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從“倚劍登高臺”到“仗劍走天涯”:千年江湖夢,惟有“劍”相隨

從“倚劍登高臺”到“仗劍走天涯”:千年江湖夢,惟有“劍”相隨。今天我們聊聊“百兵之君”——劍,以及相關的劍文化。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這是唐朝詩人賈島的一首五絕,名為《劍客》。正是這位賈島還寫過另外一首五絕更加耳熟能詳:“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前者豪氣凌雲,後者恬淡幽靜。這樣兩首風格迥異的詩,卻出於同一個詩人之手,似乎令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

然而,倘若對劍這種兵器作深入瞭解的話,使絲毫不會覺得奇怪了。劍與刀有很大的不同。刀文化屬於俗文化的範疇,而劍則屬於雅文化。有關劍的聯想,往往是在宮廷裡,在深山中,在白雲間。而刀呢?卻和人類生活息息相關。人自呱呱墜地開始,便與剪斷他臍帶的剪刀打交道;此後一生中,切菜、裁衣、理髮、剃鬚乃至示警、揚威等等,都離不開刀。刀是猛士的兵器,而佩劍者卻大多身份高貴,上自帝王將相,下至王子公孫,乃至騷人墨客等等,都莫不愛佩上一口寶劍。這是因為劍的本身具有一種高雅飄逸與浪漫神秘的氣質,顯示出了它的持有者身份的高貴。

從“倚劍登高臺”到“仗劍走天涯”:千年江湖夢,惟有“劍”相隨

劍文化的形成

劍文化以及與之匹配的劍氣質的形成,有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

劍在戰場上作為攻擊型兵器的歷史並不很長,尤其是鋼鐵冶鑄的利劍在戰場上的使用只能說是歷史長河中一朵極其短暫的浪花。古代傳說中,劍乃蚩尤所造。但從考古資料來看,我國今天能夠找到的最古老的劍是西周青銅短劍。50年代中後期,陝西長安張家坡第206號西周墓出土了一把很短的青銅劍,全長27釐米,不到一尺長,猶如一片柳葉。北京琉璃河、陝西寶雞竹園溝等地也出土過類似的青銅短劍。學者認為,這種短劍很可能是由古老的青銅刀或匕首之類的單刃兵器發展而來。這種短劍不能用作衝鋒殺敵的武器,而只能在肉搏廝殺時用於自衛防身。

從“倚劍登高臺”到“仗劍走天涯”:千年江湖夢,惟有“劍”相隨

西周青銅劍

春秋時代是劍的飛躍發展時期。這時的劍逐漸加長,約在50釐米到60釐米之間。春秋後期的吳、越特別重視鑄劍,出現了一批馳名於世的鑄劍大師。大家都知道的,吳國的干將、莫邪夫婦冶鑄出了“干將”、“莫邪”兩口名劍,越國的歐冶子冶鑄出了五口名劍,三大二小,一曰湛盧,二曰純鈞,三曰勝邪,四曰魚腸,五曰巨闕。這些都是砍金斷玉、吹毛斷髮的寶劍,而且都有事實根據。在近幾十年的考古發掘中,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的用劍均已出土,工藝精美絕倫,劍刃鋒利非凡。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出土了越王勾踐劍,通長55。7釐米,柄長8。4釐米,劍寬4。6釐米,劍身為銅錫合金並經硫化處理而呈菱形花紋,劍柄兩面用藍色琉璃鑲嵌。此劍雖有2400多年的歷史,但仍鋒利如初,十幾層疊成一紮的白報紙一揮而斷。

從“倚劍登高臺”到“仗劍走天涯”:千年江湖夢,惟有“劍”相隨

越王勾踐劍

不過,青銅劍的堅硬與鋒利程度還是難以滿足戰爭的要求,隨著鋼鐵冶煉技術的發展,鋼劍逐步取代了青銅劍的地位。1976年,長沙楊家山第65號春秋晚期楚墓出土了一口鋼劍,劍身所用的鋼是含碳量百分之零點五左右的中碳鋼,而且進行過熱處理。它是我國目前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鋼劍。到了戰國時期,鋼劍普遍出現,劍身加長到80釐米至1米之間,有的長度超過1米。當時的鋼劍以韓國和楚國劍師冶鑄的最為鋒利。據說,韓國的劍用龍淵的水淬火,執這種利劍計程車卒可以以一當百;而楚國鋼劍的鋒利,讓秦昭王憂心仲衝,擔心楚國會因此而進攻秦國。

