擇走鄉村教育之路,這種文化的根性,既是陶行知先生自己的,更是中華民族的。所以,我每每想到湘湖師範,都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這兩個圖騰,緊緊拽住了我的心。2017年退休,我拒絕了全國很多地方的盛邀,這些邀請來自北京、上海、深圳,甚至是香港。我選擇了海亮,出任湘湖未來學校校長,被聘為蕭山區教育顧問。

我走進海亮,我願把我對教育的思考帶進來,更期待用高位的辦學行為行動展現出來。因此,我提出,在湘湖辦一所學校。很榮幸得到蕭山區委區政府和海亮集團創始人馮海良先生的大力支援,湘湖未來學校最終落地湘湖。辦學地點與湘湖師範隔空相望,不足一里,守望著我自己的精神聖殿、心中燈塔,豈不樂哉!

我的心裡還有許多文化的豐碑,孔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此種真意與湘湖山水裡的教育人有種自然的契合,對於教育者,是應當在春風拂來之時,如歌如舞如浴,讓學生綻放生命的精彩。教育的魅力,似乎在這樣的山山水水中更能體現得淋漓盡致。我一直在腦海中思考,教育的先哲們,他們所辦的教育是怎樣一番盛景,當下的我們能不能向他們慢慢地靠近?

後來我發現,湘湖有它自己的神奇,湘湖的神奇在於得山得水得人文。在湘湖的上善若水裡,有8000年獨木舟的歷史,有賀知章的“少小離家老大回”,有楊時的程門立雪,有陶行知先生紮根鄉村教育的足跡,這些都是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令人高山仰止。更重要的是,湘湖的底色恰恰是教育應該有的本色。

教育的本色應是育人。人之為人,在於人是大地之子,湘湖大地給予我們博大的胸懷;人之為人,在於人是萬物之靈,湘湖得山得水得自然,生機盎然,恰是一個生命淨化的容器。教書育人,如果沒有一池淨水,沒有一方熱土,沒有一脈人文,無法養育出完整的人。

在認識湘湖的過程中,我思考著學校的意義。湘湖未來學校的辦學使命始終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孩子謀幸福”,由此學校的意義就是要為孩子、為社會、為未來形成一種共建的、向上的、積極的校園精神,使學校既充滿浪漫的人文情懷,又肩負起培養新時代建設者的重任。因此,我提出要“辦一所名校,成一片森林,樹一面旗幟”。

“辦一所名校”,基於湘湖是三江匯流之地,某種程度上它代表杭城的未來、浙江的未來,而我們也試圖以自己的辦學思考和努力去開創教育的未來。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三江匯流,萬物生機。辦教育,我追求自由的心性,希望生命蓬勃的種子能夠自然散落在湘湖這片聖地上,讓一所學校,讓一群孩子靜靜地、體面地、從容地走向社會,走向未來。

“成一片森林”,就是透過創辦湘湖未來學校,開啟聞堰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拉動聞堰小學、聞堰初中以及未來的聞堰二小協同發展。未來,湘湖未來學校的辦學資源是開放性的,湘湖未來學校不是“神獸出籠”,不挑起“軍備競賽”。湘湖未來學校要做的,是與同在藍天下辦教育的人,共享、共融、共建,尋找區域教育和諧發展的新路徑。

“樹一面旗幟”,這面旗幟就是“公”“民”協同,教育互助。“公”就是公辦教育,“民”就是民辦教育。不論公辦還是民辦,都是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教育,是中國人自己的教育,也是黨的教育。各個學校達成育人理念的路徑、樣態可能不同,但我們追求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美好教育的目的一致,我們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相同。

葉翠微:一個種桃種李種春風的教育時代正向我們走來

湘湖未來學校西入口(效果圖)

杭商傳媒:社會各界對湘湖未來學校一直非常關注和期待,馬上要揭開面紗了,大家非常想了解您創辦湘湖未來學校的初心與期許是什麼?

