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閩西八大幹之連城地瓜幹,客家人的最愛

連城地瓜幹是福建客家縣連城的傳統漢族小吃,距今二,三百年。在清代,連城地瓜幹作為宮廷貢品,是宮廷宴會上的珍貴點心,深受康熙、乾隆的喜愛,賜名“金薯條”。連城縣以其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及成熟的製作工藝被稱為“中國紅心地瓜幹之鄉”,紅心地瓜幹曾獲得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及“中國馳名商標”榮譽。如今連城地瓜干係列產品暢銷於東南亞,日本,歐洲和北美洲等國家,深受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的喜愛。

閩西八大幹之連城地瓜幹,客家人的最愛

一、生長環境

連城地處福建龍巖西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區、中央蘇區、客家祖地,屬於亞熱帶季風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9度,全年雨量充沛,多集中於春夏秋。境內山地丘陵眾多,水源充足,地貌多樣複雜;連城地瓜種植區域主要分佈在林坊、隔田、隔川、揭樂、大坪、李屋、洪山等地,此區域多系頁岩風化而成的紫色土,微酸性,含磷量高,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有利於地瓜的生長,加上長薯階段,日夜溫差大,有利於於物質的積累和轉化,使薯塊大小適中品質好,烤出來的地瓜幹質量比其它地方更為優質。

二、製作工藝

地瓜乾的製作一般經過選、蒸煮、去皮、初烤、壓制、烘乾、修整、包裝等工藝。其中選薯、蒸煮、烤乾是關鍵。地瓜幹特別講究色、形、味,所以一般應從地瓜品種中挑選含糖量高,纖維細,含水分適量,產量高的品種,薯色以肉色為好,薯片6~7公分寬為宜。蒸煮要求熟度恰當,一般八成熟即可,不熟則難於剝皮影響外形太熟則過爛不易成形。烘烤時要控制火侯,以免過火使地瓜幹色澤變黑,味道變苦,不幹使地瓜幹易變酸或黴爛發臭。連城地瓜幹既適宜於旅行野餐,從袋中立即取出食之,也可切成小塊,拌上面粉、雞蛋、香料,經油炸後,撒上冰糖,作為上等酒席名餚。若蒸煮時調以芝麻、蜂蜜等佐料,尤其誘人食慾

三、營養價值

連城地瓜幹是紅心地瓜製成,其色澤桔紅鮮豔,味道甜美,質地軟韌,富含維生素A、B和胡羅ト素,含糖量高。加工時不新增任何配料和色素,保留天然色澤和品質,對身體不會帶來任何有毒因素,多吃地瓜不僅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保持人體心血管壁的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減少腸癌的發生機率,還能排毒養顏、減肥。風味殊絕,老幼喜食,既可品其滋味,又可觀其豔彩。

四、未來發展

為了滿足顧客需要,提高地瓜乾的產量,首先必須擴大連城良種地瓜的種植面積,努力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因地瓜乾的薯形要求成品以6一7公分寬,太大或太小皆影響質量和外觀,因此在栽種時應平插薯苗,控制施肥量和施肥的時間,使薯塊達到製作的要求。在烘烤技術上,過去早期釆用鐵鍋烘烤,火候難於控制,影響地瓜乾的質量,近年來多地採用小烤房,改直接火烤為間接火烤,既提高了產品質量,又改善了衛生條。在加工工藝上還可以繼續不斷革新,產品要嚴格消毒和檢驗,使之符合國際市場的要求。包裝要別緻輕巧,光彩奪目,使這一傳統名產品永葆其在國內外市場上的崇高聲譽。

後記

一般普遍認為,番薯地引入中國,源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

明時,多年在呂宋(即菲律賓)做生意的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同其子陳經綸,見當地種植一種叫“甘薯”的塊根作物,塊根“大如拳,皮色硃紅,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產量又高,廣種耐瘠”。想到家鄉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貧瘠,糧食不足,陳振龍決心把甘薯引進中國。

番薯最早種植於美洲中部墨西哥、哥倫比亞一帶,由西班牙人攜至菲律賓等國栽種, 番薯最早傳進中國約在明朝後期的萬曆年間,分3條路線進入中國―雲南、廣東、福建。

文章參考資料

《閩西土特產》《連城縣誌》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