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說一句“不要”很難嗎?

說一句“不要”很難嗎?

“或許,你知道討好型人格嗎?”

已經不記得,上一次拒絕別人是什麼時候,似乎從來不曾拒絕。

原生家庭讓我們學會懂事,拒絕的話從來說不出口。

希望我們能像孩子一樣,將情緒直白展現,擁有撒嬌任性的權利。

未來的人生,希望能學會愛自己。

說一句“不要”很難嗎?

這樣幾個人的故事,你是否聽說?

Part.01

蔣方舟因年少成名,自小就不得不與大人們打交道,周圍的人都是比自己年長成功,所以她預設他們一定是做對了什麼,哪怕明知道有些話是錯的,也會去迎合前輩們的言論。

在《奇葩大會》中曾提到,她不會在同事和朋友面前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不會去爭吵,非常害怕起衝突,非常害怕讓對方覺得不開心。

年幼時期的“畏懼權威”,到如今長大變成了“畏懼表達”。

說一句“不要”很難嗎?

Part.02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的女主川尻松子,從兒時做鬼臉討好父母,到長大迷茫的愛情觀,她不斷努力追求被愛,卻不斷陷入困境無法得到救贖。

父親對病弱的妹妹盡心呵護,卻不曾對松子表示過溫暖和關愛。因兒時一個小丑鬼臉逗笑父親,這個並不好看也不有趣的鬼臉便成了松子多年的習慣。

說一句“不要”很難嗎?

父親的冷漠,忽視,偏心,讓松子長期處於“不配被愛”的情感缺失狀態。

而後她不顧一切的交付情感,拼盡全力執迷於被愛,而後深陷泥潭無法得到救贖。

Part.03

作為經典影視劇《武林外傳》中白展堂的小師妹祝無雙,她是劇中最懂事的女孩,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人性“缺點”,只有她是從小漂泊,為人處世面面俱到不願給任何人添麻煩,“放著我來”是她最常用口頭語,卻始終如浮萍漂泊。

說一句“不要”很難嗎?

祝無雙漂泊無依靠,一方浮木可依,就如救命稻草,儘管出場自帶悲劇色彩,依然努力保持自尊和底線。這是一個典型討好型人格卻正面積極的人物,因為畏懼被嫌棄,無疑讓她成為更好的自己。

討好型人格的形成原因

“討好型人格”在心理學術語上又稱“迎合型人格”,就是我們常說得好好先生(小姐)。Sherry Pagoto博士(Psychology Today許可心理學家)指出,

討好型人格是潛在的不健康的行為模式,而不是人格障礙

每一個討好者的內心,都有著一個過度敏感和脆弱的小孩。

他們很容易驚慌失措,為一點小事糾結許久,與失望撞一個滿懷。你是否也是這樣的呢?

總是畏懼成為獨特的一方,畏懼權威,不敢表現自己的觀點

,害怕因此偏離大眾觀點,成為獨特的小部分,無獨立思考能力。

哪怕事情的發展有多方面原因,

總是把責任歸咎於自己

,並主動道歉以此尋求內心的安定。

過於注重他人的觀點,不懂得拒絕他人的要求

,過於恐慌拒絕的後果,總是擔心別人會不會因此不喜歡自己。

很難成功健全自己的世界觀,當事態不斷髮展之時,

為獲得暫時的心靈滿足,不斷後退自己的底線

從何時起我們開始變得習慣討好?

討好型人格形成的原因很多,

家庭教育

學校教育

時代因素

等等,尤其幼年時期的家庭教育,是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在人格還未完全健全時期,情感的缺少讓她們失去心底的依靠,討好型人格隨之出現。

說一句“不要”很難嗎?

