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今日冬至,並不是所有人都吃餃子,有人喝交九雞湯,有人不過節!

今日冬至,並不是所有人都吃餃子,有人喝交九雞湯,有人不過節!

今天是冬至日,滿屏都是餃子香,吃餃子成了冬至的象徵。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實際上,並不是所有地方過冬至都吃餃子的。

小時候,家裡人不知道什麼是冬至日,只曉得交九。

所謂交九,與冬至其實是同一天。

從冬至開始,以此天為一,開始數九,第九天則是一九,再過九天為二九,以此類推,直到九九結束,春天就來了。

一般來說,三九四九是最冷的時候。

為了抵禦冬天的嚴寒,交九那天農村家家熬雞湯。

抓一隻老母雞,宰殺後用柴火慢燉半天,直到燉得骨肉分離,香氣撲鼻為止。

交九喝雞湯大多是在晚上,因為從殺雞到燉雞,幾乎要忙活大半天時間,燉好時天也擦黑了。

所以,交九的傍晚,整個村子都飄揚著雞湯的香味。

大人眼裡,第一碗雞湯最有營養,往往盛出來給小孩子們喝,可以防病避災。

小孩子們卻不領情,因為第一碗雞湯不放鹽,上面飄著一層黃燦燦的雞油,還要趁熱喝掉,口感味道確實不怎麼樣。

最美味的還是雞湯手擀麵,剩下的雞湯放上各種佐料,煮一鍋媽媽做的手擀麵,吃完後渾身直冒汗,那才真叫香。

離開老家,就再也喝不到那麼鮮美原味的地鍋雞湯。

今日冬至,並不是所有人都吃餃子,有人喝交九雞湯,有人不過節!

進了城才知道,原來冬至日都吃餃子。

其實,吃餃子哪有喝雞湯禦寒效果好。

再後來讀了點書,又知道冬至日也有人不吃餃子。

公元前289年冬至那天,亞聖孟子去世,享年84歲。

孟子倡導仁、義、善,他思想之開明先進,到今天都不落伍。

比如,孟子說君主犯了錯誤,臣民可以勸諫,如果勸諫還不聽,那就換掉算了。

這種話恐怕今天也沒有人敢講。

真正的儒家,並不封建保守,只是被後人改得面目全非罷了。

孟子冬至日去世後,鄒國人十分悲痛,廢除了冬至日賀冬的習俗。

故而冬至這天鄒國人沒什麼慶祝活動,自然也不會吃餃子。

今日冬至,並不是所有人都吃餃子,有人喝交九雞湯,有人不過節!

過去的鄒國,就是現在的濟寧鄒城市,以前的鄒縣。

恐怕也有人會提意見,誰說鄒城人冬至不吃餃子,今天鄒城肯定有吃餃子的。

確實如此,現在一些傳統的習俗在城市化過程中被逐漸消解,又有一些習俗得到培育生成。

比如交九喝雞湯這件事,是農村人禦寒的一種方式,現在城市裡都處都是暖氣,喝雞湯反倒容易上火。

環境發生變化後,有些東西留也留不住,只能印在記憶裡。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世間變幻莫測,讓我們珍惜好眼前的每一天吧。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