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大秦賦:荊軻刺秦王為何失敗了?3個原因,個個都有教育意義

《大秦賦》中,有一段荊軻刺秦王的劇情,雖然簡短,但是基本把整個過程都講清楚了,荊軻沒有刺殺成功,反而被嬴政反殺了。一開始不太明白,一個刺客刺殺秦王沒有成功,為什麼這個事情會流傳千古,但是後來知道了前因後果,就會覺得這件事很有意義。

大秦賦:荊軻刺秦王為何失敗了?3個原因,個個都有教育意義

《荊軻刺秦王》出自《戰國策·燕策三》,這一悲壯的歷史故事,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情況,六國非常不滿秦國的吞噬,他們在用一切力量做最後的掙扎,而荊軻刺秦王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表現了荊軻重義輕生、為燕國勇於犧牲的精神。

但是,許多人對於荊軻刺秦王這件事卻抱有不同的見解,對荊軻這個人也有不同的看法,那麼,荊軻到底是英雄還是莽夫呢?辯論雙方可謂爭持不下。

從荊軻刺秦王的目的及其歷史影響來看,他的行動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也就是荊軻的英雄論。

大秦賦:荊軻刺秦王為何失敗了?3個原因,個個都有教育意義

一方面,他是為了報燕太子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他是為了抵抗暴秦入侵,保衛燕國。雖然他有些不自量力,也不懂得歷史潮流的必然趨勢,但是他不畏強權,不怕犧牲,在人人懼怕秦王時挺身而出、他是反抗暴政的代表人物,這種精神和氣概是值得稱道的。

但也有不少人認為,被稱為英雄,拔高了荊軻的個人形象,他只是一個意氣用事,缺乏籌謀,劍術不佳的莽夫,為什麼會刺殺失敗,跟這些因素關係巨大。

01

第一,豬隊友。

大秦賦:荊軻刺秦王為何失敗了?3個原因,個個都有教育意義

老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個人的能力有限,團隊的力量一定才更大,然而荊軻去秦國時該帶的隊友沒帶,不該帶的卻帶了,那位豬隊友臨陣退縮,在秦國大殿外被嚇破了膽,雙腿發軟無法入內,只剩下荊軻一個人孤軍奮戰,效果當然會打折扣。

所以說,荊軻在刺殺秦王這件事上,思慮不夠周全,安排不夠妥當,他連最起碼的團隊都沒有準備好,落得一個孤軍奮戰的境地,也是自取滅亡。

大秦賦:荊軻刺秦王為何失敗了?3個原因,個個都有教育意義

看來,一個團隊的領導者要有足夠的領導才能,任務才有可能完成,而團隊成員如何選擇,如何將豬隊友拒之門外,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02

第二,劍術不佳。

關於荊軻的描述中有一句“好讀書擊劍”,這就說明,荊軻並不擅長劍術,而且他還曾被劍術高超的對手以眼神嚇跑,這更證明,荊軻的劍術不佳。

大秦賦:荊軻刺秦王為何失敗了?3個原因,個個都有教育意義

刺殺秦王純屬荊軻與嬴政兩個人單挑,如果是一個絕頂的殺手,嬴政怎麼有機會將他反殺?失敗後,荊軻還說他沒得手是因為要活捉秦王,這到底真有其事,還是他為自己的失敗找的藉口呢?

一個人在做一件事之前,是不是應該先稱一下自己的斤兩,看看自己有沒有那個能力呢?如果沒有把握,沒有勝算,沒有退路,那可不就是頭腦發熱嗎。

大秦賦:荊軻刺秦王為何失敗了?3個原因,個個都有教育意義

03

第三,不懂什麼叫大勢所趨。

秦王嬴政在位的時代,大秦國力明顯強於六國,秦國統一六國的趨勢已形成,這氣勢可謂是勢如破竹,這個歷史趨勢是不可擋的。荊軻並無遠大抱負只有小義,他螳臂當車之舉只是送人頭而已。

大秦賦:荊軻刺秦王為何失敗了?3個原因,個個都有教育意義

當然了,沒有多少人能在生靈塗炭民不聊生之時去為大局考慮,去想什麼歷史的大河流向何方,荊軻刺秦王只是為了反抗暴政,希望解救飽受戰亂之苦的人們,作為一個普通人,他的行為也無可厚非。

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關於大秦帝國的歷史,可以收藏這套書,相信一定會受益匪淺。

你覺得荊軻是英雄還是莽夫呢?他刺殺秦王是義舉還是衝動,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