葉翠微:

這是基於我自身生命經歷的反思。我1977年考大學,18歲到武漢,1982年參加工作,在沙市教學研究室擔任生物教研員,1995年上廣西,任北海中學校長,2000年來杭州,任杭二中校長。一路走來,我從一個學生到一個父親,到一個校長,有多種身份的轉換。

在這些身份裡,作為一位父親、一位校長,我有著深深的遺憾。作為父親,希望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並且能夠從容地學習和生活。作為校長,很多時候被功利因素牽引,如果沒有強大的自制力,就會找不到北。

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個父親對教育有“熱”渴望,但是一個校長對教育要“冷”反思,兩者的訴求存在著天然的鴻溝,這兩種角色交織在一起,我開始慢慢感悟,能否在家長與學校之間架起一座“跨湖橋”。

作為一個教育人,我有很多優秀的學生,考入北大清華的有500多人,考入“雙一流”學校的有8000多人,還有許多考入了世界最頂級的名校。這些學生從天南地北迴來看我,他們說起過去的學習,最難忘、最感動的是學校給予他們的自由時光。面對氣度雄遠的北海中學,面對氣象萬千的杭二中,面對氣勢磅礴的海亮教育園,大家最終在乎的是什麼?是自由。

基於這些感悟,我思考著,湘湖未來學校要走一條什麼樣的路?我覺得,這條路應該是一個校長的生命之“我”,職業之“我”,精神之“我”的螺旋式上升。這個螺旋式上升,就像一場龍捲風,心懷同樣理念的同盟軍,一起來抱團,一起經風雨。

因此,湘湖未來學校的初心從本質上講,就是一個老校長,俯下身子,躬身拾穗,把自己曾經在路上丟失的精神貝殼重拾起來。幹教育,一定要回歸到教育的本質,從人出發,讓孩子在自由的天空下慢慢長大。湘湖未來學校在浙江教育五彩繽紛的版圖裡面,是一棵小草、一朵小花,不與人爭豔,只與大家共芳華,你有你的精彩,我有我的靚麗。我們的期許是透過湘湖未來學校的建立,在聞堰這塊土壤上形成教育共同體,“公”“民”同建,讓教育之花靜靜開放。

杭商傳媒:這是一幅讓人充滿期待的教育圖景。請您具體談一談湘湖未來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學校樣態。

葉翠微:我們的辦學理念非常浪漫,具象地講叫做“少年派,致未來”。

作為一個校長,一個辦教育的人,能夠面對一群少年,是上蒼對我們的眷顧,我們要像珍惜自己的生命,像鳥兒愛惜自己的羽毛一樣善待孩子,也就是兒童本位。致未來就是一定要做好的教育,讓人面向未來。“少年派,致未來”,就是要在兒童本位、生命本位、成長本位的層面,讓孩子有未來、有明天、有希望。

“少年派,致未來”,比較宏觀,往小裡說,我們的辦學追求是“育大寫的‘人’”。具體就是,追求人的完整與完整的人、人的幸福與幸福的人、人的未來與未來的人。好的教育應該是“五育並舉”,讓人完整。好的教育是追求人的幸福,而不僅僅是人的成功。好的教育,一定要面向未來,讓人能擁抱未來。未來有兩樣東西撬動著我們的生活版圖:一是日新月異的科技,使我們不得不快步走,不得不擁抱越來越精彩的世界;二是時代發展的不可確定性。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們從工業文明的學習走向後工業文明的學習。後工業文明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健康、人的心性、人的創造、人的合作、人的分享,這些要素最終使我們成為一個真正大寫的“人”。

湘湖未來學校的辦學理念是“人皆有才,人人成才,讓每個生命出彩”。“人皆有才”講究有教無類,起點公平;“人人成才”講究因材施教,過程公平;“讓每個生命出彩”講究各得其所,結果公平。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各得其所,這是教育三個永恆的話題。教育還要追求三個公平:起點公平、過程公平、結果公平。透過這樣的辦學追求,最終形成閉環。這是一個宏大的理想,朝這個宏大的理想,哪怕是邁出一小步,對教育發展來說也許就是一大步。

基於這樣一種辦學理念,湘湖未來學校應該有什麼樣態呢?

