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聊城“火”之變:從風箱土灶大鍋臺到美味廚房無炊煙

柴、米、油、鹽、糖、醋、茶,“柴”位列開門“七件事”之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曾幾何時,一日三餐,家家戶戶冒炊煙。此番景象,文人墨客能描繪出詩情畫意,而農家人體會的卻是煙熏火燎的苦澀。

歲月在裊裊炊煙中穿行,講述著春天的故事。

富裕起來的莊稼人對生活質量有了更高的追求。柴火、煤炭這些“黑色能源”逐漸被液化氣、天然氣、電磁爐等清潔能源替代。

如今,燒柴成了懷舊,燃煤也在逐漸退出農家廚房,炊煙在農村現代化的發展程序中慢慢消失。

改革開放40年來,家庭燃料的不斷升級變遷,見證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更是我們偉大祖國日益富強的真實寫照。

資料卡

2013年,聊城市劃定市城區高汙染燃料禁燃區,2016年重新劃定市城區高汙染燃料禁燃區。2017年,聊城市人民政府下發《關於印發聊城市冬季清潔取暖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聊城將力爭用四年時間,完成全市冬季清潔取暖改造工作。

今年1-9月份,聊城市重汙染天數為11天,同比減少11天;優良天數為124天,同比增加16天,優良率創近年來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其中,9月份PM2。5濃度值和改善率均創造了單月最好水平,8-9月份連續兩個月均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年均值濃度。

聊城“火”之變:從風箱土灶大鍋臺到美味廚房無炊煙

王紅星演示用風箱做飯時的場景。

聊城“火”之變:從風箱土灶大鍋臺到美味廚房無炊煙

秦秀珍老人在家中用天然氣爐灶做飯。

高新區顧官屯:

這一生,大半輩子繞鍋臺

這一刻,炊煙散去是新村

12月8日上午,陽光穿過薄雲灑向大地,給冬日帶來一絲溫暖。

在聊城市高新區顧官屯鎮中心社群,六七位老人坐在牆根兒下曬暖兒聊天。她們正說著早飯吃的是什麼,嘮叨著菜價的漲跌。

六年前,在當地政府實施城鎮化與工業化“兩化互動”程序中,石莊村的村民一起搬進了社群新樓房。

這些繞著灶鍋臺做飯做了大半輩子的老人,終於告別了劈柴燒火或用煤球爐做飯的日子,使用起了更加環保、清潔的新能源爐灶。

時間臨近十一點半,83歲的秦秀珍起身要準備午飯了。老人身體健朗,耳不聾、眼不花,走起路來十分穩健。記者跟隨其後,到她家裡探訪一番。

秦秀珍住的是一樓,雖然她家中沒有什麼高檔傢什,但空調、冰箱、彩電一應俱全,廚房內天然氣爐灶、抽油煙機等廚具也佈置得規規整整。

“以前,村子裡家家戶戶都會有個大土灶,每家房頂上面都會有個大煙囪。燒火做飯、取暖兩用,弄得屋裡黑黢黢的,一點也不乾淨。”秦秀珍提及40年來的變化,感慨道:“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老人說,上世紀70年代,因為生活物資比較匱乏,在農村人眼裡一根小木棍都是“寶貝”,人們在大街上走路看見了都會撿回家當柴燒。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村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有了生產自主權。“棉花稈、玉米稈、玉米芯、玉米皮、樹枝、樹葉、雜草都是村裡人燒火做飯的好東西。”秦秀珍說,那時候,農村人最怕陰雨天氣,柴火被雨水淋溼了就沒法生火做飯,所以一看到天要下雨,人們會趕快往屋裡抱柴火,或用塑膠布遮蓋柴火垛。

秦秀珍說,柴火返潮時,火很難點,滿屋的煙氣嗆得人一把鼻涕一把淚。最為難熬的是夏天,悶熱的天氣,人們從農田裡回到家還要到土灶裡生起烈火做飯,置身其間,常常是弄得一身灰和一身汗。

