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憋了3個月才看《哥斯拉2》,我發現“哥斯拉”的名字,翻譯錯了

《哥斯拉2:怪獸之王》上線已經快三個月了,在網上看到了不少批評這部片子的文章,總覺得如此題材,不應該被掛上諸如“邏輯不通”、“情節老套”之類的標籤。

為了避免先入為主,直到昨天,我才翻出了高畫質版的資源,看看這部目前豆瓣評分只有6。3的怪獸大片。

說實話,哥斯拉一類的怪獸片,是童年無法磨滅的記憶。

當年的幾毛錢特效,也能看得一眾小朋友像殺豬一樣傻叫;如今看《哥斯拉》,說是一種情懷也不為過。

憋了3個月才看《哥斯拉2》,我發現“哥斯拉”的名字,翻譯錯了

那麼先要鋪墊的是,怪獸、巨獸電影咋就能自帶光環?

1、打破常識的恐懼

平時我們見的巨型物體,如高樓、大山等等,雖然需要仰視,但是能爬能賞,從來不會給人“恐懼”的感覺。

哥斯拉一類的巨型怪獸電影,直接打破這種常識,讓人恐懼得耳目一新。

就問你見一座高樓能蹦能跳,怕不怕?

正是這種“非常識”的感官刺激,如重慶火鍋一般,辣的要命,卻讓觀眾欲罷不能。

憋了3個月才看《哥斯拉2》,我發現“哥斯拉”的名字,翻譯錯了

2、面對“不可抗力”的無力感

災難片容易出大片,原因也在於此。

最火的《2012》、《後天》,還有什麼隕石撞地球之類的大片,都是靠這種無力感來賣座,然後用不屈的抗爭來爭好評。

如今,哥斯拉一類的超大型巨獸隨便撓撓癢,都讓它腳下的人類疲於奔命;看似結實的高樓大廈,在他們面前不夠一次左勾拳。

想跟他們叫板?抱歉,他們聽不見。

更無力的是,他們比之那些無差別攻擊的巨浪颶風,還擁有不差於人類的智商。

就問被這種巨獸惦記上,無力不無力?

憋了3個月才看《哥斯拉2》,我發現“哥斯拉”的名字,翻譯錯了

3、越級挑戰的超爽感

恐懼、無力,都不是這類電影的最大殺器,只有“越級挑戰”才是。

心中無力的恐懼,眼前上百米巨獸,就問到底能不能揍?

當年看《納尼亞傳奇》,就爽在這裡。

看著那些肌肉怪獸,魔女巫師,能與我一個剛拿劍的中學生五五開,豈不爽哉?

憋了3個月才看《哥斯拉2》,我發現“哥斯拉”的名字,翻譯錯了

人類愛幻想,幻想跟偶像見面,幻想跟超級英雄並肩作戰,幻想從大boss手裡拯救世界。

當導彈飛向基多拉的時候,當爆炸的火光伴隨著巨獸的吼叫,這種幻想滿足了。

看完《哥斯拉2》,上面的三種因素,一個也不缺,怎麼就成“爛片”了呢?

沒道理啊。

憋了3個月才看《哥斯拉2》,我發現“哥斯拉”的名字,翻譯錯了

跟怪獸片兒談情節,是不是有點矯情了?

怪獸片需要情節嗎?

想想奧特曼就知道了。怪獸要拆樓,特工隊出動,打不過,奧特曼出現,先被揍,再用大招反殺。

請問,有情節嗎?就這一個梗,能拍好幾百集。

憋了3個月才看《哥斯拉2》,我發現“哥斯拉”的名字,翻譯錯了

《哥斯拉2》與奧特曼比起來,情節不知豐富了多少倍。

政府要殺泰坦族,科學家覺得不能殺,要和平相處;

一個人發明了鬧鐘,把其他怪獸都叫起來,試圖來一個不破不立;

另一撥人叫好,覺得這些怪獸就是出來阻止人類繼續破壞地球。

另外還有古代神祗這種高大上的設定,外加一點人與人,人與怪獸之間的愛恨情仇,對一部怪獸片來說,算是相當豐富了。

至於邏輯怎麼樣?