從“倚劍登高臺”到“仗劍走天涯”:千年江湖夢,惟有“劍”相隨

長沙楊家山第65號春秋晚期楚墓出土的鋼

秦漢時,武將幾乎人人佩劍。項羽年輕時,其叔父項燕命他學劍,他雖然學劍沒有恆心,但也承認劍確是“一人敵”。劉邦當上皇帝后,曾經自誇:“吾以提三尺劍取天下也。”在鴻門宴上,除了張良外,舞劍的項莊、項伯以及樊噲、項羽、劉邦、范增、夏侯嬰、靳疆、紀信等無一人不持劍。當時可以說是劍的鼎盛與風行時期。

鋼鐵冶鑄的劍雖然鋒利,但劍身薄而輕,砍殺時容易折斷,故而不久就讓位於刀脊厚重、堅實鋒利、劈砍方便的鋼刀,在騎兵作戰中尤其如此。東漢末年,刀在軍隊中的地位已經超過了劍。三國時,蜀國的關羽、張飛都熱衷於佩刀;吳國的統帥呂蒙也是佩刀而不佩劍。後來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這樣提到:魏王曹操認為自己身材矮小,賣相不夠威武,命崔季珪冒名頂替自己去接見匈奴使者,自己則在旁執刀侍立。接見後,曹操派人去詢問匈奴使者對魏王的印象。匈奴使者答道:“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這就是“捉刀”的由來,也從側面看出當時的風尚是上自統帥,下至戰將,普遍佩刀而不佩劍。

從“倚劍登高臺”到“仗劍走天涯”:千年江湖夢,惟有“劍”相隨

傳統手工龍泉沈廣隆劍,未開刃。斷玉劍,漢劍唐劍,花紋鋼寶劍八面劍。

檢視

劍文化向身份象徵的轉化

但這是否意味著劍從此在歷史舞臺上消失了呢?答案當然是否。劍在兵器中仍然具有極其顯赫的地位,只是它的佩帶場合從戰場轉移到了朝廷而已。三國時,曹操、劉備、孫權都很重視佩劍。曹操有“倚天”、“青虹”二劍,削鐵如泥,一口賜給夏侯恩,一口自己隨身佩帶。劉備曾令人採玄鐵鑄成八口寶劍,本人留用一口,其餘七劍分賜給太子劉禪、魯王劉永、梁王劉理、丞相諸葛亮、大將關羽、張飛、趙雲等七人。孫權隨身經常佩用的有六口著名寶劍:一曰白虹,二曰紫電,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但是,這時的劍僅只是一種裝飾而不是作戰的武器。它的佩帶不僅意味著身份和地位,而且是權力和威嚴的象徵。

從“倚劍登高臺”到“仗劍走天涯”:千年江湖夢,惟有“劍”相隨

曹操

隋唐時代,朝廷中高階官吏的服飾須按照官階高低而佩帶不同的劍。隋代朝儀規定:一品官佩玉具劍,二品官佩金裝劍,三品至五品官佩銀裝劍,六品官以下不帶劍。侍臣帶劍上殿時,自王公以下,如果不是因為特殊的禮遇,上殿時都應就席解劍。唐代的儀制大致上與隋代相同。

隋唐以後,軍隊中已不用劍作戰,只有將帥們佩劍以表示身份或指揮作戰。但是,文人雅士、隱逸道士及縉紳者流,都開始喜愛隨身佩劍和舞劍,將劍作為防身和健身之用。唐朝詩人李白、杜甫、賈島、白居易等都會擊劍,甚至連一臉正經的韓愈也常在腰間懸掛一口利劍,可見當時文士佩劍風氣之盛。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素有“郊寒島瘦”之稱的詩人賈島才會寫出《劍客》這種豪邁不羈、迥異於個人風格的詩來。

從“倚劍登高臺”到“仗劍走天涯”:千年江湖夢,惟有“劍”相隨

李白佩劍

劍在過去被稱為“百兵之君”。君者,君子也。所以儒雅的君子、文士與劍結下了不解之緣,桀驁不馴的的綠林豪客則大都視刀為親密夥伴。比如《水遊傳》中,用刀的有武松、楊志、劉唐、史進等人,其他好漢有用槍的,有用斧的,還有用鞭的,可用劍的只有入雲龍公孫勝和混世魔王樊瑞,而且這兩人既不是能征善戰的勇將,也不是衝鋒陷陣的猛士,而是步斗踏罡的術數之士。

從“倚劍登高臺”到“仗劍走天涯”:千年江湖夢,惟有“劍”相隨

手工寶劍,龍泉沈廣隆劍,未開刃。忠義唐劍,花紋鋼一體劍,唐橫刀劍。

檢視

劍文化與仙俠文化

劍與其他兵器的迥異之處,還在於它往往與神秘的傳說聯絡在一起。相傳干將、莫邪鑄劍時,“採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侯天伺地,陰陽同光”,最後夫婦倆“斷髮剪爪,投於爐中,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裝炭”,才鑄成了兩口劍,雄劍曰干將,雌劍曰莫邪。