到了上世紀80年代,蜂窩煤開始興起,經濟條件較好的村民開始使用蜂窩煤做飯。雖然省去了撿柴之苦,燒起來也比較方便,但是廚房環境並沒有改善多少。

幸福來得似乎有些突然。前幾年,高新區顧官屯鎮大力實施城鎮化與工業化“兩化互動”工程,這既解決了工業用地難題,又改善了當地農民的居住環境。“搬進新樓後,我們做飯用天然氣、自來水、抽油煙機,一頓飯下來,既輕鬆又幹淨,冬天取暖也告別了大土炕和煤球爐子。”秦秀珍說,現在村裡人可享福啦!

秦秀珍說,她年輕的時候,扶過犁耙過地,也趕過大車,做什麼事都學得快,搬進樓房後不久她就適應了新生活,用天然氣爐灶做飯、炒菜更不在話下。

給孩子做完飯用過餐後,秦秀珍便蹬著三輪車在小區內逛一逛,或者與其他老年人一起聊聊天、嘮嘮家常,享受著幸福的晚年生活。

如果說,石莊村這個上樓村是個例的話,那麼,其他村莊是什麼情況呢?

距離顧官屯鎮中心社群有五六里路遠的蘇莊村,村民住的都是平房。雖然村子不大,但是村裡衛生環境很好,水泥路面平坦而整潔,垃圾箱整齊地擺放在街道兩旁。

“以前,村裡人都燒火做飯、取暖,所以房前舍後農作物秸稈成堆,柴草遍地,也沒人管。”該村村民王紅星說,現在,村裡每天有人打掃衛生,垃圾清運也比較及時。

“經濟條件變好了,村裡多數家庭使用清潔燃煤和液化氣做飯,很少有人再燒火做飯了。”王紅星說,雖然土灶依然存在,但只有在春節等重大節日或紅白喜事時才登場,平日裡村裡很少見到炊煙升起。

在鄰居家廚房的一個夾道里,王紅星找到一個棄之不用的風箱。王紅星說,三四十年前,風箱是農家人做飯不可或缺的工具。做飯時,家庭主婦左手拉風箱,右手向爐膛內添柴火,風箱是她們的好幫手。

王紅星告訴記者,這個風箱是四五十年前一個老鐵匠留給他家的。後來,他家改用了煤球爐、液化氣做飯,風箱便“失了寵”。於是,被一位上了年紀的鄰居借走,但沒過幾年風箱又“下崗”了,一直被冷落在廚房的一個夾道里。

“這種‘老物件’在農村越來越少了,但扔掉實在可惜。”王紅星擦著風箱上的灰塵說道。

“不見炊煙起,但聞飯菜香”。在採訪過程中,記者真切感受到時代變遷給農民生活帶來的歷史性鉅變。

在廣袤的魯西大地,雖然炊煙已漸行漸遠,但是發展、進步、文明、和諧的新風卻撲面而來,少了炊煙的村莊越發清新如畫。如今,沐浴在新時代的春風裡,農家人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更多期待。

