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夢華錄》憑啥火爆全網,對話主創、文化學者暢聊幕後

本文轉自:半島網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悅

“美人微笑轉星眸。月華羞,捧金甌。歌扇縈風,吹散一春愁。”這是蘇軾所作宋詞《江城子·墨雲拖雨過西樓》對於美人情態的描寫,正如,《夢華錄》裡的趙盼兒,雙扇起舞、翩若驚鴻。這個6月古裝劇《夢華錄》熱度居高不下,豆瓣近54萬人打出了8。5分的評價,足見該劇在觀眾心中的分量。除了觀眾對趙盼兒與顧千帆至誠至真的愛情故事、三姐妹相互扶持向命運挑戰等劇情的探討,劇中所展現的宋代的市井煙火、百姓的衣食住行、商業發展等知識點也掀起了一股文化考據熱潮。這創作幕後有著怎樣的故事?有哪些話題可以延伸?近日,半島全媒體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讓我們聽主創、文化學者娓娓道來。

《夢華錄》憑啥火爆全網,對話主創、文化學者暢聊幕後

另類CP線好嗑:

劉亦菲、陳曉成就“顧盼生輝”

劉亦菲飾演的茶鋪老闆娘趙盼兒,開篇就秀出了點茶技藝,一側身、一微蹲、一高舉,身姿風雅婀娜、動作幹練嫻熟!這茶百戲絕非一日之功,引眾人叫好,“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蘇軾筆下茗茶的暢快躍然於屏。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身素衣的劉亦菲清麗動人,從趙靈兒到趙盼兒,16年光陰流轉,劉亦菲身上增添了煙火氣。趙盼兒雖不會武功面對賊人機智果斷,遭遇負心郎悔婚,她趕去東京討說法,途中施計救下宋引章和被丈夫拋棄的孫三娘,仨閨蜜一起“北漂”到繁華的東京城,各展所長搞事業。這樣一位有勇有謀、有情有義,獨立自強的女子形象呼之欲出。

“盈盈而立、風骨傲然”,到了東京之後,趙盼兒的著裝、配飾、妝面也明豔起來,舞扇的名場面更是令人沉醉,只見她如雪的手腕輕輕一轉扇子,整個人頓時靈動飄逸起來,盈眸流轉都是風情,但又不是魅惑,這就是劉亦菲獨到的氣韻與角色融為一體。

《夢華錄》憑啥火爆全網,對話主創、文化學者暢聊幕後

劉亦菲曾在特輯中這樣表示,“這些年也會被問到哪個角色最像自己,但每次都會說每個角色都是我的升級版。這部戲的女性或者說是人的感情,都是細膩有層次的是比較複雜的,非常吸引我。在《夢華錄》這一段旅程裡面,我覺得‘趙盼兒’這個人物給我帶來了很多思考和營養,她是有血有肉、很有靈魂的一個角色,你可以有很多空間和未知,用自己的色彩和理解去填滿她。每一次都是從零開始,放空讓自己去投入。”

“劍眉星目、身手矯健”,陳曉扮演的顧千帆可謂人間理想。作為皇城司指揮、權臣之子本可以在父輩庇佑之下,但他卻全靠自己打拼。“一任主官一條鞭,勿敷衍,勿貪生。”鐵面無私、雷厲風行。他生性正直、心繫朝廷與百姓,在敵伏四方之間英勇抵抗。隨著劇情的推進,顧千帆的身世與經歷,讓觀眾虐心不已。

《夢華錄》憑啥火爆全網,對話主創、文化學者暢聊幕後

“心心相惜、情根深重”,即便是這樣一位高冷的皇城司指揮使卻對趙盼兒情有獨鍾,細膩呵護、溫柔以待。他不在乎身份地位,不為世俗折腰。雖手握強權,顧千帆關照女子的尊嚴和生存困境,為趙盼兒等人挑戰規則,實為難得。

採訪中陳曉說,“顧千帆這個角色,在我看來他比較像是一個矛盾體。他本身是進士出身,後來又因為自己耍個性跑到皇城司去,由文轉武,從文官變成了武官。然而他骨子裡還是一個文人,他有文人的清高、有文人的酸腐,同時他又在皇城司裡邊歷練,見過市井、見過世界上各種醜陋的面目,所以他身上很複雜,有很多衝突在他身體裡邊。不過,對於我來說最大的挑戰還是武戲部分,會在這上面做一些準備。”

