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古代皇宮之中為何不敢使用明火?背後的忌諱看得人直冒冷汗

皇宮帝苑,自古就是繁華的所在,

“覆壓三百餘里”

的阿房宮,

“非壯麗無以示威”

的未央宮,無不盡顯皇家的繁華。

古代皇宮之中為何不敢使用明火?背後的忌諱看得人直冒冷汗

自古以來,大一統王朝的都城,就是當時最繁華的所在,漢唐之洛陽、長安,宋之汴梁,明朝南北二京,無不如是。

皇宮在古代,可以說是一國權力的中樞所在,歷史上有詩句形容為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但是,皇宮有個規矩,有些奇怪,那就是不能用明火,甚至連火字都不能帶,失火要說是走水。

這是為何?

古代皇宮之中為何不敢使用明火?背後的忌諱看得人直冒冷汗

中國古代的建築以木質為主,容易燃燒,因此一旦發生火災很可能一發不可收拾,街上還會有打更人提醒大家

“天乾物燥,小心火燭”

皇宮同樣是木質結構,而且宮殿群聚,一旦巨大的宮殿開始燃燒,很可能把整個皇宮都給燒沒了。

可能你會問,為什麼古代不用石質建築呢?

古人的文化裡,

木是向陽的,石是屬陰的

,所以木質建築是給活人建造居住,而石質建築則是給死者居住的,例如中國的陵墓,都是石質。

古代皇宮之中為何不敢使用明火?背後的忌諱看得人直冒冷汗

既然必須是木質,那就得做好防火措施了。古代皇宮是有非常規範的防火措施的,除了禁止使用明火外,皇宮還有所謂

“冬鑿冰,夏注水,春除草,秋清葉”

的十二字真言。

冬天和夏天要儲備好水源,皇宮之中都會設定儲水缸,每一口缸都能儲備3000多升,就是為了一旦起火能夠及時取水救火。為了防止植物乾燥自燃引起火災,會有專人進行清除工作,清理掉生長過剩的植物,及時澆水等等。

皇宮之中不能使用明火背後的忌諱就在於這裡,不明就裡的人咋一聽,不知道原因,說不定還會看得直冒冷汗呢。

古代皇宮之中為何不敢使用明火?背後的忌諱看得人直冒冷汗

即便如此嚴謹防範,皇宮也不是沒有失火記錄的,比如明朝的嘉靖皇帝的皇后,方皇后的住處起火,最後導致方皇后死在了火海中。許多人認為這起火災其實是人為的,嘉靖皇帝不喜歡方皇后,所以指使人放火燒死她,

從嘉靖皇帝阻攔宮人救火這一點來看,這個說法未必是空穴來風

可能大家又想到,皇宮的御膳房總要生火做飯吧,木質結構如何防範火災呢?

在這一點上,人家也是有想法的,生火的灶臺都是石質的,而且可以密封,火勢一大可以關住,等沒了氧氣自然就熄滅了。而且

無煙煤

出現之後,用的就都是無煙煤了,也不會因為濃煙滾滾產生火災隱患。

古代皇宮之中為何不敢使用明火?背後的忌諱看得人直冒冷汗

這麼多朝代,失火的事件並不多不說,而且從未出現過因為火勢蔓延導致一片宮殿都沒了的情況,這一點來看,古人的防火措施還是很過關的。

不過,為了皇帝一家的生活,而耗費民力財力構建維持皇宮的奢華,有點太奢侈了。

不過包括筆者在內,要是有機會體驗一下皇宮的生活,相信大家都會很樂意的。

你還知道哪些古代特有的習慣規定嗎?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