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記者帶你逛公園丨七旬黎族阿公獨守村裡的“船型屋”:我的家在這裡

記者帶你逛公園丨七旬黎族阿公獨守村裡的“船型屋”:我的家在這裡

↑初保村(老村)俯瞰圖

紅星新聞記者丨羅夢婕 攝影丨王紅強

編輯丨餘冬梅 何先鋒

“阿公,你教我們唱首歌吧。”

“歡迎來到初保村,你們剛來到,你們來到我們村,你們從遠方來到這……”

午後的初保老村,罕見人煙。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深處,一位79歲的阿公獨自守著村裡的“船型屋”,一邊細心縫補漁網,一邊緩緩唱起黎語民謠。

7月30日中午,從海南省五指山市區出發,沿著國道向東北方向駛去,在經過一小時左右的山路顛簸後,我們抵達海南省五指山市毛陽鎮初保村。這裡是位於海南島中南部、以五指山為中心的熱帶雨林,是諸多全球瀕危物種和海南島特有物種的庇護所,亦是黎族人民長期定居、創造獨特島嶼性部族文化的場所。

記者帶你逛公園丨七旬黎族阿公獨守村裡的“船型屋”:我的家在這裡

↑阿公獨自守著村裡的“船型屋”

0

1

祖先智慧的結晶

放眼望去,初保村是一個依山而建的村落。在山的向陽面,自下而上呈階梯狀分佈著多行茅草屋,每行房屋之間的落差被村民用簡單的土階或加磚石鋪設成臺階。沿著村道往裡走,我們發現,這裡的房子風格極具特色:所有的房屋幾乎均以茅草為頂,一直披到離地不足1米的地方,而牆體則多為木板,外形看上去似一艘倒扣的木船。

負責接待我們的牙合村駐村第一書記兼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黨克強介紹,這叫“船型屋”,是海南省黎族人民的民居形式,是他們祖先智慧的結晶,“黎族傳統聚落所反映的人地互動關係、生活習俗特徵和村落物質遺存,充分體現了當地人民與自然環境相互適應的生態智慧,是熱帶地區島嶼性部族聚落的典型代表。”

相關資料顯示,黎族是我國海南島地區最早的原住民,他們的祖先是嶺南百越的一支,從廣東跨海登島。“船型屋”是海南黎族人民獨特的傳統民居,黎語稱“布隆亭竿”,意為竹架棚房子,這是為紀念渡海而來的祖先,以船倒扣的形狀來建造的房屋。即使後來遷入海南島腹地過起了農耕生活,黎族民居仍保留了船的造型,記錄著民族悠遠的歷史。

記者帶你逛公園丨七旬黎族阿公獨守村裡的“船型屋”:我的家在這裡

↑初保村(老村)裡的“船型屋”

據悉,初保村是全國唯一一個儲存古老原貌特色的黎族村落,被譽為“黎家第一村”,是天然的黎族文化博物館。在2005年9月時,被列入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保護名錄。2013年入選“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此外,2021年3月以來,海南還積極推動“海南熱帶雨林和黎族傳統聚落”專案申報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

02

每天回老村守護

午後的初保老村,除偶有上山的農人經過,罕見人煙。黨克強說,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後,當地村民已全部移至不遠處的初保新村,老村被原封不動地儲存了下來,只是偶爾會有村民在農忙時回到老村歇腳,或是回家飼養家禽。

經過一民屋時,我們遇到了一位正在屋旁吊床上納涼的老者。老人家衣著十分樸素,淺白色的短袖上衣已經有些泛黃。黝黃的面板下,能清楚看到老人家臉上的皺紋,但他赤著雙腳走在半米高的屋邊臺階時,卻又十分輕盈、靈活。

黨克強說,老人名叫王仁達,是當地《黎族幹欄建築生態自然村》代表性傳承人,每天都會回老村守著,“我們都叫他阿公。他家這個‘船型屋’就是他自己建的,他和他兒子都會這門手藝,只是他不怎麼會普通話,交流起來可能有些困難。”