《夢華錄》憑啥火爆全網,對話主創、文化學者暢聊幕後

“臨水而依,顧盼生輝。同臥輕舟,共許白頭。”趙盼兒與顧千帆這對cp好嗑,但並不套路。從茶鋪初見的不打不相識、到楊運判家變後患難與共,從香雲樓再遇時的暗生情愫到華亭縣離別時的戀戀不捨,從救下詔獄受水刑的盼兒到顧千帆直球表白,感情線是隨著人物的際遇與關係的遞進而發展,也透射出人物的性格:即便是堅強的趙盼兒內心也缺乏安全感,即便是硬核的顧千帆內心也渴望著被愛,而兩人相愛相許之後又遭遇了命運的挑戰,這份感情才越顯珍貴。

《夢華錄》憑啥火爆全網,對話主創、文化學者暢聊幕後

女性成長現實感強:

柳巖、林允從角色中汲取力量

《夢華錄》裡刻畫了女性群像以及她們的成長曆程,其中很多遭遇其實都與當下社會女性困境有所映照,從而與觀眾產生共鳴。戲中把重點筆墨放在了三姐們身上,而她們的人設並不完美,都有情感挫敗,也都有自己的軟肋、心結。這與一路升級打怪的女性爽劇有著明顯的不同,雖然故事是架空的但是卻有著現實意義。

“巧婦能幹、敢愛敢恨”,屠戶出身的孫三娘,擁有一手好廚藝,也尤為勵志。在錢塘被丈夫孩子休棄、初進都城被各路歹人欺辱毆打甚至驅逐遊街,她依舊堅定的站在姐妹身前不懼強權、不畏困苦,拋開過往,展現新的生活,令人欽佩。

《夢華錄》憑啥火爆全網,對話主創、文化學者暢聊幕後

對於角色柳巖也讚賞有加,她告訴記者,“孫三娘是充滿力量、重情重義、頗有膽識的一個女性形象。最吸引我的是她很有才能,母親小時候就跟我說,人一定要有一技之長,這樣就不會餓死,當然我覺得在當今社會也是非常有用的,才有在社會立足的資本,朝著夢想前進。孫三娘極具現代女性的思維,在東京城最大的酒樓成為了二掌櫃,這也算是一個美夢成真的過程吧。”

《夢華錄》憑啥火爆全網,對話主創、文化學者暢聊幕後

“琴聲高逸、柔情似水”,“江南第一琵琶手”宋引章貌美如花,但她不像盼兒那般冷靜果敢,三娘那般愛憎分明,儘管才藝精湛,但內心並不自信,也是頗具爭議的角色。在盼兒的照顧下,宋引章未經世事磋磨而顯得單純,但她又不甘心被保護,缺乏對人的辨識能力,讓自己身臨險境。因為事業上的分歧和感情上的失意,與姐妹們頻起衝突。隨著劇情的推進,她在暴雨之夜完成了自我蛻變真正成長起來。

林允在接受採訪時說,“她會靠自己的努力去贏得別人的尊重。這次飾演宋引章給我帶來的全新體驗和最大的挑戰是要彈琵琶。我是沒有學過琵琶的,開拍前期請了專業的老師來教學,幫助自己更好地融入角色。上過很多節課,慢慢也能彈下一首曲子來,在戲裡彈奏時就有一種在開小型演奏會的感覺。”

《夢華錄》憑啥火爆全網,對話主創、文化學者暢聊幕後

宋代美學拿捏觀眾:

導演打造人景合一意境之美

細膩的情感,絕美的構圖,寫實又浪漫,《夢華錄》的幕後有著這樣一位掌舵人——楊陽。在她的作品欄中,既有《功勳》這樣的重大題材,也有《將夜》系列這般吸引年輕觀眾的爆款,這次為何會選擇《夢華錄》?她這樣表示,“這幾年拍了很多男性戲,內心中一直渴望能夠拍一部表現女性的戲。《夢華錄》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女性題材,活色生香、美豔、生動、勵志、向上,是一個非常有煙火氣的市井戲,都是百姓生活、尋常人家。但‘生動’建立在生活的基礎上,我們故事的背景是建立在集大雅於一朝的宋代。”

這是一部展現女性相互扶持的群像戲,導演楊陽想要拍出一種獨韻,她便想到了“水”。“女人如水,海洋般深邃,空氣般無所不在。水折射的光無比絢麗,帶著愛和友善。水滴石穿,排山倒海。水滋養萬物而不爭。上善若水,既是大愛。”於是她和團隊到了開封府、無錫、江南一代的水鄉古鎮做了很多的考察和採風,慢慢去找這部片子的調性。“我希望我們的景不要太堆砌,讓演員穿好了服裝,站在那個景裡,渾然一體,成為一幅畫面。”

