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時尚/ 正文

我愛我家鄉文旅融合二十年鋪墊栽好梧桐樹築巢引鳳特別推介二十四

夜郎非遺生態博物館“蝴蝶媽媽”專區之貴州省級非遺保護名錄織金苗族刺繡

有人說,手工服飾中,蠟染是平面藝術,想要追求立體效果,非刺繡莫屬。如果說蠟染工序還有男性參與,那麼刺繡就真的基本是純女紅所為了。女紅文化便一度被稱為媽媽的職業、母親的藝術、婦女的手工坊……

我愛我家鄉文旅融合二十年鋪墊栽好梧桐樹築巢引鳳特別推介二十四

1、刺繡史記

刺繡,即用繡針穿引綵線,按產品所需設計的花紋在紡織品上運針導線,以繡跡構成既定花紋圖案的一種帶有民族文化印跡的傳統工藝。作為一個地域廣泛的手工藝品,各個

國家、各個民族的刺繡工藝透過長期的積累和發展,都有其自身的特長和優勢。

刺繡在我國進入文明時期的早期就已經開始出現。

《尚書》中說:“衣畫而裳繡”。

《書經》“虞書·益稷篇”中也有記載:“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之會,宗彝藻火粉米繡,以五彩彰施於五色,作服。”

《史記》中更是提到:“楚莊王有愛馬,衣以文繡,置之華屋之下。”

據考古證實,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刺繡實物是陝西寶雞西周時期井姬墓中出土的辮子股繡片。

2、刺繡類別

中國民族傳統刺繡工藝中的蘇繡、湘繡、粵繡、蜀繡“四大名繡”之稱形成於十九世紀中葉,它的產生除了自身藝術特點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繡品商業化的結果。由於市場需求和刺繡產地的不同,刺繡工藝品作為一種商品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其中的蘇、湘、粵、蜀四個地方的刺繡產品銷路較廣、影響甚大,故有“四大名繡”之稱。

蘇繡自古便以精細素雅著稱於世。不說其構圖簡練,僅就蘇繡所用最細的線來談,總以一般人的肉眼所能看清楚為限,足見其精細之極、難有匹敵。

我愛我家鄉文旅融合二十年鋪墊栽好梧桐樹築巢引鳳特別推介二十四

(蘇繡貓)

湘繡的圖案主要借鑑中國畫的長處,所繡內容多為山水、人物、走獸等,尤其是湘繡的獅、虎題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我愛我家鄉文旅融合二十年鋪墊栽好梧桐樹築巢引鳳特別推介二十四

(湘繡虎)

粵繡構圖飽滿,題材廣泛,多為百鳥朝陽、龍鳳等圖案。裝飾性強,繡制平整光滑……

我愛我家鄉文旅融合二十年鋪墊栽好梧桐樹築巢引鳳特別推介二十四

(粵繡龍)

蜀繡以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針法多達100多種,充分發揮了手繡的特長,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蜀繡題材大多為花鳥、走獸、蟲魚和人物等,品種除了繡屏之外,還有被面、枕套、靠墊、桌布、頭巾等等。

我愛我家鄉文旅融合二十年鋪墊栽好梧桐樹築巢引鳳特別推介二十四

(蜀繡花鳥)

其實,除了慣稱的“四大名繡”,在我國還有京繡、魯繡、汴繡、甌繡、杭繡、漢繡、閩繡等地方名繡,而我國的少數民族如藏、蒙古、維吾爾、彝、傣、布依、哈薩克、苗、瑤、土家、景頗、侗、白、壯等也都各自擁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繡。

由於相對閉塞、偏居一隅、剛剛浮出水面而被世人所驚歎——記錄苗族遷徙史生活點點滴滴被詡為“生活中的圖騰”“穿在身上的史詩”“中國服飾史的活化石”的“苗繡”,更是大有後來居上之勢。

我愛我家鄉文旅融合二十年鋪墊栽好梧桐樹築巢引鳳特別推介二十四

(現收藏於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博

我愛我家鄉文旅融合二十年鋪墊栽好梧桐樹築巢引鳳特別推介二十四

(傳承於貴州省黔東南丹寨榕江三都的苗

3、苗族刺繡

較早提到苗族剌繡服飾的中國書籍是《淮南子》。在《淮南子·齊俗篇》中有“三苗首”的記載。在後來的典籍《後漢書》、《搜神記》、《隋書》、《舊唐書》、《新唐書》、《黔南職貢圖》、《貴州諸夷圖》等中均有苗族服飾的記載。

不難看出,苗族剌繡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織金苗繡流傳於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轄區內32個鄉鎮中苗族同胞聚居地。織金地處畢節生態試驗區南部,境內苗族剌繡有著烏蒙山印跡在內的數千年傳統文化記憶,形成以織金苗族剌繡為代表,輻射影響周邊縣市的傳統手工技藝。