第一個樣態,是一群追夢人同唱一首歌。家長是追夢人,學生是追夢人,老師是追夢人,校長是追夢人,我們同唱一首歌。這首歌是孩子,是孩子的成長、幸福與未來。

第二個樣態,是一個教育玩家的烏托邦。我總喜歡把自己稱作為一個教育“玩”家,當然不是一般的“玩”,是發乎一種心性、慧根和格局。我認為,教育可以超然一點、隨性一點。但其中又當有一份更大的理性和真誠。

第三個樣態,是一場教育的真實出演。現代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有一個我們不得不正視的現象,就是一個字——“假”,令人匪夷所思。陶行知先生講教育,“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先生詮釋教育的魂是什麼?那就是“真”。

葉聖陶先生也是這樣認為。葉先生在1983 年元旦寫了一篇文章,叫《作文與做人》。他講得很有意思,一個孩子作文寫得洋洋灑灑,可以得高分。但是這個孩子在公交車上,看到一個老太太站在他面前,卻視而不見。在葉聖陶眼裡,這個孩子不應該得高分,因為他的人格沒有完整構建。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當時的制度文化下,也特別反感虛假,主張要講真話。

這些大師的所思、所想、所為啟迪著我們,能否從充滿著功利、狹隘、瑣碎的教育中自我走出,讓孩子成為一個大寫的“人”,由真到善,由善到美,這是湘湖未來學校要做的事。

總結起來,“少年派、致未來”,就是要有一份浪漫色彩,追求育一個大寫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在乎的是追夢,在乎的是教育的烏托邦,在乎的是教育的真實出演。

杭商傳媒:一群追夢人,育一個未來大寫的“人”。接下來如何展開呢?我們瞭解到,來湘湖未來學校應聘的老師被稱為教育追夢人,將一起做一些很有意義的事。請您介紹一下湘湖未來學校的團隊。

葉翠微:

要打造一所名校,辦學、上課、陪伴等一切的核心是人。這是學校創辦者一定要認真思考的。首先要找到人,只要人找對了,世界就對了。

在遴選教師團隊的時候,我們有一個標準,簡單講就是“高大上”。

“高”,概括的講是“三高”,第一是學歷高。目前來應聘的年輕人,幾乎都是研究生學歷。第二是品位高,我們有很多青年才俊,各有特長,各有韻味,各有氣質。第三是顏值高,一群養眼的人走在了一起。

“大”,是大氣。教師團隊要講大氣、包容、多文化背景。看到我們的教師隊伍,大家的評價一是有氣場,二是正能量。見到這樣的教師團隊,就知道湘湖未來學校會是怎樣的。

“上”,是上檔次。團隊中有清華北大的畢業生,有世界排名Top30學校的優秀畢業生。比如,藝術學科總監,是從英國留學回來的博士後,數學老師中有浙大博士,還有一位小夥子,原本在加拿大學習STEM課程,在上海有很好的工作,現在也選擇來湘湖未來學校。

這些優秀的教師,從天南地北匯聚到湘湖未來學校,我們選人著重三點,第一必是愛心滿滿,第二是教學高手,第三是特長突出——好的玩家、好的雜家、或者是好的閒家。現在很多年輕朋友,不知道“閒”的味道。閒其實是很美的,它是一種心境和狀態,輕輕地去上班,悄悄回到家裡,閒適如羽,安靜自在。

加盟湘湖未來學校團隊,面試老師的時候,我們用的方法叫做“六菜一湯”,“六菜”是一起烹飪、一起登山、一起品書、一起遊戲、一起看演出、一起聊天。“一湯”是上一堂公開課。面試的整個過程我都參與了。

詳細來說,第一是做菜。這一關考查的是應聘者有沒有生活情趣。我認為一個懂得烹飪的人是有生活情調的,是有體驗感的人。教學不僅是上課和刷題,老師也應該有生活情趣,教育才不會枯燥。

