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青未了|桑島——渤海灣的璀璨明珠

青未了|桑島——渤海灣的璀璨明珠

青未了|桑島——渤海灣的璀璨明珠

桑島四面環海,是龍口市渤海灣唯一遠離大陸、原生態的海島。8月16日和朋友一起遊海島,品海鮮。早上8點鐘來到港欒碼頭,乘船航行約十幾分鍾到達桑島。海面上颳起陣陣海風,帶來一絲絲涼意,舒服極了。

桑島四面環水,海水澄清,岸礁爭險。在諸多礁石中,尤以房五石、蛙石、釣魚臺、美人礁、黃石江、纜馬江、老鵝石、雙江水最有特點,被稱為桑島“八大景”。它們散座在桑島四海邊,或露出水面,或潛伏水中。

海市蜃樓是桑島又一名勝。海上畫面不停變幻,這種幻影如城廓、似樓臺,飆回倏變,如同一幅城市的美景。

獨特的火山岩地貌,以及海參、鮁魚、螃蟹、皮皮蝦、海蠣等各種時令海鮮……無不讓人對這個淳樸自然的漁村小島產生一種神往。

桑島是火山噴發而形成的一個島嶼,至今有三萬多年曆史,島上至今仍保留著典型的火山岩地貌,在我國北方海島中非常罕見,屬國家地質地貌保護單位。

火山岩又稱噴出巖,屬於岩漿岩(火成岩)的一類,是火山作用時噴出的岩漿,經冷凝成巖,壓實等作用形成的岩石,是典型的岩漿噴發地貌,天然石雕奇蹟,火山岩石有梅花紋路,結晶狀岩石。

桑島村距今已有400年曆史,現在有600多戶人家,1900多人,世世代代以捕魚為生,近些年開發了海產品養殖及旅遊業。剛進村,就看到漁民們在整理修補漁具,為出海前最後的準備忙碌著。

島上還保留著很多古舊民居和建築。桑島的房屋建築別具一格,坐向大多坐北朝南,東西兩廂;房屋結構以磚石為主,舊房則是利用島上的火山岩石砌牆,形成三合院格局。

桑島百年老屋是最早古民居用精雕細磨,青磚構建,為明清時期民俗建築。是一座有地方特色的四合院建築,體現了過去桑島講究居住和生活的水平。

沿著環島道,步行來到東山海草亭前,又沿著蜿蜒盤曲的棧道繼續往前走,近距離欣賞東山景區獨特的火山地貌。大家小心翼翼的扶著棧道上的扶手,生怕一不小心就摔了下去。很多野山棗樹生長在巖縫裡,樹上掛滿了棗,抬頭望著大海,使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陣陣海風吹來,海面上湧起了層層波浪,洶湧的海水衝擊著礁石,宛如干軍萬馬,濺起高高的浪花,發出”嘩嘩”的美妙聲音。

走過火山岩棧道,來到島上最高處東山燈塔,站在這裡,眺望藍天大海,碼頭上帆船林立,遊艇在大海上穿梭,人們在碼頭上忙碌,成群結隊的海鷗在空中自由的飛翔,好一幅美麗的畫卷!

仰望藍天,遠眺那無邊無際波瀾壯闊的大海,蔚藍的大海和天空融為一體,水天一色,分不清是天涯還是海角。

在觀光道上,看到遊客們坐著觀光車,有的騎著單車,你追我趕,歡聲笑語瀰漫在環島路上。

島上有“千畝槐林”,槐花的盛開期比陸地要晚兩週左右,鬱鬱蔥蔥,簡直就是一處天然氧吧。樹上的知了叫個不停,好像歡迎我們這些遠道來的客人。

海參是八珍之首。桑島海參全國聞名,無汙染,純天然。2008年被農業部授於無公害產品;省農業廳授於桑島村為無公害農產品養殖基地;2012年桑島刺參又被農業部認定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在島北邊,有二處玄武岩,大批遊客在此玩耍,黑糊糊多孔的玄武岩,長年累月的承受著風浪的拍打。在礁石間還生存著小螃蟹和小魚小蝦及貝類生物,數量之多難以計數,大家都忍不住加入了抓螃蟹和小魚小蝦的行列,這一刻,我感覺彷彿又回到了童年。忽聽有人喊,看我撿到海菜了,還有的喊撿到蛤了。大海真是應有盡有,無窮無盡。

在桑島西北方向還有一小島,島上人稱為依島,面積不大,坐快艇幾分鐘就能到達。依島上無人居住,因此一切都是原生態。

我們又參觀了海娘娘廟及村民自籌資金建的村博物館。館內陳列了桑島漁民不同時期的捕魚工具和從海底打撈的奇石異物,讓大家讚不絕口。

臨近中午,我們乘坐遊覽車到達酒店,滿桌野生海鮮,海螺、螃蟹,蛤、蝦……應有盡有,我們吃的酒足飯飽,樂不思歸。

桑島環境優美,空氣清新,風景誘人,有天然浴場,吸引了很多遠道而來的遊客。大海的慷慨、磅礴和舒適的氣候讓我們流連忘返。

再見了桑島,願桑島這顆渤海灣上的明珠更加燦爛輝煌!

簡介:吳人民,山東龍口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作家網、中國詩歌網會員,山東詩詞學會會員,山東老幹部詩詞協會、書畫協會會員,煙臺市詩詞學會會員,龍口市作家協會、詩詞學會、書法家協會、攝影家協會會員。《作家前線》《黃河文藝》雜誌簽約作家、詩人。

作品散見於《中國現代文化報》《今日龍口報》《膠東文學》《齊魯文學雜誌》《西部散文選刊》《西散南國文學》《南國紅豆詩刊》《詩刊》《中國詩歌網》《中國作家網》《詩壇》《中國新時代詩人大辭典》等報刊雜誌、網路平臺,在多次徵文中獲獎。

壹點號 吳涵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