織金苗繡其技藝是用自種的幹苧麻線或馬尾與市場上購買的綵線,絞成浮雕式線條,根據作品人的構思和構圖,將絞裹之線盤旋在有色大多是紅色棉布作底布料上,以同色綵線釘牢,形成一幅精美的幾何框架圖案,像山川田園,似花鳥蟲魚,頗富抽象性和審美情趣,然後在圖案的空白處繡上或形如馬蟻蛋或米粒形等等的細花,再用藍綠色彩線把框架線加粗填密呈浮雕狀,一幅精美的刺繡作品即成。

4、苗族刺繡針法

苗族刺繡針法基於苗語名稱起始,欲求其義自然離不開苗語,從苗語中翻譯過來才能明晰地得識傳統地道的苗族針法意蘊。

例如下述苗家“八大工藝”針法(名稱均系苗族西部方言織金土語):

(1) “Nzid”,音近“指”,意為“補(衣服)”,直往前繡之串針和回頭加固之復針等繡制;

(2)“Qaob”,音“撬”,形如平針、或若數紗交叉繡制;

(3)“Hab”,音“嗨”,一如橫向略為長腳平針等繡制;

(4)“Ndruab”,音近“丫”,意似“裝填”,如一圓形圖把中間圓點上下環形繡滿狀,針法同“Hab”;

(5) “Nzhif”,音近“玼”,同苗語“辣”之音,如所謂“馬尾繡”布馬尾線如盤龍型而上下環形繡制,苗族刺繡中有先剪好花形布樣,再在邊緣布一細線、沿此細線上下環形繡制;

(6)“Nzhat”,音“寨”,意近 “釘”動詞,與“Nzhif”工藝相近,所佈之線為預先搓圓、並將此圓線排布成花樣,順著此圓線同“Nzhif”法一樣上下環形繡制;

(7) “Bloux”, 音“湊”意“形不外露”,也與“Nzhif”環形繡制工藝相近,其中無佈線,主要指如釘布紐扣時的工藝,外現一邊儘量穿少而不露針跡為要;

(8)“Nzal”,“菜”的近似音,意如編辮子般, 引針半出繞線從針下回纏再穿出,下一針從繡成的圓心半出同前一樣繡制,線跡形如女孩髮辮。

其實,有的針法有時表達一個意思,但也有用在不同之處。曾戲說苗族針法必須放到具體操作上去才能說出其工藝名稱、講究特定環境。

還有繡制前有“Zad”(音“崽”意“剪”)、Duot(音“踱”意“繪圖案框架”)、Dlet(音“蔑”意“用指甲畫圖”)等工序,仔細聆聽辨析,再怎麼也不能用漢字盡釋其民族語音細微區別之意,很是玩味無窮。

而今各兄弟民族針法大多融入而難辨其法,僅從紋樣上得以明辨族別。

已有齊針、套針、亂針、滾針、切針、平金、打點、打籽、結籽、冰紋針、挑花、刻鱗針、穿珠針等等之說,採用不同的針法可以產生不同的線條組織和獨特的手工刺繡藝術表現效果。

織金苗繡以多種形式與技藝傳承於世,目前盛傳融入苗族更多支系甚至其他兄弟民族工藝手法類別,有平繡、數紗繡、挑花繡、貼布繡、鎖邊繡、打籽繡、辮繡、皺繡、板絲繡、堆繡、破線繡、盤龍繡、挽繡、錫繡等等繡技名稱。

還有其他種類,每一種類所用的材料與繡法有的有所不同。

刺繡物品主要有女上衣、裙子、圍腰(即圍裙,有長、短、滿三種)、背扇、鞋、傘套、錢袋、旅遊包、手電筒套、枕巾、小手帕、包帕、背褡(墊肩)等十餘種生活物品,都可進行苗族刺繡的點綴。其圖案大多並非原蟲原鳥原龍原虎,形象十分抽象,具有極為深刻的寓意。這是織金苗族刺繡與眾不同的差異。刺繡成品穿飾於身,看不出所繡圖案為龍為虎為鳥為魚。

5、織金苗族挑花

另外,織金苗族挑花,本來是苗族刺繡當中的一種,因技法特殊而從刺繡技法中分離出來的一種採取經、緯線數紗等距或一定距離進行方矩技術刺繡方法。由於與編織圖紋布幅的織綿均有共同“數紗”特點,常並稱“挑花織錦”。但是作為刺繡園中悄然探出牆外的奇葩,獨立開來,一度被人詡為另一種刺繡工藝而熠熠生輝。