第二是登山。透過這一關考查應聘者的毅力、身體素質和運動習慣。登山不是簡單的征服,應該是一種享受,一種眺望,“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第三是一起品書。這一關想考查應聘者有沒有閱讀的習慣,在閱讀過程中是否會思考,內心有沒有互動。人的閱讀經歷會寫在臉上,流在血脈裡。和孩子們相處,如果沒有閱讀面,僅僅只有試題,只有考試,孩子會對這樣的人敬而遠之。

第四是一起遊戲。想看看應聘者會不會玩,是否機智,有沒有童心。席勒在《美育書簡》中提到,人只有在“遊戲”時,才能擺脫自然的強迫和理性的強迫,獲得真正的自由。所以,遊戲的目的就是讓人擁有童真、童趣。有童心的老師更能被孩子認同。從我多年的教育經驗看,孩子喜歡一門學科,往往是從喜歡這門學科的任課老師開始的。

第五是看一場演出。可以是戲劇,可以是芭蕾,也可以是音樂會等等。考查的是應聘者的審美情趣。要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老師首先要有審美情趣,讓藝術的欣賞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透過一個人藝術欣賞的閱歷,能看到他的心靈世界,老師的內心必須是清澈美好的。

第六是大家聊一聊,開個神仙會,談談自己的未來、抒抒情懷。我會觀察對方是否真實,是否自然,是否善談,是否充滿著一種濃濃的人的本色。想借關於未來學校、未來教育的共同暢想,瞭解應聘者的教育情懷、夢想和願景。

最後的“一湯”,讓應聘者上一堂大課,我不在乎有弱點,但要有風采。使出十八般武藝,看看有沒有別人無法替代的絕活,有沒有無法替代的潛質,有沒有讓人特別欣賞的地方。

葉翠微:一個種桃種李種春風的教育時代正向我們走來

湘湖未來學校低年級圖書館(效果圖)

杭商傳媒:除了教師團隊,大家還很關心學校課程。您之前說過,湘湖未來學校會設定1000門以上的興趣課,給學生充分自由空間。在課程方面,湘湖未來學校特色之處是什麼?

葉翠微:

人之為人,是因為人與人是不同的,各有各的精彩。給孩子們的課程也要因材施教。基於此,湘湖未來學校提出,開設1000門選修課,這是一種教育的浪漫情懷,更是我們要奮鬥的目標。

湘湖未來學校開設選修課的前提是,堅守對國家核心課程的高水平實施,在此基礎上形成學生學習的豐富樣態。在湘湖未來學校,針對國家必修課程,主要抓住三點,第一是核心素養,第二是學科思維,第三是跨學科融合。

湘湖未來學校校本課程將構建“211”課程體系。所謂“211”課程體系,就是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三,湘湖未來學校要求學生必做100件事。比如,在春天小草發芽的時候,赤著腳在草地上行走,聞聞青草帶著春天露水的味道。再比如,教師節這天,舉辦“大手握小手”活動,讓學生當一天“小先生”,高年級同學給低年級同學當老師,全校只留幾位老師進行常態的安全管理。

第二是完成100個實驗。讓學生了解人類是如何誕生,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那些改變人類命運的科學發現,要讓學生親自去實驗、去驗證。比如光合作用實驗,人類因為發現了光合作用原理,才從農耕文明的田間勞作走向大規模工業化栽種,從而改變人類命運。

針對高年級同學,還有必做的11個跨學科專案學習。比如,研究一個城市的交通堵點在哪裡、痛點在哪裡。這可以喚醒孩子,透過跨學科專案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這些課程不是空中樓閣,湘湖未來學校有一個高位的學習平臺來支撐“211”課程。我們設定了少年工程院,其中有建築中心、交通中心、家政中心、STEM中心。我們還有少年商學院、少年博物院、少年夢劇場、少年書畫院等等。

葉翠微:一個種桃種李種春風的教育時代正向我們走來

湘湖未來學校游泳館(效果圖)

杭商傳媒:從管理角度來說,湘湖未來學校運營理念是什麼?