《夢華錄》憑啥火爆全網,對話主創、文化學者暢聊幕後

劇中極具古典美的鏡頭和講究的佈景呈現出古詩詞般的意境之美,她拍出了宋代的簡約、優雅與高階。“第一,這是古代背景,我還是希望能夠含蓄的表達,可以透過比如長鏡頭、遠景的形式,對畫面做留白處理,讓觀眾能夠有更多想象的空間;第二,透過一些取景,比如街道的熱鬧、人來人往的場景,然後大家說的臺詞也是偏白話的、通俗的,觀眾也更容易理解。”

“《夢華錄》裡看到了很多‘現代(意識)‘的古代女孩關於‘北漂’的故事,用古裝去表現‘現代’生活,要把這兩方面做一個很好的結合,這個與我以往的創作是不同的。我印象比較深的一段戲是趙盼兒、宋引章、孫三娘她們三個人被歐陽旭驅逐出了東京,顧千帆看見三個女人這麼落魄的樣子,趙盼兒還特別要強的假裝沒事兒,但其實三個女人心裡面都有很多的委屈。拍這段戲的時候是真的很感動,覺得作為女性很多時候都是這樣的。”楊陽說,這部戲她特別希望可以帶給觀眾一些共情點,“自己想要放棄的時候,堅強地站起來,永遠不要向命運低頭。”

在場面排程上,她覺得難度比較大的是拍攝鬥茶。“每次到這一段的時候,心力交瘁的感覺就特別複雜,所有的細節感覺像是一團亂麻。怎麼能夠用比較豐富的場面排程去完成這些臺詞的演繹,會強迫自己在現場像‘入定’一樣,要把所有理清楚。”

《夢華錄》憑啥火爆全網,對話主創、文化學者暢聊幕後

古裝題材破局之道:

編劇從傳統文學作品中獲得靈感

《陸貞傳奇》《女醫·明妃傳》《杜拉拉昇職記》……編劇張巍創作了眾多膾炙人口的佳作。此次,起筆《夢華錄》,她透露,“我從小就很喜歡閱讀一些明清時期的市井傳奇小說,到讀大學後,在學校裡開設的《中國戲曲史》課堂中接觸到了元雜劇、宋元南戲的劇本,被其優美的文字和充沛的人情味深深地吸引和打動。尤其是關漢卿筆下的女性人物,即使放到今天來看,她們身上所呈現出的俠義、善良、勇敢、聰慧等性格特點,也是非常具有現代精神。之前我(創作)的古裝劇,比較集中在宮廷中發生的故事,內容主要圍繞著帝王將相、才子佳人之間的悲歡離合進行。直到2019年冬天,我遇到了人生一個挺大的關卡,這也促使我思考古裝劇寫作的破局之道,我想到了關漢卿筆下的那些形形色色的女性人物形象,在這個思路的啟發下,《夢華錄》也就隨之誕生了。”

《夢華錄》憑啥火爆全網,對話主創、文化學者暢聊幕後

而在創作難點上,張巍坦言,“宋代的官職制度非常複雜,在給男性角色設計官職履歷的時候很費功夫,經常需要跟歷史顧問常彧老師參詳很久。加上我們這個戲裡有個重要的女性角色(孫三娘)被設定為很會做菜的女廚子,這個部分我並不十分擅長,後來幸虧經朋友介紹認識了《宋宴》這本書的兩位作者徐鯉、盧冉老師,向他們請教後感覺受益匪淺,因此也請他們擔任了《夢華錄》劇本的茶藝、菜品方面的顧問,這兩位老師非常認真,給了我很多建議。這幾位顧問老師在後來的拍攝中,據我所知也向劇組提供了許多拍攝時的顧問意見,真的是幫助我們走過困難的好朋友。”

《夢華錄》憑啥火爆全網,對話主創、文化學者暢聊幕後

劇中處處彰顯著中國的傳統文化,張巍透露,從劇本一開始就想過用24節氣來表現時間的推移,因此曾經有一版劇本的開場戲就是趙盼兒畫九九消寒圖盼著未婚夫歸來。“《夢華錄》是一部以宋代百姓生活為背景來展開故事的劇作,劇作是一個整體,編劇的寫作最終需要全體主創一起完成。而導演在籌備期間還請了‘非遺茶百戲代表性傳承人’章志峰老師給全劇組上課,劉亦菲也非常認真地做了許多功課,這些都對劇作很有幫助。”張巍表示,“自己最想傳達的理念就是女性之間的友誼,互相扶持、互相欣賞,真的是讓我們得以生存下去的重要力量。無論是多麼艱難的環境下,女性之間彼此的惺惺相惜、彼此幫助、為了同一個理想和目標奮鬥的精神可以成為一種了不起的能量,讓我們穿越生命中最困難的時光,這種友誼的力量甚至比愛情還要可貴。”

《夢華錄》憑啥火爆全網,對話主創、文化學者暢聊幕後

考古:

跟著熱劇“漲姿勢”

“茶肆為家,東京歷成長,茶香氤氳,尋心造華夢。”《夢華錄》中展現的宋朝文化、市井煙火、風雅生活以及知識點彩蛋也帶動了一波考據熱潮。關於其中的一些話題,半島全媒體記者,採訪了著有《擺一桌絕妙的宋朝茶席》《吃一場有趣的宋朝宴席》等作品的科普與歷史作者李開周。

記者: 劇中趙盼兒鬥茶相當出彩,那麼當時宋朝的茶文化是怎樣的?茶館經營又是怎樣一番場景?