我愛我家鄉文旅融合二十年鋪墊栽好梧桐樹築巢引鳳特別推介二十四

(夜郎非遺生態博物館刺繡間繡制苗

我愛我家鄉文旅融合二十年鋪墊栽好梧桐樹築巢引鳳特別推介二十四

(夜郎非遺生態博物館刺繡間繡制苗族刺

我愛我家鄉文旅融合二十年鋪墊栽好梧桐樹築巢引鳳特別推介二十四

(夜郎非遺生態博物館刺繡間繡制苗族

我愛我家鄉文旅融合二十年鋪墊栽好梧桐樹築巢引鳳特別推介二十四

(夜郎非遺生態博物館刺繡間繡制苗族刺

必須要明確的是,大可不必持有“這種是苗族繡法”、“那種不是苗族繡法”之類觀點。宜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應階段性說其繡技針法,最根本的是要去求證苗族圖案文化傳承之意蘊,用什麼技法才能盡達其意。

6、合理而發展的眼光來看待苗族刺繡技藝

當前盛傳的水族“馬尾繡”,織金苗繡也有,但在織金苗繡裡很多地方不稱“馬尾繡”,因為究其實此稱呼並非繡技針法,而是依其材質“馬尾”而得名,從技法上來講以此命名有失偏頗。織金苗繡裡一些地方以其走針軌跡形象地稱為如龍盤旋般故稱“盤龍繡”。

除卻如此,在繡技名稱中,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刺繡技藝更為科學一些。在不斷的民族文化融合中,技法可以融合,只要在表現主題有有所民族特性即可。不必拘泥於這是哪個兄弟民族的哪個兄弟民族的,因為事物都是發展而非固定一成不變。如果硬要說是某一兄弟民族的,只能以時間段去劃分,稍微合理一些。

當然了,剛一開始源自一個民族自身的繡技還是有的,譬如上面提及苗語西部方言中的八大繡技針法“Nzid(指)”、“Qaob(撬)”、“Hab(嗨)”、“Ndruab(丫)”、“Nzhif(玼)”、“Nzhat(寨)”、“Bloux(湊)”、“Nzal(菜)”等。

我愛我家鄉文旅融合二十年鋪墊栽好梧桐樹築巢引鳳特別推介二十四

(織金苗族盤龍繡——馬尾繡)

7、苗族刺繡主要特徵

(1)藝術性特徵

刺繡是織金苗族傳統的民間手工藝,通常為苗族婦女所精通。刺繡作品透過不同的繡法及材料展現出栩栩如生的圖案。織金苗族刺繡透過依存於服飾及生活用品,體現了實用與審美的共同特徵,是集形象性、主體性、審美性於一體的傳統苗族手工藝。透過豐富多樣的繡法,創造出具有極高審美價值的作品,不僅滿足了苗族同胞自身的需求,更是集真、善、美於一體的體現,具備了強烈的藝術性特徵。

(2)民族性特徵

織金苗族刺繡是織金縣苗族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手工藝,此工藝一般以老傳少、母傳女或族群之間師徒承襲等,通常為苗族婦女所精通,因此具有獨特的民族性特徵。

(3)文化性特徵

苗族刺繡是苗族用刺繡方式將幾千年遷徙的歷史故事抽象地表現在服飾之上、日常生活用品之中,從中可以解讀出苗族幾千年來頑強不屈的生活史詩。

8、苗族刺繡重要價值

(1)歷史價值

織金苗繡歷史悠久,飽含了苗族同胞自古以來的歷史文化,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不僅傳承了織金苗族同胞傳統的刺繡方法,在傳統的基礎上衍生出幾十種繡法。從而幫助後人在當下的生活狀況下有效的傳承與發展,具有不菲的歷史價值。

(2)文化價值

剌繡是織金苗族歷史文化長期積澱的結果,也是他們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衍生出來的精神信仰,是織金苗族同胞智慧的結晶。織金苗族刺繡作品上的圖騰,如蝴蝶媽媽、陰陽魚、苗龍、錦雞等,每一種圖案都代表了一種傳說。每一件作品的內容均取材於苗族獨特的民族文化元素,包含了苗族同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動形象的彰顯了其深厚的文化價值。

(3)藝術價值

織金苗繡工藝漸漸被外界所關注,甚至在國際上已有一定知名度,被喻為“指尖上的芭蕾”。並受邀亮相倫敦、柏林等國際時尚舞臺,其精妙絕倫的繡法得到國際知名設計師的極高讚譽。正是因為其自身具備極高的、被接受的藝術美感,才能產生當下的國際影響力。這是織金苗族刺繡審美生成規律及演變過程中呈現的獨特藝術價值。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