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嘉興南湖,看一湖水光山色

對於嘉興人來說,南湖就在身邊,可能一陣風,一場雨,就是從南湖刮過來的。對於外地人來說,來嘉興,不到南湖岸邊走一走,等於沒有來到嘉興。

嘉興南湖,看一湖水光山色

南湖太有名了,它與南京玄武湖和杭州西湖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湖,素來以“輕煙拂渚,微風欲來”的迷人景色著稱於世。其位於嘉興城南,因此得名“南湖”。南湖更為人所知的是那一條紅船和船上那個給中國方向定調的會議。

嘉興南湖,看一湖水光山色

嘉興南湖,看一湖水光山色

南湖現有面積600多畝,湖中有兩個人工小島。一是湖心島,面積不足18畝,上有煙雨樓等古園林建築群,亭臺閣榭,假山迴廊,疏密相間,錯落有致,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南湖之中;另一小島是稱為小煙雨樓的倉聖祠,位於南湖的東北隅。

嘉興南湖,看一湖水光山色

煙雨樓

煙雨樓在湖心島上,現已成為島上整個園林的統稱。煙雨樓正樓,樓兩層,高約20米,重簷畫棟,朱柱明窗,在綠樹掩映下,更顯雄偉。樓前簷懸董必武所書“煙雨樓”匾額。煙雨樓,唐朝詩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詩說的就是這裡。早先的煙雨樓始建於五代後晉年間,初位於南湖之濱,吳越王第四子中吳節度史、廣陵郡王錢元鐐“臺築鴛湖之畔,以館賓客,為遊觀登眺之所。後毀。

嘉興南湖,看一湖水光山色

嘉興南湖,看一湖水光山色

明嘉靖二十七年嘉興知府趙瀛疏浚市河,所挖河泥填入湖中,遂成湖心小島。第二年仿“煙雨樓”舊貌,建樓於島上,後經過擴建、重建, 逐漸成為具有顯著園林特色的江南名樓。乾隆六下江南,八次登煙雨樓,先後賦詩二十餘首,盛讚煙雨樓圖。現在的煙雨樓是民國7年(1918年)嘉興知事張昌慶會紳募捐款重建的。

嘉興南湖,看一湖水光山色

會景園

會景園坐落在南湖的南岸,呈半島形。園內假山瀑布、樓臺庭院、林蔭步道、古橋流水,充分展現了江南園林風格。望湖樓與煙雨樓遙相呼應,醉仙樓傳承了金庸小說的神韻,紅菱長廊體現了江南水鄉風情,望湖廣場是嘉興市民和八方遊客觀光休閒的好去處,也是群眾遊園文娛活動和節日慶典的重要場所,遊客服務中心、入口廣場、渡遊船碼頭,都在這裡。

嘉興南湖,看一湖水光山色

嘉興南湖,看一湖水光山色

湖心島

湖心島還有清暉堂、孤雲簃、小蓬萊、來許亭、鑑亭、寶梅亭、東和西御碑亭、訪蹤亭等建築,形成了以煙雨樓為主體的古園林建築群,亭臺樓閣、假山迴廊、古樹碑刻,錯落有致,是典型的江南園林。

嘉興南湖,看一湖水光山色

嘉興南湖,看一湖水光山色

攬秀園

攬秀園位於南湖西側,攬秀園之名出於《浙江通志》:“秀水東會滬瀆,西控語溪,襟帶具區,獨攬其秀”之語,是南湖風景名勝區內的一處文物碑刻主題公園。

嘉興南湖,看一湖水光山色

嘉興南湖,看一湖水光山色

攬秀園以“文星橋”、“仿古街”為中心,分南、北兩園,北園西側以中軸線對稱,四進庭院式風格,東側為自由開放式園林佈局。全園建有碑廊270米,鑲嵌歷代大小碑刻95塊,許多碑刻出自歷代著名的書畫家如文徵明、趙之謙、何紹基、吳昌碩、任伯年等大家之手,具有極高的歷史研究和藝術欣賞價值,其中唐代吳道子手繪“出海觀音”石刻,神態祥各自然,栩栩如生,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手書“嘉興府學重修明倫堂記”碑記共1100餘字,行筆流暢,風格逸秀,堪稱鎮園之寶,攬秀園獨特的碑刻文物,蘊含了歷史、文化、藝術等深層內涵,是嘉興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嘉興南湖,看一湖水光山色

伍相祠

壕股塔是古時嘉興七塔八寺之一,因北臨城濠,其水曲如股而得名。

嘉興南湖,看一湖水光山色

現重建的壕股塔位於南湖西側的南湖漁村之中,塔高63。36米,七層,建築面積600平方米,塔院建築面積200平方米,塔身為閣樓式,四周有迴廊,沿襲宋代建築風格。每層的四角翹簷上擱置一個精緻佛像,下面垂掛古樸風鈴,呈現“影蕩玻璃碎,風鈴柳外高”的意境。塔剎為國內罕見的純銅鎏金鑄成,耗用了三公斤純金。壕股塔是嘉興市內唯一可攀登的塔,塔中179級木梯盤旋而上,可俯看南湖全景,整個嘉興城全貌亦盡收眼底。

