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給孩子科普有三個境界:知識、方法、思想,大部分人停留在知識

“天宮課堂”開課了,“航天夢”燃起了孩子的好奇心

我坐在兒子的身邊,一邊工作,一邊偷瞄他正在收看的“天宮課堂”第二課。

給孩子科普有三個境界:知識、方法、思想,大部分人停留在知識

上一次,天宮課堂第一課開課時,

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生動介紹展示了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人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神奇現象,並講解了實驗背後的科學原理。

而這一次,

由航天員在軌演示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介紹與展示空間科學設施。

給孩子科普有三個境界:知識、方法、思想,大部分人停留在知識

這一刻無論是幼兒園的孩子還是大學裡的學生,都在一起觀看這個科普節目。

這些孩子未來有多少會成為“宇航員”呢?

有多少孩子從這個課堂出發,

開始追尋“科學夢”、實現“航天夢”呢?

給孩子科普有三個境界:知識、方法、思想,大部分人停留在知識

“天宮課堂”作為舉世矚目的科普節目,除了激發孩子實現“航天夢”的熱情,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開眼看世界”。

我國的航天技術在這幾年進入了一個全面開花的新階段:

從大型的衛星網際網路籌建,到圍繞空間站載人航天任務,再到載人登月計劃,以及以火星探測為代表的深空探測。

當然,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目的,不是造就出新的科學家,而是將青少年原本具有的科學素質喚醒。

給孩子科普有三個境界:知識、方法、思想,大部分人停留在知識

現在城市裡的孩子被鋼筋水泥包圍,父母能做的事情很有限。

你給他買了厚重難度的科普書,

帶他去郊區體驗農家樂,

去博物館參觀流水式的展覽……

好像很難找到更好的位置看世界。

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僅有利於提升青少年的科學素養,而且,對於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也有重要意義。

給孩子科普有三個境界:知識、方法、思想,大部分人停留在知識

比如,兒子小時候喜歡看螞蟻,喜歡研究天氣,喜歡動手做小實驗,

他在透過觀察去認識這個世界,透過科普像科學家一樣思考,潛移默化地掌握研究的方法。

比起我們小時候,現在已經是網際網路時代了,面對海量的資訊,我們特別需要科學的思維方式,幫我們做出甄別和選擇。

所以從小對孩子進行科學啟蒙是很有必要的

好奇心才是科學的第一推動力,抓住科普的最佳時機

給孩子科普有三個境界:

科學知識

科學方法

科學思想。

給孩子科普有三個境界:知識、方法、思想,大部分人停留在知識

完成第一境界的科學知識科普,比較簡單,就是多學習,多閱讀。

比如我初中的時候,同桌帶了一本科普雜誌:《奧秘》,從此,我知道了“鬼火其實是磷火”,太陽系有八大行星而不是九大行星……

但是有了科學知識不等於有思想。

知識只是一點,思想則是包含這個點的前因後果,是一個故事,還可以是一套方法論。

比如說,我告訴孩子蜜蜂傳遞資訊是靠跳舞,跳八字舞。

孩子聽了,“真的嗎?你是怎麼知道的?蜜蜂告訴你的嗎?他們為什麼不用說話這種方式?”

孩子的好奇心激發了他們更多的提問。

給孩子科普有三個境界:知識、方法、思想,大部分人停留在知識

如果你敷衍了事,那你其實不過是告訴了孩子一個死記硬背的知識點而已,並沒有給他科普。

所以,你要去學習,並且告訴孩子關於“蜜蜂的群體決策機制”:

蜜蜂怎麼偵查,怎麼交換資訊,怎麼投票表決,科學家是怎麼知道的,跟人類的絕學方式怎麼對比。

那麼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孩子不僅知道了很多的知識,更是獲得了思維的樂趣。

這就是第二個境界,科學的方法。

給孩子科普有三個境界:知識、方法、思想,大部分人停留在知識

孩子因為好奇心有了很多問題,透過去研究去學習解開自己的疑惑。同時借鑑,類比,舉一反三,跟之前的知識體系,思想結合。

思考的過程讓人成長,可以作為工具和武器。

我們現在經常說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

三觀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科普的最重要作用就是幫人“正三觀”。

給孩子科普有三個境界:知識、方法、思想,大部分人停留在知識

一個人如果掌握很多科學思想,他就會對這個世界有個正確的看法,就知道什麼東西值得追求。

所謂教育,就是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愛因斯坦

那剩下的是什麼?是研究事物的能力,思考的能力。

小孩子有天生的“好奇心”,他們遇到“新發現”時,總會有模有樣地“研究”一番,然後對這個“新發現”做一個分析和解釋,哪怕這個解釋與事實相去甚遠。

比如,熱水燙是什麼感覺,剪刀怎麼使用的,媽媽電腦的鍵盤拆掉會怎麼樣?

……

很多你覺得他們是在搗亂的事情,其實都是他們在研究。

認知資源匱乏時,世界是個黑洞,怎麼都看不透。

我們依靠經驗一點點向前拱,有時並無偏差,有時卻錯得離譜。

人腦的神經元連線數有一個先快速削減,再緩慢增加的過程。

給孩子科普有三個境界:知識、方法、思想,大部分人停留在知識

快速削減期發生在6歲到12歲,

在那幾年裡,很多不必要的多餘的連線,受到基因的指導斷開了,連線數大約會下降80%以上。

這個修剪的過程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沒有修剪,連線數量當然不會少,可是大機率說會出現各種精神問題,或者智力發育問題。

那麼什麼東西在修剪之後還會保留下來呢?

