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流動的校園風景線——用校服叩響審美教育的門環

近一兩年,網路上各大“最美校服”評比、校服設計大賽層出不窮。今年1月釋出的《中國校服採購現狀調查報告》顯示,伴隨著家長消費能力、審美意識和育兒理念的提升,學校與家長對於校服採購的考量,不再像早些年那樣以價格為主導,而是選擇優先考慮校服的質量和舒適度。

學生和家長對於不同季節、不同場景下的校服有了更為豐富的需求

,中小學的校服也都在往著

品質化的方向發展

,承擔起“實用”之外更多的功能。

事實上,隨著近年來人們文化與審美觀念的更新,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注重校服對學生的審美教育作用。而國際學校的校服,一直以來都備受大家稱讚。這源於

國際學校對校服的獨特功能與價值有著清晰的認知,並將這一認識進行了外化和呈現

,力求以美的校服傳遞出美的教育追求,在美的追求中顯現出學校自身的文化氣韻。

感知美

校服能夠喚起人對於美的感知與享受。

美的感知總是先於人們對於美的理解。經驗表明,人們對服裝的審美感知初早是從色彩開始的。

色彩的選擇與學校自身的教育理念與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國際學校的校服色彩通常與自身的vi設計策劃相關。

vi即學校的視覺識別系統,它將學校的身份、精神和理念,轉換為具體的視覺符號呈現。從基礎的校徽,標準字型到各類用品與學校環境,都有著統一的視覺規範,因此在校服設計上也十分講求色彩與vi的相容與搭配。

作為老牌國際化學校,

上海市民辦平和學校

日常校服正裝採用綠色為主調,運動服採用藏青和天藍配色,彰顯了“平和綠”這一鮮明的學校文化標誌。

學生可以憑藉校服的色彩加深對學校這一共同體的認同,將顏色與學校的標誌相關聯,為自己提供身份辨識度。綠色與藍色都代表著蓬勃的生命力,給人眼前一亮的清新之感。

用“平和綠”播撒平和精神,在校園中創造一種整體美學氛圍

,陶化平和學子,也讓學生下意識尋找生活中的“平和綠”,增強自我心理暗示,理解校色的象徵意義,培養對色彩與細節的敏銳。

流動的校園風景線——用校服叩響審美教育的門環

流動的校園風景線——用校服叩響審美教育的門環

身穿平和校服的學生們

圖片來源:悅讀貓ReadingMall、平和教育公眾號

除了對色彩的注重,

校服設計在配飾與服裝之間的搭配也力求“美的組合與層次”

。嚴謹細緻的服裝搭配對學生的審美起到正向的引導作用。校服的搭配摒棄了過分華麗和繁瑣,而是精心考究,將所有的配飾寓於統一的象徵性風格之中。

無錫狄邦文理學校

為例,學校提煉其vi色彩,以熱情的紅色與理性的灰色為主調,打造“狄邦紅”的視覺色,並將校徽LOGO用於服裝的細節定製,包括裡料、紐扣等,整體上呈現出

豐富的視覺層次感

,時尚又美觀。

學校還為學生提供了近三十多個校服單品,在統一的基礎之上,學生們存在更多個性化的可選品。現代的中學生們視野開闊,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較強,擁有自己獨特的審美判斷,大部分學生追求潮流,喜歡個性且具有時代色彩的元素。在校服設計中融入時尚元素,提供更多可選擇的校服單品,既滿足了學生們對美的需求,又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們對服裝氣質的識別,發掘學生藝術潛力,彰顯學校的底蘊與氣質。

流動的校園風景線——用校服叩響審美教育的門環

無錫狄邦文理學校校服

圖片來源:哈芙琳公眾號

化育美

如果說校服喚起學生對於美的感知,是抽象的、潛移默化的,那麼

校服對於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典範,效果則是更加具體而立竿見影的

豐子愷在《自然》裡提到:“只要是順其自然的天性而動,都是美的姿態的所有者,都可以禮讚。”這裡的自然並非指向自然之物,而是順應自然之勢,培育健康的審美觀。這意味著,學校設計校服不僅注重外在的美觀與品質,也講求服裝與青少年兒童的天性相適應,以此塑造學生更加健康積極的審美觀念。

國際學校的校服設計保留和照顧不同年齡、性別的學生的特點與需求

。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樹立了正確的審美觀,並化育了他們健康的審美能力。早些年國內最流行的形式鬆垮單一的“面口袋”式校服,雖然便於學生運動,但在外觀設計上相對單一。國際學校的校服則更多考慮到了性別和發育生長特點,並在此基礎上做了審美嘗試。

