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人類自誕生以來,最接近完美的時刻

古典“三連問”

Q:什麼是“古典音樂”?

A:“古典音樂”可特指1770-1830年間創作的音樂。

Q:什麼是音樂史裡的“古典”?

A:那就是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音樂!

Q:這三位巨匠的“古典”特質是?

A:均衡!

人類自誕生以來,最接近完美的時刻

海頓、莫扎特、貝多芬

在那個優雅、精緻、守禮的時代,音樂的動機、線條、調性、和聲、節奏、分局、織體、音型法、力度,等等都追求最完美的均衡狀態。

到了貝多芬那裡,他更是將海頓、莫扎特的古典規則融會貫通,運用地淋漓盡致,相對於前二者而言,作曲家的個人情感在他的音樂當中也更強烈、更顯著。

人類自誕生以來,最接近完美的時刻

貝多芬(1770~1827)

即使在浪漫主義觀念聚集力量、古典主義理想即將瓦解的面前,貝多芬始終堅守著古典主義的剛正嚴謹,努力傳達他內心的“古典精神”,並最終“在他最優秀的作品中,使得人類自世界誕生以來從未這樣接近完美。”

人類自誕生以來,最接近完美的時刻

9月5日(週六)19:15

著名指揮家、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呂嘉

將執棒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

,以“古典精神”為主題為觀眾呈現貝多芬音樂專場。音樂會將演繹

《雅典的廢墟》序曲、《第八交響曲》《第二交響曲》

,透過作曲家這三部非“主流”的作品,撥開貝多芬桀驁不馴的外衣,在充滿幽默、微笑、嬉鬧的音符中找尋一位更真實、更富人性光輝的“樂聖”。

本場演出將在

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

BTV文藝抖音號

同步直播,

著名主持人孟盛楠

將與

呂嘉指揮

親切對談,分享指揮家眼中的貝多芬,講述貝多芬非同常人的音樂人生。

《雅典的廢墟》序曲,Op. 113

沉睡千年的雅典娜終於醒來,悲哀地看到奧斯曼帝國佔領下的雅典城已是一片廢墟。那麼在眾神的使者赫耳墨斯,就是法文裡的愛馬仕,帶領下同神聖羅馬帝國佛朗茨二世到匈牙利的佩斯城重建輝煌吧。

這是一部創作於1811年,表達匈牙利人鐵血丹心的歌唱劇,為慶賀布達佩斯位於多瑙河西岸佩斯城中新劇院落成而作。作為全劇導讀的歌劇序曲,特別是貝多芬所創作的序曲,悲痛得引人深思,覺醒得淋漓盡致。其中代表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進行曲,成為整部作品中最出名的樂段。

人類自誕生以來,最接近完美的時刻

F大調第八號交響曲,Op. 93

相較F大調第六交響曲“田園”,貝多芬稱這部創作於1812年之夏的第八交響曲為“我的F大調‘小’交響曲”。這是一首無慢樂章,且不會給人以沉重感的作品。

第一樂章:奏鳴曲式,無引子,主題開門見山地在快速而有活力的3/4拍中展開,朝氣蓬勃,被視作貝多芬有意為之的幽默。作曲家在此使用了獨特佈局,將全章的戲劇化高潮從發展部後移至再現部,並輔以重要尾聲,第一及最後一小節首尾合一的古典主義手法則用以致敬海頓。

第二樂章:於F大調下屬降B大調,貝多芬在此以管樂詼諧模擬節拍器的“滴答”律動,絃樂在其中輕快歌唱。有學者認為它意指約翰·馬澤爾發明的早期節拍機,而另有學者指出,此物問世晚於該曲,貝多芬傳記作者安東·辛德勒撰寫的這一軼事並不可信,作曲家實則致意的是海頓的“時鐘”交響曲。

第三樂章:小步舞曲,此樂章為復古的小步舞曲及其常見的三部曲式,但又異於以往,以弱起營造出第二拍重音,呈現出新的古典風貌,圓號與單簧管在中段部分的獨奏雋秀旖旎。

第四樂章:全曲中壓軸樂章,奏鳴迴旋曲式,從柔弱猶疑到奔軼絕塵,作曲家再度突破,於強弱力度間大幅變幻,以一個幾經曲折、不尋常的宏大尾聲告終。

D大調第二號交響曲,Op. 36

1801-1802年,貝多芬於溫泉小鎮海利肯施塔特休養,並應利奇諾夫斯基王子卡爾·阿洛伊斯委託創作出《第二交響曲》,曲風清雅蓬勃。

第一樂章:明暗交錯的引子之後,帶著儀式感的雄健旋律從容呈現,跌宕起伏的力度變化,絃樂、管樂與整個樂隊的更迭交替,令人熱血澎湃的音型模進,在和聲低音不斷攀升中到達高潮。

第二樂章:於D大調之屬調A大調之上,與第一樂章形成強烈反差,由絃樂最先奏出的一首簡單悠揚的田園牧歌,偶有幾處突兀的和絃重音,彷彿雲朵下的斑駁陰影。

第三樂章:貝多芬自此開始以諧謔曲替代海頓交響曲模式中位於第三樂章的小步舞曲,來表達更具衝突、詼諧與活力的戲劇感。它構成了貝多芬作品中鮮明的個性語彙,頻繁的弱起與碎片化旋律,令當時的維也納觀眾瞠目結舌。

第四樂章:不拘一格的開場,好似作曲家對耳疾的睥睨,這彰顯“貝多芬風格”的一章,仿若比之前更勝一籌的諧謔曲。難以束縛的能量,不羈的風骨,變幻莫測的聲響,始料不及的幽默感,音樂在整個樂隊的加持下噴薄而出,肆意馳騁。

人類自誕生以來,最接近完美的時刻

9月5日19:15

進入BTV文藝抖音號

我們一起在貝多芬音樂中探尋“古典精神”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