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瓦解國族的東歐“民族國家”:歐洲歷史上的人造災難

吃飯的時候想到一個點,也就是閔租和國家的區別。這和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序言裡提到的“主權”概念有著密切的關係。我認為閔租和國家最大的區別,在於優先重視人還是人以外的其他資源。閔租務求掌握人這種資源,進而透過人來掌握其他資源,而國家恰恰反過來,前者是人事政治優先,而後者是物權政治優先,民族國家這個概念就很有意思了,他把這兩個相對對立的概念糅合到一起,按照文藝復興之初的那種民族國家概念,閔租反而不是分立的,而是由一個聯合的“基督教閔租”分裂成具有國家人格的族群,這個過程是他們所認定的閔租概念形成的基礎。但是我這裡說的其實不完全是這樣,因為我說的比較接近於史前族群到成文史階段上的國家這個過程,如果我們把基督教世界的解體視作閔租國家的開端,是在有些不妥,因為羅馬人和希臘人階段其實就已經可以說民族國家的概念了,直到他們擴張為大帝國,這種概念才稍微模糊了,我認為古典時代的遺產是不應該被忽視甚至無視的。

閔租到國家的過程,其實就是強調兩種資源支配優先性次序的轉換,在這種轉換之後,閔租就進入到了國家階段,可以說是“國家性閔租”。這是一個標誌,也是就說閔租從此進入了自身建構的新階段,有了“文明”。霍布斯鮑姆就說過,Marxism本身就蘊含著閔租豬衣的正規化,我想說這種判斷只說對了一半,因為與後者不同的是,葛明和組織軍隊的時候,依靠的不是血緣或者地緣性的聯絡,而是思想性的聯絡,這種聯絡加上我者和他者,正義和邪惡的二分法“胡格諾模式”,才是前者維繫團結和統一的根本,但是除此之外,從依靠掌握人爭取人這種資源而發展壯大的核心上看,兩者確乎是具有相似性的。斯大林的定義反而是不夠深刻和相對刻板的,因為六七個共同的限定使得古代閔租的形成與存在變得無足輕重,非得要資本主義出現才有不可,否則地球上就沒有閔租了似的。閔租也是一個有相對有限範圍限定的主權聯合體,只不過這個聯合體本身依靠的是人事政治,而非物權政治,這就是他們和國家最大的區別。

那麼什麼是國族呢?我認為要和民族國家區別開來,兩者仍然是不大一樣的,因為前者是一種超越閔租的新的主權聯合體概念,而後者是閔租在國家化階段,成為“國家性閔租”的情況下建立的國家。國族則不同,他們相比於閔租國家還要更高一個維度,那就是依託利益上的共同進步而形成的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閔租。這個過程就是對閔租國家的超越。在這裡實際上我們就提出了一個相對明確的標準,那就是從何時認定一個國家的產生,最根本的標誌就是何時物權政治優先於人事政治成為這個閔租的政治史核心了。西歐的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拆開了看,過去我們在傳統歷史敘事的誤導下僅僅把教會和西歐的封建國家看成是凱撒和上帝各自的“封地”,彷彿真的是教俗兩界政教分離,兩者從閔租建構的層次上說是具有高差的,教會脫胎於羅馬國家,它本身其實就是國家有機體中的一部分,他們對於國家和閔租的認識其實是遠高於蠻族軍事將領們的,他們當時建立的依託封建制的“國家”,其實還是閔租時代的一種殘餘和依附品,不能稱之為真的國家。羅馬這個民族與國家作為實體在西地中海已經消亡,但是東羅馬以外的世界真的能被認為是完全推倒重來一遍的嶄新白紙嗎?

瓦解國族的東歐“民族國家”:歐洲歷史上的人造災難

瓦解國族的東歐“民族國家”:歐洲歷史上的人造災難

我認為肯定不能,因為教會顯然是明白這一點的,但是他們偏偏要採取這種人事政治的路徑,難道是因為他們認識不足麼?顯然不是,他們是在利用這種蠻族對自己人事政治消融過程來獲取一種自己的人事政治權威,然而蠻族國家與教會合作的根本卻在相互能夠提供物權政治的增益,這種交換關係對於教會的益處更大,因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蠻族國家的王權衰微,而教會勢力如日中天,依靠的其實就是存在於各蠻族封建政權疆域內的教會封建地產上,這些地產表面上依循著封建的人事關係,而實際上卻是在為教皇國提供物權的利益,所以教皇國是一個表面上看似接近“閔租”但絕非閔租的一個“國家”,教會本身就是中世紀西歐最早的“國家”(拜占庭或者說東羅馬是從羅馬延續下來的國家),而其他標榜自己是國家的蠻族政權,其實仍然不算是國家,草原地帶的汗國也是如此,他們都缺乏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真正內在穩定性。

所以文藝復興後的一段時間內新產生的絕對君主制國家,確乎可以算作是民族國家,但是絕不存在原先高估的那種意義和價值,因為他們只是在分別的依靠國內的物權政治超克人事政治成為最重要的政治秩序後打破了教會對於他們資源的盤剝,所以他們與教會的鬥爭其實不是一群教會的屬民與教會的爭鬥,而是一群新興國家與“教會國家”的爭鬥,是國家與國家之間對於資源支配主導權的爭奪。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對於教會的意義就是使其從一個複合型國家退化到一個組織的階段,文藝復興摧毀了一個國家,而興起了一群小的但分裂出來的國家。教皇國的最終覆滅也是如此,歐洲的歷史是一個國家的毀滅孕育一群新的國家,好比鯨落。

瓦解國族的東歐“民族國家”:歐洲歷史上的人造災難

瓦解國族的東歐“民族國家”:歐洲歷史上的人造災難

瓦解國族的東歐“民族國家”:歐洲歷史上的人造災難

這個迴圈直到一戰後也在持續,奧匈帝國的覆滅導致了一群小國家的產生,唯一不同的是,奧匈帝國接近產生國族的狀態,被英法等協約國給生生剪爛了,剪成了一塊破布,這對當地的諸民族來說不是進步,而是倒退,因為這種倒退,產生了更多的麻煩,因為國族比一般的民族國家要更進步,然而歐洲一直在迴圈他們過去做的事情。歐洲人自身對於閔租的理解的混亂造成了很多很大的悲劇,然而他們依舊不思進取,繼續造成更大的混亂,歸根結底,就是利用和擴大這種混亂,儘可能的削弱對手,你搞我的後院,我捅你家樹上的馬蜂窩,好不熱鬧。歐洲歷史在義大利統一後借基本結束了民族國家的建構時期,一些較大的帝國內部雖然留存著嚴重的閔租豬衣區別遺存,但是國族化程序也在持續穩定推進,這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但是在國際上爾虞我詐的殘酷競爭中,這種程序被妖魔化,被刻意醜化和扭曲,蘇聯解體和奧匈被肢解是歐洲近代史上的兩大地緣政治災難,使得很多已經接近完成國族化或者業已完成的多民族國家陷入混亂和兵燹。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