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快手上市當日,宿華、程一笑為何同時提及“有恆產者有恆心”?

快手上市當日,宿華、程一笑為何同時提及“有恆產者有恆心”?

上市當日,快手創始團隊合影,從左至右:快手聯合創始人楊遠熙,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兼首席產品官程一笑,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兼執行長宿華,聯合創始人銀鑫

快手股價漲瘋了。

今日(2月5日)上午9點30分,快手科技(股票程式碼:1024。HK)以“雲敲鑼”方式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掛牌上市。

作為港股首家以短影片和直播為主要載體的內容社群與社交平臺,快手開盤報價338港元,較發行價上漲193%,對應市值1。39萬億港元。也成為了除阿里巴巴之外,港股市場規模最大的IPO專案。

截至收盤,快手股價報300港元每股,與發行價115港元相比,上漲160%,總體市值達1。23萬億港元,超過了百度、小米以及京東,成為中國網際網路第五大上市公司。

以收盤價計算,宿華身家約1549億港元(約合199億美元),程一笑身家約1230億港元(約合158億美元)。照此推算,宿華可進入福布斯全球實時富豪榜上前百。

同時,截至最後可行日期,快手包括高管在內的公司員工,持股計劃購股權共計6。26億股,發行物件為7020人,平均每人分得8。9萬股。剔除高管後,普通員工7015名,共計獲得4。236億購股權,普通員工人均持股6。04萬股。按收盤價計算,上述普通員工人均身家達1812萬港元(約1513萬人民幣)。

這是中國移動網際網路興起浪潮下,又一個創富神話。不僅快手團隊受益於此,十年時間,在“佛系”哲學下,基於短影片的形態,快手成長一個多元化、有層級的社群,這也符合人類社會最原始、最樸素的生態的特徵。

從表面上看,快手的成長邏輯非常簡單:平臺方一開始提供了一個工具(快手GIF),使用者拿到這個易得好上手的工具,進而產生了內容,形成了社群,演化為社群。當無數的人和內容連線在一起之後,逐漸展現出多元而真實的社會。

但快手的成功絕非如此簡單。要知道,這十年期間,無數網際網路巨頭以及創業公司,在短影片賽道上嘗試過、努力過,奮力耕耘、廝殺,花了不少錢,投入不少團隊,雖然也有一些產品曾出現過短暫的水花,但大多數都無功而返、無疾而終。

究其原因,或許,除了快手創始人及其團隊的堅韌特性,還有他們清晰的產品理念,遠大的理想目標,以及對人類社會生態的清醒認知。

作為快手曾經頗為高調引入的合夥人,曾光明在上市當天,寫了一篇回顧快手的小文中,談到“快手不是為了賺錢去做事,快手是為了完成一些事,因此需要賺一些錢”。

曾光明對快手的觀察是,快手真正想做的事,是透過資訊交流,改善人們的生活,同時,把今天人類的一切認知積累,儘可能多地保留給子孫後代。

這樣的理念和思考,在今天宿華和程一笑的演講中,也可以找到印證。作為快手的核心人物,宿華和程一笑在演講中,都引述了戰國時期孟子話——“有恆產者有恆心”。

“讓有恆心者有恆產,有恆產者有恆心,讓我們的使用者們,都能生活得再好一點。”——程一笑。

“在這一切的背後,是我和一笑創業開始就確定的一種信念:對人的尊重,對勞動和創造的尊重。我們幫助人們發現所需,發揮所長,希望有恆心者有恆產,有恆產者有恆心,希望打造一個最有溫度最值得信任的社群。”——宿華。

恆產論是當時孟子為當時剛萌芽私有制經濟辯護的重要經濟思想。或許,這也是宿華和程一笑最樸素的價值觀。也可以說,這也是這兩位出身社會底層的科技行業創業者,對於廣大的普通使用者最簡單、最直接的情感共鳴。