李開周:宋朝人愛喝茶,從江南到河北,從達官顯貴到販夫走卒,無處不飲茶,無人不飲茶。那時候喝茶,方式有兩種:一是煎茶,二是點茶。

煎茶是繼承的唐朝傳統,就是把茶葉或者茶粉扔到鍋裡,大鍋煮,煮的時候還要加鹽加姜,就跟煮粥似的。在蘇東坡的老家四川,由於交通蔽塞,習俗變遷較慢,大多數人喝茶仍然是用大鍋煮。

點茶是宋朝新興的風氣,用不到鍋,得用壺和碗。壺用來燒水,燒到沸騰;碗用來點茶,時稱“茶盞”。那時候所謂“點茶”,並非拿著茶水單子,選擇喝龍井還是喝普洱,而是一個非常繁瑣的烹茶過程,至少分為五步。

宋朝有三種茶館。第一種屬於野茶坊,在宋朝話本小說裡出現過,是露天的,搭個棚子,除了賣茶,還賣飯,供過往客商解渴和充飢;第二種是比較高雅的茶坊,只賣茶湯和小點心,趙盼兒她閨蜜孫三娘在東京開封府開的那座“半遮面”茶坊,就屬於這種高雅茶坊。不用問,價格肯定比野茶坊貴得多;第三種茶坊就更貴了,名義上是茶坊,實際上是風月場所。南宋杭州風俗寶典《武林舊事》裡寫過。

“茶百戲”這個詞兒出自宋初筆記《清異錄》,南宋大詩人楊萬里也用一首長詩描寫過,具體意思是用一把長嘴水壺,往點好的茶湯泡沫上衝水,讓茶湯表面浮現出不斷變化的圖案。

《夢華錄》憑啥火爆全網,對話主創、文化學者暢聊幕後

記者: 宋朝女性是可以開酒樓當老闆的嗎? 盼兒“半遮面”升級酒樓背後,宋朝正店腳店酒樓之間有著什麼樣的區別(與宋朝榷酒制度有關,整個東京只有72家正店有釀酒資格)?

李開周:北宋風俗寶典《東京夢華錄》裡提到“王小姑酒店”,南宋筆記《楓窗小牘》裡則有“鄭婆子酒店”,聽名字就知道,創始人或者大掌櫃肯定是女士。除了開酒店,宋朝還有女士開藥鋪,開飯館。《東京夢華錄》裡的“曹婆婆肉餅”“醜婆婆藥鋪”,以及南宋《都城紀勝》裡的“宋五嫂魚羹”,都是有力證明。

北宋酒樓有“正店”和“腳店”之分,正店不是總店,腳店也不是分店或者加盟店。正店跟腳店的唯一區別,是有沒有釀酒權。正店統統都是前店後廠——前面開酒店,後面開酒廠,生產的酒可以分銷;腳店的店面規模可能非常大,但沒有釀酒權,沒資格開酒廠。 北宋末年,東京有72家正店,但有釀酒權的絕對不止這72家。比如說,開封府衙就有一座酒廠,軍事機構“殿前司”也有一座酒廠,經皇帝恩准,許多皇親國戚也是有釀酒權的。像宋徽宗的嬪妃張氏孃家、宋徽宗的堂弟趙仲湜家,都透過賣酒發了大財。

記者:據網友考據顧千帆27歲,與趙盼兒24歲在古代均屬於大齡未婚男女,為何並不突兀?

李開周: 其實一點兒也不奇怪。大家知道《醉翁亭記》的作者歐陽修是什麼時候結婚的嗎?24歲。歐陽修的鐵哥們兒、北宋詩人梅堯臣結婚就更晚了,26歲才娶媳婦。蘇東坡的愛徒、北宋書法家黃庭堅,23歲考中進士,然後結婚,也比大多數古人的結婚年齡要晚。再來拿唐朝大詩人杜甫和白居易做例子。杜甫30歲結婚,白居易則要到37歲才結婚!古人普遍在20歲以前成婚,為啥還會出現晚婚晚育派呢?因為這幾位古人都是在考中進士或者做了官以後,才娶妻生子的,屬於先立業、後成家。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