北京

德威英國國際學校

針對不同性別的學生更改服裝設計,紅色的英格蘭短裙與灰色西裝褲,優雅洗練,

遵循了紳士淑女的傳統

,精英氣息撲面而來。

流動的校園風景線——用校服叩響審美教育的門環

北京德威英國國際學校校服

圖片來源:搜狐網

此外,

國際學校還根據特定場合與課程的需要,擴大校服涵蓋設計的範圍

,為學生配備最合適的服裝。由於國際學校多開展多元課程,在不同的課程場景之下,學生有著不同的著裝需求,以及與著裝匹配套系化的組合。一般來說,國際學校的校服包括

制式裝、運動裝、課程服三大系列。

北京順義諾德安達學校

為例。學校對於校服設計十分重視,為學生提供了二十多種款式的校服,不僅包含西裝正裝、還有運動校服和多種配飾,以

應對不同的場合需求

。比如為游泳課程配備統一的服裝。學校為學生提供專業級別的泳衣及泳帽,保證學生在泳池中能夠更加自如安全地享受游泳的樂趣。

流動的校園風景線——用校服叩響審美教育的門環

北京順義諾德安達學校游泳服

圖片來源:順義諾德安達學校公眾號

校服也能化育美的行為。因為校服是連線著學校與個人的身份的標識,

穿上校服之後,學生便有了歸屬於學校這一群體的身份認同之感,會更加註重個人行為為學校、集體帶來的影響,

校服構成了對學生行為的內在規束,但這種規束卻是軟性的、自發的。

如哈羅公學的校服屬於典型的英制校服代表。英國校服受到紳士文化的影響,把校服視為培養學生紀律,規範學生言行的一種手段,透過穿著統一的校服引導學生形成身份認同感,培養學生嚴謹得體的著裝習慣,幫助學生時刻保持優雅自持的儀態。

延展美

許多國際學校在校服上設計上,除了重點凸顯學校的理念與身份,還積極利用本土化資源,別出心裁,做了中西文化上的創新融合。

在保持校服審美教育功用的同時,增強校服的文化意義,豐富其審美內涵。

前面提到德威國際學校、哈羅公學的校服顯現出了英國紳士淑女的文化傳統,

天津的美達菲學校

則是

美國常春藤文化的代表

。全系校服都沿用哈佛、耶魯等常春藤名校的校服體系,以灰色、酒紅為主色,選取白色進行細節點綴,展現別具一格的領袖氣質。

流動的校園風景線——用校服叩響審美教育的門環

美達菲學校校服

圖片來源:搜狐網

也有不少國際學校,做了本土文化的融合嘗試。

北京市鼎石學校

的校服,由該校的創校校長Malcolm McKenzie先生親自參與設計,灰藍二色為主色,

在設計中融合了中國傳統元素——唐裝

,在一眾西式校服中顯得與眾不同。將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巧妙運用到校服設計中,使校服成為展示中國文化和學生形象的視窗。

流動的校園風景線——用校服叩響審美教育的門環

流動的校園風景線——用校服叩響審美教育的門環

身穿校服的Malcolm McKenzie校長

圖片來源:北京市鼎石學校公眾號

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

在校服上同樣採用了中西結合的形式。

校服提取墨綠色為主調,既有西服式的套裝,也有中山裝形式的中式正裝,在長袍上還鑲有中式紐扣,作為配飾點綴其間,十分精緻,沉穩中彰顯著活力。校服的設計

契合著該校一直秉行中西結合的全人教育理念

,也將傳統服裝進行了更具時代感與現代性的二度創作。

流動的校園風景線——用校服叩響審美教育的門環

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校服

圖片來源:搜狐網

上海宋慶齡學校

高中部的校服,配色清新、青春。淺藍色的襯衣搭配白色的裙子、長褲,給人一種

民國懷舊復古之感

,透出青春特有的氣質。

流動的校園風景線——用校服叩響審美教育的門環

上海宋慶齡學校校服

圖片來源:搜狐網

西安鐵一中國際部

在校服上同樣體現了東方式的含蓄與端莊。

學校

在校服的設計中採用了中式盤扣、立領等傳統服飾元素,彰顯學生端莊儒雅的人文氣質。

流動的校園風景線——用校服叩響審美教育的門環

流動的校園風景線——用校服叩響審美教育的門環

西安鐵一中國際班校服

圖片來源:西安鐵一中國際班微信公眾號

將民族文化的元素自覺運用進校服款式設計中,不僅體現出學校辦學理念上的兼收幷蓄,多元幷包,還可以

喚起青少年對於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認同

,在走向世界擁抱文化多樣性的同時,也能

激發學生們的文化自信

結語

美學家克羅齊在《美學原理》中表示:“知識只有兩種形式:不是直覺的,就是邏輯的;不是從想象得來的,就是從理智得來的。”

換言之,

直接的審美與理性的邏輯建構有著同等重要的價值,都直接影響著一個人的眼界、認知與思想。

“審美”應成為教育建立的座標點,審美教育不僅是一個由美的內化走向外化的動態過程,也是學生們認知、追求並創造美的過程。

校服應是夠激發並培育學生對美的認知和追求的一個重要的載體與橋樑。

作為學校裡最獨特的風景線,校服將給予學生美的教育,喚醒美的感知,涵養美的精神,學生也在潛移默化的薰陶中,逐漸長成內外兼修、綻放自信光芒的優秀學子。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