在已經達到超過3億日活、7億月活目標之後,創始團隊再談及“有恆心者有恆產,有恆產者有恆心”,意味著接下來商業化依舊是快手的工作重心。

關於快手商業化最原始的驅動力,主要是在快手還未正式開啟商業化時,流量比較平均分配的狀態下,平臺上就已經誕生了很多廣告和交易行為。比如說,一些果農會以短影片或者直播的形式為產品打廣告,關注到這些內容的使用者比較容易產生購買意願。

宿華在今天也再次覆盤了對平臺商業化的思考:“他們之間相互作用,構建起一個有很強生命力和演化能力的生態。在這個生態裡,不斷湧現出新的商業模式,重構商業系統和行業結構。我們的直播業務、影片電商業務就是這樣一點點長出來的。”

同樣地,快手首輪投資人、五源資本合夥人張斐,在回答快手發展至今有哪些出乎意料的事情時,稱“我沒想到快手能長到如今的體量,更沒想到短影片到一定體量後湧現出了非常不一樣的生態,很多人將快手作為服務通道,直播、電商、教育、遊戲等業態在快手上開花結果,而且現在快手也在嘗試做一些本地服務。”

“這些業態都是自下而上長出來的,就連電商也不是由快手設計的,而是當快手連線了非常多有意思的人後發生的,比如原來一些只能在大山裡流轉的農產品,現在可以面向全社會銷售,這是非常奇特的。”張斐說。

事實上,在三年前,宿華在接受鈦媒體採訪時說,帶貨類商業模式,在未來極具想象空間,快手也可以從中獲得合理回報,“因為我們的科技賦能,我們會從中分到合理的收入和利潤,這是大的邏輯。”

據此前快手披露的招股書顯示,快手電商的增長速度尤其迅速。截至到去年11月30日,快手電商GMV達到3326億元人民幣,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GMV的5倍。2020年以來,快手電商GMV實現第一個1000億用了6個月,第二個1000億僅用了3個月,第三個1000億隻用了兩個月就已經實現。

這種在快手上“長”出來的商業模式,也成為了各大巨頭搶灘的下一個領地。非常巧合的是,就在快手臨近上市這周內,阿里巴巴公佈的財報中,重點披露了2020年淘寶直播的GMV(商品成交總額),已經達到4000億。

而在這商業世界兇猛拼殺的過程中,快手最大的底氣是來自於“使用者”。在快手兩位聯合創始人的簡短致辭中,“使用者”一共被提及了15次。

同時,在上市當日的北京公司現場,快手邀請了六位使用者敲鑼,分別是羋姐、老喬、迷藏卓瑪、戴博士、陳逗逗、吳玉聖,他們是快手豐富溫暖的社群生態的代表。

快手上市當日,宿華、程一笑為何同時提及“有恆產者有恆心”?

上市當日,快手邀請到了平臺上6位具有代表性的使用者敲鐘。

這似乎也符合宿華對於上市當天的想象——“在我的想象中,敲鐘的應該是快手的忠實使用者,而我和一笑則會留在工位上寫程式碼。”

很多人在談及快手時,認為這是一家“使用者推著走的公司”,言下之意是快手在運營、管理等方向上,太過“佛系”。但這樣並沒有什麼不好。事實證明,快手的成長的確是仰賴於使用者。雖然他們也提出過,衝擊K3目標(達到3億DAU)的戰役,目前看來,這是這家公司有且僅有一次的嘗試。快手的“無為”,並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一直在尋找社群繁榮的最大公約數,是用“GDP+基尼係數”的分配方式,運作這個龐大的網路社群組織生態。

因為流行會變,使用者需求也始終在變。宿華也曾告訴過鈦媒體,快手“不是”短影片,快手是一個普通人記錄分享生活的社交平臺,短影片只是目前分享記錄最高效的載體。“如果有一天技術發展出現了更為先進的記錄載體,快手也會更新迭代。”

無論未來會走得多遠,活躍的、充滿創造力的使用者,以及他們真實的生活濃縮成的精彩片段,構建了快手生態圈中的浩瀚宇宙,是快手永恆的前進動力。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李程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