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千古一相”李斯究竟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我們來看看“千古一相”李斯,他出生在公元284年,死在公元前208年,這是一個非常讓人費解的人。他原是楚國上蔡之人,隨荀子大智者而生,進入秦國,成為贏政王之時,曾協助嬴政一統六個國家。秦國建國後,他被封為宰相,卻在晚年被胡亥和趙高壓在身下。是什麼使李斯的人生遭遇了這樣的轉折?

“千古一相”李斯究竟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李斯的下場,對我們來說,有何啟示?李斯幼時曾為楚國的一名縣令,卻是個鬱鬱寡歡的人。作為一個鄉紳,他親眼目睹了老鼠在廁所裡的驚慌失措和老鼠的狂妄,於是他感慨了一句“人之不孝,人之不孝,人之於鼠”,他終於意識到,他必須要改變自己的處境,只有透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扭轉這種狀況,而被動地接受,那就什麼都沒有了。應該說,從那時開始,李斯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想要改變自己的低微生活,不管是志向,或是野心,他都想要成功。

“千古一相”李斯究竟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李斯和他那些走南闖北的前輩們相比,他更喜歡參與政事。後來,他跟隨了秦朝末代的荀子,學到了帝王之道,踏上了飛黃騰達的道路,從此一飛沖天騰達,逆天改命。荀子的學識淵博,他的思想理論可以說是孔子學派,同時也是明、清兩代學派的精華所在,並且有一種趨向於法的傾向。李斯和韓非,都是從師父那裡學來的。在文學和學術上,李斯沒有韓非那麼強,但是李斯的務實,卻是相對於韓非的唯心主義,李斯更適合在這個混亂的時代。李斯從荀子那裡學到了很多東西,為他指明瞭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前往秦國的路上,他對當時的局勢進行了一番研究,他覺得楚國無足輕重,六個國家都很弱小,楚國根本沒有一統天下的能力,所以他選擇了前往秦國發展自己的才華和野心。

“千古一相”李斯究竟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李斯臨行前曾寫過一句:“秦國皇帝要一統天下,君臨天下,這是一種屈辱,也是一種傳說。”所以汙穢不勝卑,而哀莫慎容,謹防貧窮,長居低微,居於軍中,不是惡利自為,這不是君子之愛。這本書出自司馬遷之手,難免有些文人的味道,對李斯的“功名”之心作了一次徹底的揭示。司馬遷主張:“人要有德,才能有德,而要有德。”因此,李斯成了一個貪得無厭的傢伙。可是,“汙穢勝過貧瘠”這四個字,怎麼就成了眾矢之的呢?一個滿足於自己生活的人,不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嗎?他們只是想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樣的人在一個國家太多了,幾乎就是必死之局,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會喪失改革的積極性。

“千古一相”李斯究竟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社會就是因為有一群不安分的人,有一群敢於打破傳統的人,所以這個世界充滿了活力。李斯接著說,若他長時間生活在貧苦之中,卻又玩世不恭,顯露對功名的憎恨,那都是掩飾自己的軟弱。這就是所謂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李斯不但聰明過人,而且還很聰明,因此他的成就並非是僥倖。李斯初入秦國時,呂不韋已把他當成了他的心腹,得到了呂不韋的賞識,又被呂不韋舉薦為親兵。從此,李斯時常與秦王朝接觸,向他灌輸自己的理念。

