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媽對不起你,但都是為你好”,家長這樣的道歉,你接受嗎?

文 |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一】

後臺一個媽媽私信:學習家庭教育後,發現對孩子的教育真的很不好,太嚴厲,沒有人情味,導致15歲的兒子叛逆、不聽話、幾次離家出走。她很自責,覺得自己不夠好,但不知怎麼辦。

我建議她,可以找個適當的時機,把內疚跟兒子說,向孩子道歉,請求兒子的原諒。

她認為可行,決定回家就給兒子道歉。過了幾天,這個媽媽又私信我,徐老師,你給兒子道歉了,可是,他好象沒什麼感動,更沒什麼改變,還是我行我素。

我問,你是怎麼說的呢?

她:“我說,‘媽媽在同學面前摔了你的手機,不讓同學到咱家玩,是我的不對。但你這麼大了,應該知道,媽媽這樣做,都是為了你,是為了你好,不想讓你沉迷遊戲,耽誤了學習,更不想讓學習不好的同學影響到你’。。。。。”

媽媽這樣認錯,如果你是孩子,會什麼感受?

雖然媽媽說起對兒子的內疚自責有一大堆,但她的道歉,並沒有感受到懊悔和真誠。難怪,她的道歉並沒有打動孩子,因為這樣說,感覺像是媽媽在甩鍋,推卸責任。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沒有完美的爸媽,任何人都會犯錯,當然包括父母。

在幼小孩子眼中,像天和地一樣高大、威嚴的父母也會犯錯,有時會摳門,有時會苛責,有時會情緒失控,有時會顧此失彼,有錯不要緊,關鍵是要知錯。

“媽對不起你,但都是為你好”,家長這樣的道歉,你接受嗎?

【二】

希拉里 ·克林頓說:我第一次做你的母親,你第一次做我的女兒,讓我們彼此關照,共同成長。

雖然我們是成人,但為人父母,還是第一次,“父母”這個角色對我們來說,十分陌生,我們不懂怎樣做、怎樣行,才是一個合格的父母,才是一個優秀的父母。養兒育女的路上,難免磕磕絆絆,找不到門兒,由於認知的偏差和環境的原因,不恰當的言行、不合適的教育在所難免:

發洩自己的不滿

在好多家庭“喪偶式育兒”成為常態的情況下,媽媽自己帶娃,真的是個挑戰。吃喝拉撒外加琴棋書畫,媽媽們說出來真的是一把辛酸淚,在這種情況下,超負荷的媽媽們,難免心生抱怨,常常把不滿和怨氣發洩到孩子身上:

比如,明明孩子沒做錯,還是朝孩子大吼大叫,不允許孩子犯錯,一點小事,就嘮叨沒完,緩解自己的焦慮,久而久之,傷害了孩子,破壞了親子關係。

“媽對不起你,但都是為你好”,家長這樣的道歉,你接受嗎?

彌補自己的遺憾

綜藝節目《放學後》的一期中,有個媽媽,女兒讀小學,成績在全校都保持前3名,獎狀拿了一大堆。但在媽媽眼裡,這根本不夠。她拼命逼娃成才,舞蹈課,她在教室外虎視眈眈地盯著,動作一不到位,她就衝進教室,教訓孩子;

“媽對不起你,但都是為你好”,家長這樣的道歉,你接受嗎?

放學後,女兒本來開心地和爸爸和姥姥在一起吃橘子,她回來了,責問女兒為什麼不寫作業?

爸爸和媽媽爭論:“學習要到這種地步嗎?連吃塊蛋糕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

媽媽斬釘截鐵地說:“沒有,她馬上就要小升初了。”

爸爸追問,“咱們孩子學習差嗎?”

媽媽再次斬釘截鐵地說,“她不是第一”。

在媽媽的要求下,女兒壓腿的時候,還要看書。

“媽對不起你,但都是為你好”,家長這樣的道歉,你接受嗎?

這個媽媽承認,自己小時不好好學習,如今的工作差強人意,非常辛苦,她特別希望女兒有一個好的未來,好的工作,好好學習,不走自己的彎路。因此,拼命逼女兒學習,不允許一絲喘息時間。

類似的家長有很多,或者年少時不珍惜時間,沒好好學習,或者沒聽父母的話,沒正兒八經地學一門才藝,長大後,才意識到自己的愚蠢,才知道自己走了彎路,然而,悔之晚矣,當了父母后,不想孩子再犯同樣的錯誤,拼命想讓孩子聽自己的話,彌補自己的遺憾。

可是,家長們別忘了,孩子有孩子的人生,父母有父母的人生,父母的遺憾只能由自己來彌補,任何人,包括孩子都無法填補父母的缺憾。

“媽對不起你,但都是為你好”,家長這樣的道歉,你接受嗎?

滿足自己的虛榮

網報,浙江某名牌大學畢業的吳先生是個學霸,為了讓女兒也做一枚學霸,他要求10歲的女兒每天要寫4篇有質量的作文,完不成不許睡。

女兒常熬夜到凌晨一兩點,有時會遭打罵,夫妻經常吵架,甚至動手。妻子無奈報警。

有時,有的家長教育孩子,常常出於面子,想滿足虛榮心,自己優秀,強令孩子也一定優秀,一定要超過自己,不能讓自家的孩子輸給別人家的孩子,不能敗下陣來,孩子失敗事小,丟面子事大。

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拼命催逼孩子,從深層心理原因來看,這樣的家長,常常是不自信的。

“媽對不起你,但都是為你好”,家長這樣的道歉,你接受嗎?

