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今年中秋不一般,俗語說“月夕秋分前,必定是災年”,有道理嗎?

“中秋節”來了,一定要吃月餅。雖然我們吃了這麼多年的月餅了,各種口味,各種包裝的都見過,也吃過,但有一個問題: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呢?

今年中秋不一般,俗語說“月夕秋分前,必定是災年”,有道理嗎?

這個問題肯定會難倒很多人,因為大家平日裡根本就沒有去深究這些傳統節日背後的歷史淵源。在中秋節這一天,不僅要吃月餅,還要賞月,甚至是祭月。

所以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在古人生活的年代裡,農業耕作得到了好的收成之後,就會進行一次慶祝,一是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二是祈盼豐收、幸福,隨著歷史不斷變遷,中秋節也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今年中秋不一般,俗語說“月夕秋分前,必定是災年”,有道理嗎?

要知道,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看似普通的中秋節,其實 它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後來人們在這一天裡吃月餅,不僅是對月亮的崇拜,圓圓的餅子更是象徵著團圓的親情。所以,月餅在中秋節這一天裡,是不可或缺的主角。

今年中秋不一般,俗語說“月夕秋分前,必定是災年”,有道理嗎?

古人用這些“節氣”來預測後面一段時間內的氣候變化情況,正常情況下是很準確的。甚至還留下了很多彌足珍貴的俗語,比如這一句“月夕秋分前,必定是災年”,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俗語存在,農村的老人們也可以預判今年是否會有好的收成。

在和村裡的老人們深入交流之後發現,今年的中秋節很不一般,至於為什麼不一般,我們接著往下看。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句俗語的因果關係:“月夕”秋分前,上文中也提到過,中秋節其實也叫“月夕”,意思就是說,中秋節在秋分之前,這是一個原因,會導致“必定是災年”的後果。

今年中秋不一般,俗語說“月夕秋分前,必定是災年”,有道理嗎?

今年的中秋節是在陽曆的九月十號,而秋分則是在陽曆的九月二十三號,正好應驗了這句俗語“月夕”秋分前。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四個節氣,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交節。秋分這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 。秋分,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分”即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晝夜平分外,還有一層意思是平分了秋季。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而中秋節則是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這樣一看,就明白了中秋節和秋分之間的關係了,可謂十分密切啊。

今年中秋不一般,俗語說“月夕秋分前,必定是災年”,有道理嗎?

之所以說今年的中秋節不一般,那是因為中秋節的時間比秋分這個節氣還來得早,這就是傳統說法中的“社後分”。

這裡的“社”可以直接理解為“中秋節”,具體的解釋可以看我的上一篇文章,裡面有很詳細的分析。“分”則是指得秋分。“社後分”這樣的現象,是有俗語流傳的:“社後分,白米像錦墩”。

今年恰好就是秋分在中秋節之後的年景,按照老祖宗的說法,今年的糧食收成不會好,我們每天都要吃的白米,會變得很珍貴,由此可得一個結論:糧食價格和往年相比,可能會高一些。

結語

至今依然在運用的“二十四節氣”是老祖宗觀察總結大自然氣候變化的珍貴寶藏,結合科學技術去理解,也是有道理的。拋開近年以來的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變化,老祖宗的這些生活經驗,是很實用的。

今年中秋不一般,俗語說“月夕秋分前,必定是災年”,有道理嗎?

即便是今年,我們會發現一些地區的霜凍提前到來,導致蔬菜產區欠收,甚至減產。還有前面文章中提到過的一些俗語,關於立秋和“秋老虎”天氣預測的一些俗語,在實際生活中確實應驗了。不得不佩服老祖宗們的智慧,像這些“精華”農諺,還是值得深入探究的。

“月夕”秋分前,必定是災年。這句俗語雖然有些令人心中不安,但我們要慶幸:如今的農業生產已經不再是單純看天吃飯的模式了,我們有機械,有天氣預報,還有大棚,甚至還有農業專業做專門的指導,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損失。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