葉翠微:

總結起來是兩點。第一是有愛。第二是用心。

有愛就是每一個管理者,從門衛到老師,到其他的教輔人員,一定要堅持學生第一,一定要堅持用愛呵護孩子的成長。因為愛是教育的本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第二是用心,所有涉及到學生成長和生活的點點滴滴,都要放在心頭。比如學生怎麼來學校,我們要合理安排接送,海亮有25年的接送營運經驗。

再比如孩子吃得怎麼樣。湘湖未來學校的一個極大亮點,就是由杭州G20峰會食材主要供應商海亮明康匯提供鮮材配送,膳食質量得到最大的保證。我們還把食堂作為生活的課堂,透過這個特殊的課堂,培養孩子們的儀式感,設定生日宴、校長“助力趴”,讓孩子有機會和校長零距離接觸,拉拉家常,給孩子一份難忘的生命體驗。每個月,會設定一個主題飲食文化,讓孩子們學習餐桌禮儀。把食堂變成課堂,很重要的一點,是讓孩子有高位的生活習得,讓孩子做一個有尊嚴、有規矩、懂體面的人,舉手投足之間,甚至拿筷子吃飯的禮儀,也是一種修養。

關於吃,湘湖未來學校還會有一個延伸服務。家長工作忙碌,回家可能來不及做飯,透過提前預約,可以在學校和孩子一起共進晚餐,共營家的溫暖。

湘湖未來學校的教育服務還有很多,學生特長、興趣將得到延伸,游泳、擊劍、鋼琴、寫字、唱歌等等,我們都會為孩子提供學習平臺。

但有一點,湘湖未來學校的住宿,目前只能儘量滿足初三學生。我們強調的是,學習的事儘量在學校解決,家長有能力要儘量陪伴孩子。在湘湖未來學校,希望家長把孩子們帶回家的時候,不為孩子作業忙碌,多一些親情分享。

杭商傳媒:剛剛講的是一些軟實力,下面聊聊硬科技的應用。隨著我國“新基建”的推進,大資料應用走進各行各業,其中也包括教育。在湘湖未來學校,將會有哪些資料賦能教育的場景落地?

葉翠微:

講到這個話題,我作為一個老校長有一份反思。我在杭二中17年,有時候想,如果從上任第一天開始,把主要活動和工作的資料做沉澱,17年以後進行資料的分析、最佳化、優選,最終形成資料資產,這對學校辦學會是巨大的貢獻。但遺憾的是,當時沒有這樣的意識。

想象一下,一萬多學生,每一個學生有自己的畫像,放到雲平臺上,經過合理演算法的處理。當家長帶著孩子來學校問我,孩子往哪個方向發展更好?我給出的建議,不僅僅是基於經驗,而是建立在科學資料分析的基礎上。這是很美妙的一件事。

如今,杭州這個城市基於網際網路誕生了城市大腦,又由城市大腦進而延伸出教育大腦。未來教育一定是個性化的,甚至會私人定製,一人一表,而透過資料賦能,因材施教完全可以成為可能。

最重要的是,在湘湖未來學校,我們將透過學校大腦,給孩子、老師、家長、校長以及年級、班級、教研組等不同的個人和群體畫一個畫像,讓我們始終能夠保持一份職業的敏銳,依照資料積澱,對自己有一個冷靜的審視,同時也可以有一種同伴的分享。

我們會基於孩子的學養做畫像,可以看到孩子借了多少本書,閱讀的時間是多長,有沒有做讀書筆記。把這些資料集中起來,沉澱以後,會形成生動、可信的孩子畫像。比如,評價某個孩子讀書習慣不錯,這是定性描述。有了畫像,可以定量分析,知道孩子借閱量在學校的排名,所借書籍是以文史哲為主還是以理科為主,知道孩子的興趣點在哪裡。

透過資料,還可以進行基於學生學業成績的精細化指導,如果學生某個題型得分率穩定在95分以上,那麼就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其他知識點,不需要反覆操練。

當然,我們會充分尊重學生的隱私,對資料管理設定嚴格許可權。只在不涉及學生的情感因素、隱私因素情況下,才對學生家長一對一公開資料。

杭商傳媒:前面您也提到了家長對孩子的陪伴作用。家校協同教育提出已久,但仍然存在諸多現實問題。在家校協同方面,湘湖未來學校怎麼做?

