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當代年輕人都這麼聊天?“你說的很好,下次不許再說話了”

科學證明:如果你每天說的廢話在80%以上,那應該廢話還挺多的。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廢話到底有什麼用。

我很不喜歡我的領導,因為他的廢話實在是太多了。

中午一起吃飯問吃點啥,他回答“吃點想吃的唄。”

當代年輕人都這麼聊天?“你說的很好,下次不許再說話了”

開會的時候問這個計劃具體怎麼實施,他說“具體情況還得看具體是什麼情況。”

問這個事到底對不對的時候,他說“如果沒錯的話,那就應該是對的。”

剛來的時候覺得這個領導好厲害啊,說的話句句說的都在理,但是再仔細想想突然發現,這他喵的說了跟沒說一樣啊!

熟了之後就直接懟回去,你說這廢話有什麼用?

當代年輕人都這麼聊天?“你說的很好,下次不許再說話了”

當代年輕人都這麼聊天?“你說的很好,下次不許再說話了”

“廢話有用嗎?”

嗯…這個問題難道不是另一句廢話嗎?既然都是廢話了,能有用嗎?

事實上廢話不僅有用,而且有大用。

加拿大心理學博士阿丁·圖賓是一位研究廢話多年的“廢話專家”,他的論文中提到:一個人廢話的能力越強,就能越快的在人群中脫穎而出,並被人們認為是高智商、高情商者。

所以只要你能充滿自信的、滔滔不絕的說出廢話,大部分人就會被你折服。

當代年輕人都這麼聊天?“你說的很好,下次不許再說話了”

這主要是因為廢話並不是錯話,一般都是翻來覆去的說一些沒有用但正確的話,那麼大腦就會自然而然的把正確和有用畫等號,聽完之後就會覺得這個人太有才了!

這可能就是為什麼很多領導天天廢話連篇還能身居要職的原因吧!

當代年輕人都這麼聊天?“你說的很好,下次不許再說話了”

其次,廢話還是促進社會消費的主力推手。

全世界有很多專家在研究廢話,其中哲學家哈利·法蘭克福最為出眾,他甚至還出了一本書就叫《論廢話》,裡面提出了一個觀點:人們更容易被廢話所吸引。

放在如今的網際網路時代就更適用了,各大網站,公眾號的標題黨們都是廢話高手,什麼“著名影星做這種事竟然是為了它!”、“做到這5點,保你榮華富貴!”“震驚!14歲少女4年前竟然剛剛10歲!”,雖然都是些沒用的廢話,但是看看點選量,篇篇都是10W+。

各大品牌的廣告詞也盡是廢話(具體大家就意會吧),但就是會吸引大批使用者購買。

當代年輕人都這麼聊天?“你說的很好,下次不許再說話了”

不過以上都不是廢話最大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廢話真的可以使人快樂: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廢話越多,大機率就會越快樂,但是如果廢話密度低於50%,那這個人將不怎麼快樂。

因此另一位研究過廢話的中國著名作家朱自清在他的《論廢話》中說,“得有點廢話,我們的生活才會有意思。”

如今“廢話文學”在網路上瘋傳,似乎也能明白為什麼會這麼火了。

當代年輕人都這麼聊天?“你說的很好,下次不許再說話了”

為什麼“廢話文學”能火

當代年輕人都這麼聊天?“你說的很好,下次不許再說話了”

“但凡你說話能沾點邊,就也不至於一點邊都不沾!”

“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其實我不胖,就是不太瘦!”

這些聽起來挺對、但是仔細想一想說了跟沒說一樣的話,就是現在流行的“廢話文學”了。

確實是100%純純的廢話,但是看起來又讓人忍俊不禁,甚至還想自己造幾個廢話的句子,這麼無聊又沒有營養的話是怎麼火起來的呢?

其實看完上面說的,大概能明白一二,心理學中叫它“調味劑效應”,顧名思義,如果我們每天說的都是高效率、有用的話,就像是天天吃健康餐,雖然很有用也很健康,但是不好吃。

所以就要用廢話來調劑一下,而有時候也恰恰就是這些調味劑,才造就了真正的美味。

當代年輕人都這麼聊天?“你說的很好,下次不許再說話了”

在喜劇作品中,經常會用到一個心理學技巧叫做語言的“預期失調”:就是說完前一句話,在人們心中就會有下一句的“標準答案”,但是當下一句沒有按照預期說出來,並且前後矛盾的時候,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喜劇效果。

“廢話文學”就是這樣,比如“其實我不胖”,一般人預期的下一句肯定是去解釋自己不胖,結果卻是“就是不太瘦”,那不還是胖嘛……和預想的完全相反,就有一種又好笑又想打人的感覺。

學會了之後,發現萬事萬物都可以“廢話”,在你說“廢話”的時候,不僅有一種賤賤的快感,還體驗了一把創作的樂趣。

那麼我們一起來用“廢話文學”造個句吧!

如果你瘦下來,_________

我上次跟你這麼說,_________

為什麼驕傲使人退步?因為如果你驕傲了,_________

當代年輕人都這麼聊天?“你說的很好,下次不許再說話了”

當代年輕人都這麼聊天?“你說的很好,下次不許再說話了”

感情好不好,看廢話有多少

楊絳先生曾在《隱身衣》的開頭說過:“我們夫婦有時說廢話玩兒。”

仔細想想其實能跟我們說說廢話的人並不多,比如在工作關係中要講求效率,最忌諱說廢話,不然某網際網路企業老闆也不會經常說:“你這是正確的廢話。”

不怎麼熟的人,或者大馬路上的陌生人也不會有那個閒心跟你說廢話,只有關係足夠好的人之間,才會有很多很多看起來挺無聊,彼此卻又樂在其中的廢話。

聊聊家長裡短,說說娛樂八卦,“你在幹啥呢?”“啥也沒幹。”諸如此類。

當代年輕人都這麼聊天?“你說的很好,下次不許再說話了”

所以看兩個人關係怎麼樣,從說廢話的數量就能看出來:一個能陪你說廢話的人,一定是愛你的。

愛人之間更是如此,木心先生在他的詩中寫過這麼一句話:“說了等於不說的話才是情話。”

如果每句話都計較說了有沒有用,如果沒用就不說的話,那兩個人之間能說的真是少之又少,“今天吃什麼”、“多吃水果、多喝熱水”之類的話,確實沒用,但是那代表了我在想你,就好像一位微博博主說的,在幹嘛=想你了。

當代年輕人都這麼聊天?“你說的很好,下次不許再說話了”

阿德勒在《個體心理學》中提到,人是具有社會屬性的,如果一個人和外界沒有交流那麼將會對他的心理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越多,心理就會越健康。

所以我猜那些追求高效、不說廢話的精英人士往往過得不太開心。

廢話有時候也是一種共情的方式,把對方的話換一種說法表達出來,證明自己和對方在同一個頻率,會讓對方覺得你懂ta,很多心理諮詢的大師經常會用這個方法快速建立資訪關係——重複對方說的最後一兩句話,會達到意想不到的共情效果(這種方式在和朋友聊天的時候也可以試試)。

總之,廢話可以說是交際中非常有用的語言了,一個人愛你的時候,廢話就會很多,如果你也愛他,那就多跟ta說說廢話吧!

當代年輕人都這麼聊天?“你說的很好,下次不許再說話了”

畢竟如果你不忙的話,那應該還挺閒的。

-END-

策劃:雨青

作者:陳陽

編輯:雪梨

配圖:雲之

(文中部分圖片均來源網路,侵權可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