【三】

既然意識到我們的不完美,意識到我們的欠缺,就要改變這種狀況,改善親子關係,首先要做的,就是向孩子道歉:

首要原則:真正的道歉是父母不再站在命令者的位置,而是平等地將子女人生的指揮棒還給孩子。

讓孩子感到平等

孩子犯了錯,會受到父母的批評訓斥,父母會要求孩子思考為什麼錯了,要孩子道歉,說“對不起”;父母犯了錯,卻沒人責怪他們。如果我們是孩子,父母做錯了事情卻不道歉,孩子會怎麼想?為了一視同仁,不讓孩子認為父母就可以為所欲為,為讓孩子感到平行,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做錯了事,就應道歉,這是基本的禮貌。

“媽對不起你,但都是為你好”,家長這樣的道歉,你接受嗎?

讓孩子感到被尊重

我們總在強調尊重孩子的重要性,父母尊重孩子,孩子才會尊重自己,才會高度自尊,更有自信。如何讓孩子感到被尊重,這是篇大文章,只有從一點一滴做起,才會逐漸讓孩子意識到被尊重。尊重的範圍很廣,需要我們從每一天的每件小事情上讓孩子體會到尊重。

向孩子道歉,就體現了對孩子的尊重。

“媽對不起你,但都是為你好”,家長這樣的道歉,你接受嗎?

【四】

在這個總原則指導下,父母向孩子的道歉才是有誠意的,才可能被孩子接受:

1、向孩子道歉,不要找理由、藉口

“媽媽錯了,媽媽不該打你,但我是為你好啊……”

“媽媽懷疑你是媽媽不對,但你以前就是總逃課啊,所以,媽媽才不相信你呀。”

“媽媽是不該看你日記,但你啥也不知爸爸說,媽媽特別想了解你,才偷看的呀!”

“對不起,爸爸說話沒算數,沒參加你的家長會,但爸爸實在太忙了啊。你想想,咱家的房子、車、你上學的學費、你的補習費、你的名牌鞋不都得需要錢嘛,爸爸不努力掙錢,你怎麼會得到這些”

“媽媽對不起你,沒經常來看你,但你要知道,你爸爸這人特別差勁,媽媽沒辦法才和他離婚的,媽媽不想見他,才沒來看你的,媽媽不是煩你,是煩他”

……

有些父母向孩子道歉時,總要給自己找各種理由——要不是因為什麼什麼,媽媽(爸爸)也不會這樣。

家長為自己的行為作辯解,這也是每個人的本能,更何況面對的是自己的孩子!但是,這種附加理由和藉口的道歉,並不是真的道歉,孩子會心生厭惡,尤其青春期的孩子,會覺得“你怎樣都有理,怎樣都是你對”,這樣的道歉並不會得到孩子完全的諒解。

這樣的道歉好像是為自己開脫,找個合理化的理由為自己辯解。

這樣只會讓孩子更憤怒!

“媽對不起你,但都是為你好”,家長這樣的道歉,你接受嗎?

2、向孩子道歉,要直接說出當時的想法、感受

如果家長誤解了孩子,給孩子施加了壓力、破壞了親子關係,向孩子道歉時,要如實說出當時的感受、想法:

“媽媽以為你又要像以前一樣逃課了,我當時很著急,一大堆不好的感受又出來了,所以,才罵了你”

“媽媽真的是沒有辦法,有時特別想和你說說話,哪怕是聊聊天,但又不知道說什麼好,說了怕你不高興,所以才偷看你的日記,想了解你的想法,想看看你對什麼感興趣,找點話題。。。。。”

“是爸爸的不對,爸爸答應你參加家長會,答應的事就要做到,說話就要算話”

……

說錯話時,冤枉孩子時,發自內心真誠地向孩子認個錯。

把你的感受(恐懼、擔心、焦慮、害怕等)告訴孩子,而不附帶任何解釋的理由,哪怕再頑劣的孩子,也會體量家長的,慢慢原諒家長的。

“媽對不起你,但都是為你好”,家長這樣的道歉,你接受嗎?

3、向孩子道歉,不要走過場

有的家長跟孩子道歉只是權宜之計,只是沒辦法的辦法。只是覺得孩子現在不聽話了,家長先服服軟、認個錯,讓孩子好聽自己的,用“道歉”這個計策,收回孩子的心,讓孩子聽自己的,等孩子改變態度後,再該怎樣怎樣,該做啥做啥,絲毫不改變。

這樣的道歉,不如不做。

因為,剛開始,孩子可能會因你“鱷魚的眼淚”心軟,會迴歸心意,但之後,孩子發現你依然我行我素,沒有什麼起色,孩子會有上當受騙之感,覺得自己被騙了,會更加痛恨父母,和父母的心越離越遠,不再走近。

孩子性格的穩定和形成都是和父母著莫大的關係。大人被冤枉也感到委屈,何況小孩子呢?

道歉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要有改變,改變以前的教育方式,改變以前親子相處的方式,改變以前的思維方式,如果這些都做到了,哪怕不道歉,孩子也會感到父母的變化,也會原諒父母的!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更多育兒乾貨 歡迎關注!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