我們總是習慣性“要為自己的存在尋找理由”,不斷暗示自己只要懂事,聽話,才配擁有幸福的權利。

討好型人格的“救贖指南”

認真看到這裡的你,可能正在被討好型人格困擾著,習慣性焦慮,為自己學不會拒絕而困擾。而這種狀態並不是不可改變的。只有你接受自己的內心,坦誠看待自己,才能暫停這種不受控制的討好行為。

01

尋找自己的資料,擁抱現在的自己

儘可能收集自己的童年資訊,瞭解問題的根本原因。

這些資料會讓你更好的瞭解自身成長環境,找到問題的本質原因。比如:

童年時期曾經發生過什麼事?

父母誰陪在你身邊比較多?

父母的教育方式是什麼樣子的?

學校老師的具體教育方式?

……

心靈深處的每一種畏懼,基本上都是來自幼年的某些經歷。原生家庭總是留給我們或多或少的影響,但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則是成長

。理順自己與自己的關係,而後才能理順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最終理順自己與世界的關係,這些過程會給出最好的答案,成為不再畏懼的自己。

無論之前的人生髮生過什麼,都對今後的人生如何度過沒有影響,而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你。

說一句“不要”很難嗎?

02

樹立關鍵詞清單,不要逃避責任

拿一張A4紙,寫下心目中最重要排行榜,然後梳理清楚什麼是近日必須要做的事,會有什麼結果。

如果幫忙別人,自己會受到什麼影響。比如:

下班後美美睡一覺。

工作一天後,保持心情舒適。

保持每天早上讀英語半小時。

堅持不斷進步,做優秀的自己。

明天要完成的工作。

需要花一整天去完成。

週末去吃一頓燒烤。

辛苦工作一週地回饋自己。

答應她(他)明早帶早點。

需要早起半小時排隊,影響一天精神情況,可能會導致遲到。

答應朋友統計資料。

時間不定嗎,且如果完成不了,會出力不討好且影響他人進度。

試著尋找本質原因,不要逃避責任。

你的敏感、脆弱常讓你習慣性自我批判,透過不斷幫助他人來製造“自己擁有解決問題能力”的假象,而要知道你自己才是需要幫助的那個人。

把“愛自己”放在首位,不要把照顧好自己的責任寄希望於他人。

說一句“不要”很難嗎?

03

書寫信件,透過文字與內心對話

想象寫信的人是來自平行時空的一個朋友,他(她)已經完美解決了你如今的困境,然後記錄下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寫下鼓勵的話。不需要太長,兩三段就好。比如:

親愛的小明同學:

很高興認識平行時空的你。

我看到你的善良可愛,為理想奮鬥的拼搏精神。

我們都是不完美的小孩,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獨特的顏色。

我知道你很快就能克服眼前的困難的。

愛你的小夥伴

內心的豐富讓你不斷進步,學會拒絕讓你保持堅定,與其關心他人的看法,不如用這段時間成為更好的自己。

希望每個人都能學會拒絕,不再是那個“懂事聽話”模樣。與世界和解,坦然相待,悅納最美的自己。

說一句“不要”很難嗎?

其實,“討好型人格”的人也會常常問自己“被所有人喜歡的人生”和“有人討厭自己的人生”,會選擇哪個?

在面對這個問題時,我們會多半選擇前者,誰不希望被所有人喜歡呢?可是從客觀上來看“被所有人喜歡”這件事是不可能做到的,再怎麼八面玲瓏,努力討好,最多也只能讓大多數人喜歡。所以,這本身就是一個“深淵”,一個丟失自己的“深淵”。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裡有這樣的兩段話值得我們反覆品讀:

>>> 我們每個人的存在,都有自己特殊的價值和使命,你不需要討好任何人,而是需要被討厭的勇氣。畢竟,生活的多面性是要你一個人來完成的。

>>> 在被討厭的過程中,你也許會失去一些什麼,但是卻能夠獲得真正的自由。因為你會更注重”此時此刻“的你,認真地活在當下每一天。

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當一個人不需要去迎合和討好別人獲得認可時,他才稱得上擁有了自己的人生。

其實,“被討厭的勇氣”,也是“幸福的勇氣”。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