幾百米的怪獸都出來了,還要啥腳踏車?

憋了3個月才看《哥斯拉2》,我發現“哥斯拉”的名字,翻譯錯了

不過有點要吐槽的是,裡面的角色沒幾個正常的。

或者說,主要角色都有點神神叨叨的。

“鬧鐘”發明家,固執己見;日本科學家,固執己見;君主領頭人,固執己見。

沒有不固執己見的。

大概就是不瘋魔不成活,不神叨情節進行不下去吧。

不過,當哥斯拉一個藍火吐出來,那超爽的特效,瞬間把一切的不合理全部抹殺。

憋了3個月才看《哥斯拉2》,我發現“哥斯拉”的名字,翻譯錯了

這種主打特效的爽片,就不要矯情一加一是不是等於二了。

人類真是打醬油的嗎?

豆瓣上,好多吐槽這一點的。

看完整部電影,發現人類就是任人宰割的物種,什麼機槍加大炮、導彈驅逐艦,都不好使,就連自信滿滿的殺手鐧“氧氣養生機”,也沒把大boss基多拉怎麼樣,反而把人類的“好朋友”哥斯拉整了個半死。

就連病毒片、喪屍片、復仇者聯盟裡面,萬能的核彈頭也不好使了,人家吃這個長大的,你咬我啊。

這樣的設定,實際上還是為了增加影片的無力感,直接摘除人類潛意識中的最後保障,體會那種絕望的感覺。

但是一部給人類看的電影,可能讓人真的打醬油嗎?

這不符合“人定勝天”的規律。

電影中,有一個情節說得很明白了,不知道有些人是不是故意忽略。

憋了3個月才看《哥斯拉2》,我發現“哥斯拉”的名字,翻譯錯了

明明說了,哥斯拉自己恢復需要幾年時間,等它睡醒,黃花菜都長毛了。

所以,人類點的這顆核彈頭,就是事情的關鍵。

餵飽哥斯拉,出來拯救人類。

從哥斯拉和基多拉戰鬥的幾次來看,單挑起來,哥斯拉並不佔優勢。

畢竟,少了倆腦袋呢。

捱了人類一個“氧氣養生丹”,哥斯拉半死,基多拉沒事;哥斯拉半死需要恢復幾年,基多拉掉了個腦袋恢復只需幾分鐘。

所以,沒有外力干預,哥斯拉不太好贏。

這時候,人類餵了一顆核彈,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憋了3個月才看《哥斯拉2》,我發現“哥斯拉”的名字,翻譯錯了

“哥斯拉”的翻譯,好像不太準

電影中,給哥斯拉的定位,是地球代言者;給基多拉的定位,是外星侵略者。

於是,人類和哥斯拉,本就是一條戰線上的兄弟。

雖然哥斯拉根本看不上眼這些小不點。它只是在數萬年間,旁觀地球上生命的演化。

在古代神祗中,哥斯拉就是“神”的化身,而哥斯拉的英文名字,GODZILLA,大概也不能僅僅音譯。

GOD,就是神,而GODZILLA,是不是翻譯成“基拉神”更貼切?

而《哥斯拉2》,實際上演的就是人與神合作,共同抗擊外星侵略者的故事。

憋了3個月才看《哥斯拉2》,我發現“哥斯拉”的名字,翻譯錯了

另外,每個災難片基本都會牽扯上環保的問題。

喪失圍城是,極寒天氣是,人類違背自然規律,我行我素地吃子孫飯,惹惱了地球。

在這部電影中,包括哥斯拉在內的眾多巨獸,實際上都是地球的代言者。

畢竟,睡了幾千年,為啥醒了不老老實實地欣賞欣賞風景,非要去人類的城市大肆破壞呢?

在這個角度,《哥斯拉2》的立意雖然老套,但還是很高遠的。

地球,就是保護我們的神,違背了基本的信仰和規律,神也會發怒的。

也許,哥斯拉最後那一聲嘶吼,就是在吶喊:

人啊,你們可長點心吧!

憋了3個月才看《哥斯拉2》,我發現“哥斯拉”的名字,翻譯錯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