聊城“火”之變:從風箱土灶大鍋臺到美味廚房無炊煙

幾年前,振興煤廠工人加工蜂窩煤時的場景。

從煤球車掛相片“防偽”到配合“禁煤令”關廠

曾有大名的“振興煤廠”見證聊城家庭“灶火”變遷

創業路上有的人佔得了先機,卻未拔得頭籌;有的人戰勝了對手,卻輸給了時代。煤球廠老闆吳志旺屬於後者。

提及振興煤廠,聊城城區居民特別上了年紀的人或許都不陌生。該廠生產的蜂窩煤(俗稱“煤球”)可是他們的搶手貨。

振興煤廠最初建於1991年,在聊城城區經營了20餘年,主要生產加工蜂窩煤。吳志旺是當時振興煤廠的投資人之一。

作為聊城城區的一名老居民和經營業者,吳志旺見證了聊城城區燃煤行業的興盛與落寞。他的經歷也折射出改革開放以來,聊城城區居民的生活變化。

吳志旺說,在上世紀70年代,工人工資水平還很低,東西大多需要憑票購買,很多家庭為了節省一點錢,常常自己買些散煤回家打煤球,很少有買煤球的。

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市場經濟開始活絡起來,燃煤市場需求開始擴大。同時,在聊城城區還沒通兩氣(燃氣、暖氣)前,煤不但是市民日常做飯的燃料,也是市民越冬取暖的必需物資。

當時,每到冬季,家家戶戶的儲藏室、筒子樓角落裡都會存放一堆煤球。少者幾百塊,多著上千塊。看到潛在商機的吳志旺,毅然辭掉工作與人做起了煤球生意。

“上世紀九十年代,一塊煤球僅七八分錢,利潤不到一分錢。”吳志旺說,不過隨著煤球價格的上漲,煤球的利潤也在上升。

與液化氣、天然氣相比,儘管使用煤球做飯、取暖還不方便、不衛生,且存在安全問題,但是聊城城區有大片的城中村,這些居民因生活條件所限加上煤球比較經濟實惠,所以成為煤球消費市場上的最大客戶。此外,一些小商販則是煤球的另一大消費群體。

在燃煤非常紅火的年代,聊城城區及郊區至少有三四十家煤廠供應煤球。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吳志旺一直把產品質量當作制勝“法寶”,堅持進好煤不摻假,所以,他生產的煤球一直以“耐燒、好用”著稱。

起初,煤廠工人都拉著地排車到城區吆喝著賣煤球。後來,有的煤廠工人見振興煤廠的煤球好賣,便打著他們廠的旗號,向不知情的市民兜售煤球。

為了避免市民上當受騙,他們便在地排車上標註了“振興煤廠”字樣。可後來,又有人在地排車上寫上“振興煤廠”繼續冒牌銷售。無奈之下,吳志旺便把自己的照片貼在售煤車上,這樣才制止住同行的惡意競爭。

十年之前,振興煤廠一年的燃煤銷量在1萬噸左右,幾乎占城區份額的“半壁江山”,成為煤球市場上絕對的NO。1。

生意興隆了,吳志旺不忘為社會做點貢獻。冬天,他們為兒童福利院、敬老院送過煤球,捐贈過現金。此事還上了電視、報紙的新聞。

那幾年,是吳志旺的巔峰時期。

不過,在經營煤球的過程中,吳志旺也時常遇到一些小煩惱。因為他經營的是散煤,粉塵汙染還是存在的,為此他沒少挨鄰居投訴。

“接到投訴電話後,環保部門就來檢查,我們就得停工整改,影響了正常生產。”吳志旺說,為了避免執法人員的“打擾”,他買了兩箱好酒向鄰居求情,不讓其再投訴。

中國社會的發展瞬息萬變,吳志旺心裡也清楚,任何行業都有它沒落的那一天,只是時間長短而已,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隨著清潔能源在城市的大力推廣普及,傳統蜂窩煤在城市很快就走向了盡頭。

“近兩三年,環保禁煤,棚戶區改造加快推進,更加環保、便捷的天然氣得到普及,煤球的用途和市場急劇縮小,生意越來越難做。”吳志旺說,聊城城區內為數不多的幾家煤廠早就關閉轉行了,只有他的煤廠堅持到了最後。

2016年,聊城城區出臺禁燃散煤令;2017年,振興煤廠正式關閉。

雖然有些不捨,但吳志旺想得開,他認為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時代進步的結果,何況城區禁燃散煤有助空氣質量改善,他同樣也是受益者。

如今,66歲的吳志旺閒賦在家,平時玩玩牌,打打麻將,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只是,遇到熟人的時候,他還是願意拉拉煤的事兒。記者 嶽耀軍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