壕古塔樓於2010年改稱為“伍相祠”。

嘉興南湖,看一湖水光山色

南湖漁村

南湖漁村位於南湖西北,是明代勺園舊址。嘉靖年間由吏部員外郎吳昌時興建。據吳耦汀《煙雨樓史話》記載:勺園初建時面積並不大,但到處是樓臺亭榭,假山峭削,青松蒼翠,秋楓紅醉;池中荷花,岸邊楊柳;面對滮湖,北背城壕,煙雨樓臺,近在咫尺,園樓相園樓相對,形成了一個由水系為紐帶的建築群體,環境相當幽雅。勺園落成後,錢謙益、吳偉業等名士都曾經來此遊覽。崇禎年間,江南名妓柳如是來禾在勺園養病,這裡就成了與錢謙益的定情之處,並一時傳為才子佳人的風流佳話。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吳昌時的被殺,勺園開始荒蕪。大詩人吳偉業(梅村)當年到南湖時就只能在南湖的舟船中遙望一番,歸去後他就寫下了《鴛湖曲》,為後人留下了一幅聲情並茂,形象逼真的“勺園興廢圖”。勺園廢棄後,其遺址在清乾隆年間闢為漁村,即後來之許家村,村內陂塘曲徑,風景依稀可辨。

嘉興南湖,看一湖水光山色

放鶴洲

放鶴洲位於嘉興市城南路西南湖畔,與西南湖生態綠洲隔湖相望。唐德宗時,賢相陸贄建宅園於放鶴洲,因園中有放鶴亭故稱為鶴渚,唐文宗時,宰相裴休又在洲上建別墅,改名為裴島,南宋時,著名詞人朱敦儒寓居嘉興,闢裴島為放鶴洲,明末時,貴陽太守朱茂時重建放鶴洲,清朝中期,放鶴洲日漸衰落。

嘉興南湖,看一湖水光山色

2004年,南湖風景名勝區重建放鶴洲,使之成為南湖景區內又一處重要的人文休閒景點。重建後的放鶴洲佔地面積約5。2萬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積9714平方米。景點保持了四面環湖、中多曲水、平岸雜樹的自然地形地貌,以靜憩賞景為主體功能,輔以荷池、菱塘、魚池、果園等,沿湖門坊、亭榭、樓閣點綴其中,佈局隨勢而建,力求自然生態。淡然居、桂離館、嘉福堂是目前放鶴洲內最主要的、體現唐宋風格的仿古園林建築。

嘉興南湖,看一湖水光山色

小瀛洲

位於南湖東北部,是湖中另一小島,與湖心島上煙雨樓南北相望,舊稱小瀛洲,俗稱小南湖、小煙雨樓。清康熙時疏浚市河,堆泥於此,遂成一面積約8畝的分水域,初為漁民曬網之地,後漸成遊覽勝處。

清光緒年間,嘉興民間組織“惜字會”在島北部建祠三間,祭供倉頡。相傳倉頡是黃帝時造字之鼻祖,後人稱倉聖,以示崇敬。倉聖祠中原有倉頡塑像,其腰圍樹葉,全身赤皮,頭有四眼……

嘉興南湖,看一湖水光山色

梅灣老街

嘉興梅灣街因相傳古代人們這裡種植梅花,且瀕臨京杭大運河河灣而得名,是嘉興現存為數不多的體現江南地方特色的傳統住宅、商業街區,具有濃重的清末民初風格。

嘉興南湖,看一湖水光山色

自古以來,由於梅灣街得盡水路和陸路的先天之利,歷史上曾是嘉興商賈雲集之地,嘉興最主要的米市和絲市曾盡匯於此, “商旅往返,不絕於途”就是梅灣街繁華景象的真實寫照。這裡也是人文薈萃之地,莎士比亞著作翻譯大家朱生豪先生的故居、韓國國父金九先生的避難處、韓國臨時政府的舊址、新中國水利之父汪胡楨先生的故居等具有傳統特色的民居和歷史遺存均聚集於此。梅灣街折射出了嘉興歷史和文化的變遷,彙集了嘉興傳統歷史文化的精華。

嘉興南湖,看一湖水光山色

梅灣街至今還儲存著沈鈞儒紀念館、褚輔成史料陳列室、金九避難處、韓國臨時政府要員避難舊址,以及即將恢復的莎劇翻譯家朱生豪故居和水利工程學家汪胡楨故居等眾多著名歷史文化遺蹟和名人故居。梅灣街現已集聚了100多商家,彙集了百年老字號的絲綢行、古玩店、手工藝品等商鋪,同時還引入了婚俗館、根雕館、皮影戲館及評彈書場等旅遊專案,是嘉興目前規模最大的歷史文化休閒街區。

嘉興南湖,看一湖水光山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