葉翠微:

湘湖未來學校不僅僅是一個學校,更是一個學習中心。我們鼓勵學生、家長、老師在不同方向、不同層次上共同學習,從而能夠共振、共享、共情。我們的學習中心將透過開放式學習樣式,組建學習綜合體,形成家校系統新正規化。我們有一個基本的思考,家校協同一定要立足自我成長,著眼孩子高位的個性和持續的發展,最終給孩子的人生打下紮實的底子。

學校和家長雖然各有分工,彼此承擔不同的責任,但是目的是一致的,是為了孩子的成長。湘湖未來學校透過家校共育課程為家長服務,學校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合二為一。

首先,在育人問題上,學校會分享專業知識,讓家長充分共享資源,提高家長對孩子專業化指導能力。同時,針對每個孩子的不同情況,請家長為老師提供個性化的教育經驗。

第二是提供教育技能。基於真實問題情景,使家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學生痴迷電腦遊戲、手機不離身,家長怎樣做到熱問題冷處理,怎樣與孩子對話,怎樣審視孩子肢體微妙的變化。要讓家長學會共情,喚醒家長對孩子的理解尊重。教育孩子,是雙方共同經歷的生命體驗,是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共同建構的過程。在這個問題上,家長亦學生,學生亦家長,是平等的。

總而言之,家長也好,老師也好,學生也好,我們都是追夢人,湘湖未來學校將透過課程化的考級制,形成長效學習的教育聯盟,彼此守望。

葉翠微:一個種桃種李種春風的教育時代正向我們走來

湘湖未來學校美術教室(效果圖)

杭商傳媒:在海亮教育擔任總校長的這幾年,您在教育方面有哪些新的思考和感受,如何在湘湖未來學校付諸實踐?

葉翠微:

在海亮之前,我在體制內做了35年教育,我深刻感受到,體制內的教育的確能讓孩子受到很大呵護。來到海亮以後,我看到了民辦教育的另外一種風采。

在海亮,我希望讓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協同發展,同唱一首歌。兩者不是對抗關係,更不是對立關係,應該是協同關係。

我在海亮有三部曲。第一步瞭解什麼是民辦教育;第二步尋找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的協同發展方式;第三步回到教育的原點,辦真正的教育。

杭商傳媒:湘湖未來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從小學到初中,涵蓋了孩子重要的成長曆程。學生從湘湖未來學校畢業,您希望培養出怎樣的人?

葉翠微:

前面提到了湘湖未來學校要培養一個大寫的人,這是一種生命的本真,大寫的人是完整的人、幸福的人、未來的人。

育人過程中我們要回應兩個問題,一是迴應大師之問,就是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中國的一流人才能否萬丈高樓平地起?湘湖未來學校想要做好這件事。不能說我們所有思考都是對的,但是我們認為,應該以人為本,回到教育的原點,讓教育在相對自主,學生相對自由,家長相對自信的狀態中,慢慢地朝這個方向走。

第二是大國之治。大國之治最需要的是兩類人才,一類是能夠實現從0到1的原創性人才。現在的教育解決了從1到100的問題。要實現從0到1,需要我們保護孩子的童趣、創造力、好奇心,不過多過早地用功利主義教育把童真異化。大國之治還需要胸懷天下的人才,為民族、為中華崛起懷有雄心壯志。現在的孩子們,很多被亞文化大大異化了,這不是時代主流。中國要真正實現從人口大國到人口強國,就需要有各行各業傑出的人才。

湘湖未來學校追求的是,讓孩子的無限可能成為可能,給孩子留下一份空間,讓他們能夠更自主、更高位、更強大地成長。對於學習成績優異、學習習慣良好、身體健康、志向遠大的學生,可以不佈置作業,不參加考試,給孩子更多自主時間。

我覺得,教育要追求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但更要走向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山巒疊起,生機盎然。

(原標題《對話葉翠微: 一個種桃、種李、種春風的教育時代,正向我們徐徐走來》。編輯王金帥)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