面對陌生人的到訪,阿公並未表現出任何不適,反而笑盈盈地讓我們進屋參觀,還不時的指著一旁的房子介紹著。只是阿公說的黎語方言,我們都聽不懂。

“近兩年有很多人來這裡,北京的、陝西的,還有國外的,他們都到我這裡來過。”阿公用他僅會的幾句普通話告訴我,國家公園設立後,他們已經習慣了外人經常性的到訪,每當有人來村裡參觀時,他都會配合對方拍攝、介紹,不論別人是否能聽懂。

記者帶你逛公園丨七旬黎族阿公獨守村裡的“船型屋”:我的家在這裡

↑阿公家的外牆上掛有一塊“船型屋”介紹的木板

而在與阿公交流時,我也能清楚地感受到阿公的傾訴慾望很強。就像我們談到彼此多少歲時,阿公用黎語表達多次我都無法理解後,他會用手在地上一遍遍地寫上漢字,說自己今年79歲。

同樣,阿公似乎很想將他所知道的黎族傳統技藝告訴大家。他向我介紹“船型屋”時,儘管我聽不懂黎語,但他仍舊一遍遍地告訴我茅草屋頂是如何編織的,支撐房屋的木材是怎麼割據的……直到我能正確地重複出他說的話才作罷。雖然我只是復讀一遍,並不懂其中含義,但阿公仍舊感到很高興。

03

希望技藝傳下去

不久,阿公的兒子王家瓊趕了回來,充當起臨時翻譯。在他的介紹中,我們對初保村、對“船型屋”建築有了更深的認識。王家瓊說,雖然對外這裡被稱作“初保”,但老一輩的村民還是習慣用黎語自稱村子為“德什龍”,意思是“在大水田的上面”。另外,因有著古代“幹欄式”建築的影子,這裡的“船型屋”被專家認為是記錄著黎族傳統民居從“船形屋”向“金字形屋”演變的軌跡,具有寶貴的科研價值。

記者帶你逛公園丨七旬黎族阿公獨守村裡的“船型屋”:我的家在這裡

↑初保村(老村)內一些房屋已頗顯破敗

但現實的情況卻讓初保村的“船型屋”陷入了難存的困境。王家瓊說,現在“船型屋”所需的茅草、木板等原材料正逐漸減少,因此想要再建或修護一間“船型屋”很難。其次,由於傳統的“船型屋”存在一些潛在的安全隱患,特別是在每年的颱風季節,不少村裡的年輕人都希望搬離此處,住上更安全的瓦房或平房。

“這建房手藝估計也要斷了。”王家瓊說,初保村裡像他這個年紀或是以上的人,幾乎都會建“船型屋”,但再往下就很少有人會了。而原因則是沒有條件去進行建造的教學,以及很少有人對此感興趣願意來學,“我們也希望這門手藝能夠傳承下去,但個人能力太小了。好在隨著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設立,包括‘船型屋’在內的黎族文化開始被更多人知道,也許之後會有更好的辦法來保護這些文化。”

離開初保村時,阿公正在縫補漁網。我問阿公為什麼每天都要來老村待著,他好像聽懂了又似乎沒有聽懂,只是不停地念叨,“來,每天都來,家在這裡。”

記者帶你逛公園丨七旬黎族阿公獨守村裡的“船型屋”:我的家在這裡

↑阿公正在縫補漁網

—END—

記者帶你逛公園丨七旬黎族阿公獨守村裡的“船型屋”:我的家在這裡

“我們的國家公園”採訪指定用車:小鵬汽車

小鵬汽車致力於透過探索科技,引領未來出行變革,做“未來出行探索者”。在汽車端已實現適用城市道路的CNGP、適用高速及城市快速道路的高速NGP智慧導航輔助駕駛、可實現跨樓層的VPA停車場記憶泊車以及業內首創全場景語音等與使用者強相關、高頻場景的高階輔助體驗。同時在低空出行與人工智慧領域部署兩家生態企業,小鵬匯天是亞洲規模最大的飛行汽車公司,目前正推出第五代雙人智慧電動飛行器。而小鵬鵬行以普及智慧機器人為使命,目前已研發出初代仿生機器人機器馬。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記者帶你逛公園丨七旬黎族阿公獨守村裡的“船型屋”:我的家在這裡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