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這種“史前生物”,每逢爆發地震或暴雨後就會出現,到底是什麼?

引言:

無論是我們國內,還是國外很多地區,當爆發洪水或地震之後,如果可以形成臨時湖泊或水塘,那這種“史前生物”就會隨之而來。

這種“史前生物”,每逢爆發地震或暴雨後就會出現,到底是什麼?

它們的外形與蝌蚪相似,長相比較奇特,這種生物的學名叫作——佳朋鱟(hòu)蟲。它在地球具有很長的進化史,出現的時間要比恐龍還早很多,所以真的可以稱得起“史前生物”這一稱號,很多人會將它稱為“恐龍蝦”,但我國受各地方言的影響,各地區也都有不同的叫法。

這種“史前生物”,每逢爆發地震或暴雨後就會出現,到底是什麼?

佳朋鱟(hòu)蟲屬於甲殼類動物,自泥盆紀(4。19-3。59億年前)時期就已經生活在了地球上,但如此多年來的進化,它的外形卻基本沒有太大變化。我們上文中講到,它要比恐龍還要古老,要知道恐龍是從2。52億年前(三疊紀)才慢慢出現在地球的,所以它自然是要比恐龍更加古老。

如果你去查閱這種生物的相關資料,那可能你看到對它最多的形容就是“史前生物”或是“活化石”了。

這種“史前生物”,每逢爆發地震或暴雨後就會出現,到底是什麼?

不過在這裡我們也必須承認,雖然這種生物經過幾億年的進化,外形並沒有太大改變,但它的生理構造或是生活習性等方面肯定是與幾億年前的祖先完全不同了,

不然

它在地球生活了如此長的時間,是無法適應地球環境氣候等變化的。

這種生物之所以可以在地球延續下來,自然有它的獨特之處。就像是對於繁衍方面,它可以透過雌雄有性配對的方式繁衍,但如果在異性比較稀缺的時候,它們則是也能進行其它方式的配對,因為恐龍蝦本身就是雌雄同體的。每個恐龍蝦身上都具有雌性器官和雄性器官,它們既可以孤雌繁殖,也能直接從未受精的卵中繁育出後代。

這種“史前生物”,每逢爆發地震或暴雨後就會出現,到底是什麼?

哪怕是將它放到沙漠之中,這種生物也能休眠數十年之久,當休眠的它們遭遇了暴雨洪水等現象後,只要有足夠的水量,它們就可以孵化出幼體,並且還能在合適的地方產下蟲卵。

這種“史前生物”,每逢爆發地震或暴雨後就會出現,到底是什麼?

孵化後的恐龍蝦可以長到4釐米左右,外面具有一個像是盾牌一樣的硬殼。它有三個眼睛,兩隻複眼,與蜻蜓類似,位於顱頂的眼則是感光眼。自然界中很多生物都具有三隻眼睛,並且往往第三隻眼睛多為感光功能。

說到這裡,作為“吃貨大國”的我們來說,可能都會不約而同的嚮導同一個問題,這玩意能吃嗎?

這種“史前生物”,每逢爆發地震或暴雨後就會出現,到底是什麼?

雖然我是沒有吃過,但如果從理論上來說,它是可以吃的,有很多鳥類就非常喜歡以恐龍蝦(佳朋鱟(hòu)蟲)為食。

其實我國的某寶就有賣的這種生物,很多國家也喜歡將它

當作

寵物飼養,當我們購買處於休眠期的蟲卵之後,回到家裡只需要讓它接觸淡水。即可孵化出幼蟲。唯一可惜的就是它的壽命並不算太長,平均為90天左右。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見過這種生物?如今看到,又會不會追憶起兒時美好的回憶呢?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