“千古一相”李斯究竟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當時,野望遠大的秦始皇尚年幼,但他實行六個國家的理想,與李斯的想法是一致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李斯對他的信心越來越大,他的想法也越來越融入到了他的政治理念中。不久之後,李斯就跟秦王政合作了。李斯時時刻刻都有好運氣。秦王朝十年,韓國水工鄭國事件,秦宗室的人提議將客卿逐出,這很有可能會使李斯這個客卿與他無緣了,然而他卻在《諫逐客書》中提出了反對意見,可見李斯的政治遠見,認為秦王政是一個有政治頭腦和戰略眼光的皇帝。無論李斯是否大展神威,亦或是因嬴政欲以此來壓制國內的保守派,李斯很快就被提拔為太尉。李斯此次幸災樂禍,為他日後在秦國政壇上大放異彩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千古一相”李斯究竟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李斯得到了秦王的賞識,制訂了逐個攻打六國的戰略和戰略,並積極地加以執行,短短十年內,六國相繼覆滅。六國一統,秦國的勇士們,都是在流血犧牲中建立起來的。然而,作為帝國的最高將領,嬴政卻採納了李斯的策略,這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當秦國統一了世界,李斯登上了宰相的寶座,他的仕途也達到了頂點。秦帝國成立之後,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怎麼治理國家,怎麼治理國家。難道還要繼續實行分封制度嗎?李斯曾提議,應廢止導致各大藩王之間的紛爭,並推行郡縣制度。所以,他採取了一種封建的中央集權體制,把各大藩屬國的分裂和分裂,徹底消滅。秦國一統,因為各國之間的戰爭,導致各國之間的語言,文字,文明,都有很大的不同,這對一個國家的團結和經濟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李斯對秦始皇進行了一系列的獻策。

“千古一相”李斯究竟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比如,他將漢字的各個部分進行了精簡,將那些字型和字型都改得更簡潔,更容易書寫的字型,作為國家通用的字型。所以才有了秦小篆這個名字。李斯還在法律、錢幣、量度、制衡、制式等方面積極地為嬴政出謀劃策。更重要的是,他還在秦王朝中樹立起自己的權威,對儒家那些顛倒黑白,詆譭朝政的詩詞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焚書”。事情總是會有好有壞。秦始皇於公元前210年帶領大批軍隊踏上了尋仙之路。趙高和李斯聯手,在沙漠上掀起了一場風波,並以皇上的名義,偽造了皇上的旨意,迫使蘇與蒙恬自殺,並將秦二世胡亥立為太子。

“千古一相”李斯究竟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眾人都在猜測,與趙高結盟,李斯能得到多少利益?李斯為何要冒險?之所以廢黜二代,是因為李斯知道他廢止了爵位制度,郡縣和燒殺搶掠,他的仇家實在是太多了,所以他必須得到皇帝的保護。李斯一手造成了他一輩子都難以消除的心魔,沒有了它,他將一事無成,一無所有。所以,他一直認為,權利比什麼都重要。這種信仰在李斯的心裡根深蒂固,他的力量是無與倫比的,無數英雄都為之折服,一個手握重權、身居要職的人,又怎麼可能放棄自己的榮光呢?但李斯並沒有妄自尊大,只是覺得他太小瞧了其他人。

“千古一相”李斯究竟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李斯的職位,在秦始皇時代就是最尊貴的,不能提升,趙高雖是太監,但骨子裡卻是個卑鄙無恥之徒,一心想要更上一層樓,成為一名合格的官員,這也無可厚非。秦二世要護著趙高,李斯心知肚明。李斯卻不知,趙高並沒有李斯想象中那麼貪得無厭,趙高的終極目標,就是掌握皇位,這是趙高和李斯所沒有想到的。李斯的知己不知彼。趙高和李斯在沙山上,如果把扶蘇推上王座,你和蒙恬的關係會怎麼樣?李斯說:“還差得遠。”所以李斯相信趙高的話,就將蒙恬當成了最大的敵人,和趙高聯手,想要剷除他們。如此一來,李斯就覺得自己在大秦的政治上,已經沒有什麼人能夠與他抗衡了。

“千古一相”李斯究竟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不過李斯從來沒有考慮過,胡亥登基後,會和秦皇、新君有什麼瓜葛,他和趙高的差距,會有多大?你覺得你的計劃很好,從外表來看,你的能力和貢獻都是毋庸置疑的,而你的皇上又是我一手提拔起來的,他一定會感激我,相信我的。李斯的想法是錯誤的,是完全錯誤的。從政治角度來看,昨日的同盟很有可能是今日的仇敵,趙高投靠了李斯,投靠了秦二世,登上王座後,第一時間就將李斯視為最大的仇敵,李斯若早知道趙高的話,最好的選擇,就是扶持扶蘇上位,他就會立刻剷除趙高,或者從根本上剷除趙高,但李斯卻不得不承認趙高的計劃。李斯和趙高聯手挑起了“沙丘之亂”,讓李斯從此陷入了絕對的劣勢,再也沒有做出什麼重要的事情來。