這個傳說算是已經很玄乎了,但在東晉幹寶的《搜神記·三王墓》中,情節更要詭異,說干將、莫邪夫婦為楚王鑄劍,二年而成,劍分雌雄。干將留雄劍而獻雌劍,並在獻劍前對妻子莫邪說:“我藏劍的地點在南山之陰,北山之陽,松生石上,劍在其中。楚王如果將我殺死,而你又養了兒子,長大後可將這件事告訴他。”干將獻上雌劍後,楚王果然將他殺死。莫邪生下了遺腹子赤比。赤比長大後,莫邪將其父冤死的事告訴了他。赤比依言得到了這把雄劍。當時,楚王為了斬草除根,派人追捕赤比。赤比遇見了一位俠客,俠客見義勇為,願代赤比復仇,但提出要赤比的頭和劍作為復仇的條件。赤比立刻自刎,兩手捧頭及劍奉上,但屍體仍僵立不倒,俠客向屍體起誓,決不辜負他捨身復仇的遺志,死屍方才撲倒。俠客將赤比的頭獻給楚王,楚王將人頭放在大鍋裡用水煮。但煮了三天三夜,赤比的頭仍煮不爛,而且從開水鍋中躍起,怒視楚王。楚王走到大鍋跟前去看赤比的頭,被俠客冷不防用劍將頭砍下,接著回劍自刎,兩人的頭都掉進了鍋內。三個人的頭被煮爛,難以分辨,最後只能合葬在一座墳墓內。此墓後來就被稱為三王墓。魯迅先生還曾根據這一故事寫了《鑄劍》,收載在了《故事新編》裡。

從“倚劍登高臺”到“仗劍走天涯”:千年江湖夢,惟有“劍”相隨

三王墓

其他的古代名劍也都有其曲折離奇的故事。如歐冶子鑄造的五口名劍,鋒利無比,價值連城,其中的湛盧劍更是到了通靈變化的境地:吳王無道,湛盧劍就自行飛走,來到了楚昭王的身旁。又如:晉朝初年,牛、鬥二星之間常有紫氣出現,據說是由於寶劍之精,上徹於天。張華命人追劍氣去尋找,果然在豐城縣牢獄的地下掘出了龍泉、太阿二劍,後來這對寶劍入水化為雙龍,升騰變化,莫可名狀,消失於波濤之中。

劍的種種傳說被籠罩在濃厚的神秘氛圍之中,有關劍術的傳說在這方面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如:越王勾踐向越國的玉女求教用兵行陣之道,玉女應召往見越王的路上遇見一位自稱袁公的老叟要與她比劍。袁公拔了根竹子代劍,玉女則用折下的竹梢。兩人比劍的結果是袁公輸了,躍上樹枝變為白猿飛走。玉女謁見越王后,越王從軍隊中選拔出才能傑出之士跟她學劍,由此流傳下的劍術稱為越女劍。

從“倚劍登高臺”到“仗劍走天涯”:千年江湖夢,惟有“劍”相隨

電影劇照:聶隱娘

這是有關劍術的最早傳說,已是奇幻。但在後世文人的渲染下,劍術的描寫愈發離奇,這種狀況在唐代隨著道教的發展和流傳而達到了高峰,並開啟了後世劍俠小說的先河。唐人筆記小說中出現的大量武功描寫都以劍術為主,而這種劍術又往往與法術混淆不分。唐傳奇中的聶隱娘入深山練就劍術,服藥一粒,身輕如風,與精精兒鬥劍,空中劍氣縱橫。還有妙手空空兒的劍術,更是“人莫能窺其用,鬼莫能躡其蹤”。他一擊不中,即飄然遠行,決不出第二招,好像武俠小說中從未有過如此驕傲而飄逸的劍客形象。

又如唐代袁郊的《紅線》中,精通劍術的紅線為潞州節度使薛嵩而夜入魏城盜取魏博節度使田承嗣床頭金盒時,額書太乙神符,從而飛行絕跡、無形無影、來去如風、不動聲色地消弭了一場兵災,讓清代樂鈞在《紅線詩》中發出了“鐵甲三千人,那敵一青衣”的感嘆。

從“倚劍登高臺”到“仗劍走天涯”:千年江湖夢,惟有“劍”相隨

京劇:紅線盜盒

這種把劍術無限誇張乃至神化的現象,在唐代武夥小說中相當普遍,其數量約佔三分之二以上。甚至在今天的仙俠小說或玄幻小說中,尋覓通靈寶劍和通玄劍術的描寫仍是主流情節,遠非其他兵器所能相比。

從“倚劍登高臺”到“仗劍走天涯”:千年江湖夢,惟有“劍”相隨。今天的話題就是這樣了,請關注@堃哥我是文化人,新知+悅讀,堃哥一直在。

本文由“堃哥我是文化人”原創。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堃哥我是文化人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