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辣條“自我革命”升級謀變 創新發展成當代“網紅”

辣條“自我革命”升級謀變 創新發展成當代“網紅”

市民參與吃辣條大賽。楊華峰攝

中新網長沙1月2日電 (記者 唐小晴)元旦假期,地處長沙的中國首個辣條博物館迎來眾多“粉絲”。“辣條胚體結構、熟化度、過氧化值和酸價檢測等專業操作要90分才算透過考核,一根小小辣條還有這麼多講究。”觀摩完辣條專業班的實踐考核,“90後”黎琍感嘆道。

辣條“自我革命”升級謀變 創新發展成當代“網紅”

辣條專業班實踐考核。楊華峰 攝

辣條專業班、辣條博物館、辣條考試……近期,與辣條相關的新聞頻頻衝上微博熱搜。記者採訪發現,從貼著低端標籤,到當代“網紅”,辣條的成功逆襲源於辣條行業不斷求變,在自我革新中加速升級,闖出了一條與市場契合、與時代同步的創新發展之道。

“自我革命”升級謀變擺脫負面標籤

辣條起源於湖南平江縣。經20多年發展,中國有1000多家辣條企業,產值近600億元,直接吸納20萬人就業。這些企業,90%以上為平江人創辦。而平江縣內有126家辣條企業,產值約為200億元,安排就業近7萬人,年發放農民工工資20多億元,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麵筋(辣條)食品之鄉”。

不過,在行業初創期,平江人對“辣條”諱莫如深。因原料易得、製作簡單,早期的辣條生產門檻極低,平江縣很快集聚了大量小作坊,形成一股辣條生產熱潮,市場供不應求。與之同時衍生的經營不規範、沒有統一標準和粗放化管理等問題,使辣條貼著“垃圾食品”“不健康”的負面標籤。

在“麻辣王子”創始人張玉東印象中,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媒體曝光“問題辣條”。這讓合規生產的張玉東心裡不是滋味。為擺脫負面標籤,他攜手從業者呼籲並推動制定行業首個地方標準。

辣條“自我革命”升級謀變 創新發展成當代“網紅”

辣條博物館吸引眾多遊人參觀。楊華峰 攝

“隨著各地陸續參照湖南地方標準制定各自的標準後,市場洗牌加劇,黑作坊進一步出局,合規企業乘勢而上。”張玉東說。

一場“自我革命”也在平江上演。“在辣條遭遇全國性大危機時,平江縣內超100家辣條企業主動停業整改,協會設立24小時舉報熱線,對舉報不規範生產企業者給予高額獎勵。”平江縣食品協會秘書長陳鵬說,行業生產管理規範後,中國辣條企業數量減半,但辣條行業產值從最初的幾億元增加到三四百億元,大部分辣條生產企業都通過了QS生產許可認證,違禁新增食品新增劑的情況也基本銷聲匿跡,實現了標準化生產。

“打怪升級”開拓市場邁向朝陽產業

行業加速淘洗,從業者只有不斷“打怪升級”,才能徹底擺脫尷尬。張玉東不僅在長沙成立健康辣條研發中心,還投資3000萬元建設行業首個10萬級的GMP潔淨車間,更是砍掉了廠裡銷售最火爆的“一塊錢辣條”,堅決實現辣條升級。

“‘一塊錢辣條’佔了3個億,等於從零開始。要讓消費者認可,必須從產品質量上求變。”張玉東帶頭升級原料,採用天然麵粉、非轉基因食用油,不新增化學合成甜味劑,取消色素和化學合成的防腐劑。

辣條“自我革命”升級謀變 創新發展成當代“網紅”

辣條10萬級的GMP潔淨車間。楊華峰 攝

平江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監管人員則把自己從“抓老鼠的貓”變成“保姆”和辣條專家。“去年以來,12家辣條廠投資1300萬進行潔淨車間改造,有52家投入近3000萬升級廠房裝置。”平江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吳練中說。

眾多瓜分“蛋糕”的知名食品企業也紛紛“打怪升級”。鹽津鋪子斥資數千萬元打造了4000平方米的無塵車間;辣條“新手”湖南金磨坊食品有限公司的辣條新生產線引進了行業最先進的膨化裝置與技術,生產線全流程智慧化控制。衛龍也專門設立質量管理機構,還聘請一批擁有專業團隊的質檢機構。

撕掉低端標籤,打贏了一場“尊嚴保衛戰”,辣條邁向朝陽產業。目前,中國辣條品類年產值將近600億元,吸引眾多食品企業前來爭搶“蛋糕”。

在中國的脫貧攻堅戰中,平江辣條也貢獻了力量。“透過安排就業、設立扶貧車間、流轉土地、採購原料等舉措,幫助5000多貧困戶穩定脫貧。”平江縣扶貧辦主任葉劍芝說。

“健康化、產業化、高階化、正規化以及品牌破圈、網際網路營銷,是辣條逆襲的重要因素。”見證平江辣條崛起的湖南省食品行業聯合會榮譽會長劉送保說,辣條“國標”出臺也促使企業提高生產車間的環境和衛生標準、嚴格管控原料質量。

重新整理認知成“網紅” “中國辣條”衝刺“世界辣條”

跨過生存的掙扎,辣條走向流量之巔。在長沙,首個辣條博物館透過介紹辣條發源地湖南平江的辣條發展史,並運用科學方式展示辣條的原料、生產和檢測,公開辣條真相,對網路熱議問題做出迴應,開館10天即吸引了10萬人前去打卡,成為長沙又一熱門旅遊地。

中國辣條相關產品還賣到了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海外“吃貨”的新寵。

平江當地正把辣條產業作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直播推介平江辣條的平江縣副縣長楊宇說,平江政府正加大扶持辣條產業,推動辣條產業標準化、品牌化,同時圍繞“麻辣”做文章,讓世界知道“正宗辣條湖南平江造”。

作為碧桂園平江縣扶貧專案黨支部書記,平江人舒子建經歷了平江辣條產業的突圍歷程,他常直播介紹辣條用料與生產環節,展示現代化辣條生產車間。“消費者對辣條的疑慮太多了。經常問‘辣條製作有沒有使用地溝油?’‘辣條里加沒加色素?’”舒子建以專業、真誠地解答打消了消費者疑慮,網友把他們準備的辣條一掃而光。

“撕掉過去的負面標籤還遠遠不夠,要把辣條做成湖南一張健康零食名片。”張玉東計劃註冊“平江辣條”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讓辣條企業形成聯盟,爭取用辣條行業拉動第一產業,帶動第三產業發展,讓平江辣條走向世界。

“辣條之所以留下‘垃圾食品’的印象,與行業初創期散兵遊勇聚集、作坊式粗放生產模式有莫大關係。辣條現在受歡迎,還與其是地方特色產品、風味獨特和緊跟年輕人潮流的創新產品、營銷分不開。”研究辣條多年的平江食品行業顧問、武漢輕工業學院教授李慶龍說,辣條在國內國際都有市場,發展空間大,但需整合行業,並繼續提高企業門檻,做好生產管理,嚴格執行國家標準。(完)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