“千古一相”李斯究竟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李斯明知自己與趙高是政敵,卻仍輕視趙高,認為自己身為宰相,又有能力支援,完全可以輕鬆解決趙高,卻始終沒有將其放在心上,以致多次失去了良機,直至局勢失控,他向皇上報告趙高要造反。實際上,這是一種汙衊。趙高謀反的事,李斯還沒有找到確鑿的線索。李斯也是被逼得走投無路,若他頭腦還清醒,就會明白,這些都不是真的。二世祖,自從登基以來,很少見到朝堂上的大臣,所以他只能透過趙高來了解朝堂上的情況。趙高又勸秦二世去參加宴會,一味享樂,但李斯卻不能見到皇上。李斯對這種事瞭如指掌。

“千古一相”李斯究竟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如此說來,李斯所寄希望於一封奏摺,說趙高謀反,皇上又如何能信?皇上收到稟報,也許會覺得趙高先說你造反,你說趙高謀反叛,我不能相信,趙高我每天看著他的意見,都是令我高興的事情,哪有造反之理?李斯從荀子那裡學習了帝術,與秦始皇建立了良好的友誼,贏得了秦始皇的信賴。在秦二世面前,他的帝術根本派不上什麼作用,李斯對秦二世來說,沒有什麼作用。李斯貴為宰相,百官第一,卻沒有個人力量,所以秦始皇才不會對他起疑心。

“千古一相”李斯究竟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秦始皇在世之時,李斯憑藉著皇上對他的寵愛和信賴,站穩了腳跟。韓非一現身,李斯就用了一個小小的手段,消除了隱患,李斯認為自己根本不缺手下,而且秦始皇在世之時,李斯也不能勾心鬥角,若被皇上查出來,李斯就再也說不清楚了。不過始皇已逝,新君最信賴的人非李斯,這是李斯長久沒有想明白的事,就算他想得再仔細,也不會去做。根據推測,此事與呂不韋的氣數脫不了干係。呂不韋在秦國發展自己的強大力量,李斯剛來秦國時,就加入了他的隊伍,但秦始皇上臺後,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呂不韋也被他的隊伍所害,李斯目睹了呂不韋的滅亡,也許他會認為我將來當上呂不韋是錯的。

“千古一相”李斯究竟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不久,他的仇人趙高就利用自己的特權來威脅大臣們。當然,我們也不能排除那些真正效忠於他的人,所以我們迅速組建了一個隊伍,對抗李李斯,而一旦他們壯大起來,李斯再想反抗,就來不及了。沒過多久,趙高以叛逆、覆滅三家為由,把李斯給殺了。在他死之前,他和他的孩子開玩笑說:“我與你同乘一條狗,去上蔡東門追一隻狐狸,這怎麼行?”這裡,我要說的是李斯的一段話:“不能比低階更低,不能比貧窮更悲傷。”就是要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要努力,而不是去追求自己的夢想。我們要努力,但不要被名利所困。

“千古一相”李斯究竟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老實說,如果李斯擁著扶蘇,就算沒有蒙恬那麼高的身份,也絕對是牢不可破的,因為他有能力,有實力,可以為秦國的發展做出很大的貢獻,所以扶蘇並不會把他趕盡殺絕,他認為自己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臣子,而扶蘇也是如此。至於扶蘇,他會支援秦始皇那樣的功臣,這樣才能延續到現在,所以我覺得,這樣的人,應該是最好的。總之,李斯在史書中的位置,是毋庸置疑的。縱觀古今,相對於歷史上的英雄主義,他的功績是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很多都是無法抹去的,具有劃時代的意味,雖然也有不足之處,但就他在歷史上所作的貢獻而言,卻是功勞多於功勞。從李斯的角度來看,李斯確是一代名將,一代文人。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