對一個孩子來說,大約就是那些最重要的,最常用的基礎功能會留下來。

給孩子科普有三個境界:知識、方法、思想,大部分人停留在知識

所以在這期間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是一件事倍功半三次方的時段,因為後續,比如說從12歲到50歲,神經元連線的數量才會緩慢地增加,形成的也是你今後生活、工作中最需要用到的那些連線。

所以,當孩子看啥都好奇想試一下,當孩子不停地問為什麼的時候,一定要支援他,這是給他科普的最佳時機。

科學思想的核心

給孩子進行科學啟蒙,不要緊緊停留在科學知識的普及,也不要止步於科學方法,最重要的是科學思想培養。

給孩子科普有三個境界:知識、方法、思想,大部分人停留在知識

而科學思想的核心,就是科學體系裡最核心的三個內容:

事實依據、邏輯和批判性思維。

事實依據

——

一切科學的結論,都要有事實作為支撐。

科學家就是用這種思維方法,一步步去驗證,而且一個人驗證了不算,要大家都能驗證出來才行,才慢慢形成了現代科學的知識體系。

比如關於心理學的一些知識,先賢很多人都有一些結論,哲學家們也總能指出一二,但是現代的心理學科學體系,就會用實驗一步步去驗證這些推理。

給孩子科普有三個境界:知識、方法、思想,大部分人停留在知識

其實孩子也有這個特點,你不讓他動那個東西,他偏要碰一下試試。

從科學啟蒙的角度來說,只要安全,就沒必要制止他。

科學啟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孩子認識到事實的力量。

比如,有的孩子經常會說爸爸說怎麼怎麼樣,老師說怎麼怎麼樣。

你可以問他一句,你試過了嗎?

他自己試一次,不管對錯,

這個過程就讓他明白了要用事實說話。

邏輯——就是讓孩子知道因果之間的聯絡。

家長可能會說,小孩子怎麼能明白什麼是邏輯。

給孩子科普有三個境界:知識、方法、思想,大部分人停留在知識

其實,只要用邏輯性的問題去引導孩子,他就會形成一種邏輯思維方式。

比如,你可以問他,下雨是因為打雷嗎?

打雷是下雨的唯一原因嗎?

打雷還可能導致別的結果嗎?

給孩子科普有三個境界:知識、方法、思想,大部分人停留在知識

問類似的問題,不告訴孩子答案,即使他說錯了,也不糾正他。

如果他發現新的原因,自己就會分析,孩子思考了,啟蒙的目的就達到了。

批判性思維——就是要一直保持懷疑的態度,永遠要用事實說話,去發現可能的漏洞。

很多家長覺得,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但在科學的世界裡,不盲目聽話,才是最基本的態度。

科學之所以進步,就是因為不斷地質疑前人,質疑權威。

今天我們接受這麼多的資訊,更需要這種質疑和批判的思維。

讓科普落地的操作方法

說了這麼多理論,下面從操作層面給大家一些經驗和建議。

第一點,給孩子看科普書,培養孩子的興趣,然後進一步加深他們的興趣

讀科普書的時候,重點是讓孩子發現他之前沒發現的事實。

給孩子科普有三個境界:知識、方法、思想,大部分人停留在知識

比如,他知道小鳥家在樹上,書上說小鳥的家也可能在地底下,然後要儘可能和真實的生活

聯絡起來,比如下次去公園的時候,找找地下的洞裡有沒有小鳥。

這就是在告訴孩子,要用事實說話,就算書上寫了,也要去找證據。

第二點,讓孩子做實驗。

培養科學思維,做實驗是最有效的最直接的方式。

實驗不是什麼很高大上的活動,說白了就是不知道問題的答案,做做試試。

給孩子科普有三個境界:知識、方法、思想,大部分人停留在知識

比如孩子對調料好奇,你就給他幾個紙杯,裝上水,讓他在裡面加糖、醬油、醋,然後自己嚐嚐。

與其告訴他調料是什麼味道的,不如讓他體驗一下。

但做的時候,你不要刻意引導孩子得出什麼結論。

有的家長就在做實驗的時候,不停地提醒孩子,暗示孩子,甚至代替孩子操作。

這樣孩子不但學不到知識,而且很快就沒興趣了。

給孩子科普有三個境界:知識、方法、思想,大部分人停留在知識

我兒子幼兒園開始我就買了很多實驗器材給他,讓他自己動手去做實驗,去觀察,這個過程就像在做遊戲,每一個實驗的流程和實驗的結果都是一次成功的科普。

第三點,教孩子問正確的問題。

這幾乎是科學啟蒙方法中最核心的一點。

因為要培養思維方式,那麼就要引發孩子的思考。

孩子問的問題,你可以告訴他“這是個好問題”,

然後反問他,把問題拆分,幫他自己思考,而不是急著給他答案。

給孩子科普有三個境界:知識、方法、思想,大部分人停留在知識

關於事實,可以問看到了什麼,是什麼樣子;

關於邏輯,可以問為什麼,會怎麼樣;

關於批判性,可以問一定是這樣嗎,你試過了嗎?

家長可以從這三點出發問問題,在問題裡,孩子就被科學啟蒙了。

結語:不要急於求成

最後想提醒家長們,教育是需要等待的,可能我們對孩子進行了科學啟蒙,孩子不一定感興趣。

這時候不要覺得啟蒙沒什麼用,然後就不去做了。

給孩子科普有三個境界:知識、方法、思想,大部分人停留在知識

不急於求成,跟著孩子自己的節奏進行啟蒙,就會達到最好的效果。

另外,不要帶有功利性的目的去給孩子啟蒙,比如為了參加競賽,拿得比分而強行讓孩子去學習一些不符合他們成長的知識,填鴨式的教學獲得的最多隻是科普知識,而不是科普思維。

你的孩子記得科普知識再多,考得分數在高,未來他一樣是要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有一個辯證的思維才能助力他們自己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這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