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面對蝗災等重大災害時,除了災民自救外,歷朝皇帝是如何應對的?

文/格瓦拉同志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當中,大規模的蝗災頻繁發生,給農業帶來難以估量的破壞。根據《中國救荒史》的統計,從前707年到1935年,中國共發生過796次大規模的蝗災,平均每3年便會爆發一次。而如何對待蝗災、安置饑民,始終都是困擾歷代帝王的大難題,一旦應對不慎,甚至會危及到帝國的安危。

面對蝗災等重大災害時,除了災民自救外,歷朝皇帝是如何應對的?

肆虐的蝗災是困擾中國幾千年的難題

其實,作為一個災難多發的國家,除肆虐的蝗災外,地震、水災、火災、風災等自然災害,在中國發生的頻率也相當高。在古代,上述災難,與月食、日食、星變等自然現象一起,經常被皇帝們視作可能給帝國帶來消極影響的災異。那麼,在大規模災異發生後,除了災民的自救行為外,歷朝歷代的皇帝是怎樣應對的?

罪己詔

。從漢朝開始,受儒家“天人感應”說的影響,皇帝們(天子)大都相信(或假裝相信)自己是上天的兒子,代表上天治理萬民,而一旦自己違背天意、不行仁義,那麼上天必會降下災異,以此來對皇帝進行譴責。而為了平息上天的憤怒,皇帝們往往透過頒佈“罪己詔”的方式,來檢討自己過失。

從現有的史料來看,第一個明確頒發“罪己詔”的皇帝是漢文帝,時間發生在前179年。當時,有大臣建議漢文帝要早日擇立太子,而皇帝卻以自己“德行有虧”為由予以婉拒,並頒佈相應的“罪己詔”。截至1895年光緒帝頒佈中國史上最後一份“罪己詔”,共有88位皇帝頒佈過264份“罪己詔”,時間跨度長達2074年,平均每8年就會出現一份。

面對蝗災等重大災害時,除了災民自救外,歷朝皇帝是如何應對的?

漢文帝畫像

雖然“罪己詔”的內容、措辭千篇一律,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但在“君權神授”觀念極濃厚的古代,還是能起到某些積極的效用。其一,它表明皇帝嚴肅對待上天的譴責,願意改正自己的錯誤,並展現出自己時刻將百姓安危放在心上的態度;其二,藉以平息民眾的怨氣,造成一種舉國上下團結一心、共抗災情的局面,並由此穩固皇位。

大赦

,即皇帝以施恩的名義,不定期地對罪犯實行免除或減輕罪責的行為,除了皇帝登基、更換年號、冊立皇后和太子外,在重大災異發生後,往往也會採取此種措施。因為在皇帝們看來,月食、日食等天象異常是上天在對自己示警,而蝗災、地震、水災等自然災害,又容易導致災民觸犯法律,因此適時宣佈大赦,可以迴應上天的譴責,並顯示自己哀矜萬民之意。

面對蝗災等重大災害時,除了災民自救外,歷朝皇帝是如何應對的?

漢宣帝畫像

大赦往往跟皇帝釋出“罪己詔”同時進行,比如西漢本始四年(前70年),天下49個郡國同時發生地震,造成6000多人死亡,傷者無數。對此,漢宣帝頒佈“罪己詔”,並下令大赦天下,免收重災區租賦,對於安定民心起到良好的作用。翻閱二十四史,關於皇帝大赦的記錄比比皆是,在此不做一一贅述。

蠲賑

。“蠲”即減免賦稅,“賑”即賑濟錢糧。跟“罪己詔”和大赦天下相比,災民們普遍關注的還是實實在在的物資援助,畢竟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每當蝗災、地震、水災等重大災異發生後,皇帝們通常會下詔減免民眾的賦稅,同時還開倉放糧,儘可能地保障災民的生活。除此之外,朝廷有時還直接補助災民銅錢或銀兩,尤其在明清兩朝最為常見。

面對蝗災等重大災害時,除了災民自救外,歷朝皇帝是如何應對的?

乾隆帝畫像

自漢朝開始,歷代帝王在面對重大災異時,都曾採取過上述措施,尤其是到了清朝,還形成一整套成熟的蠲賑辦法,對於安定民心起到很好的作用。縱觀整個清朝,蠲賑災民最積極的無疑是乾隆帝,無論哪個地方發生災情,都會在第一時間實行救濟,六十年如一日,確實值得稱道(“地方偶有偏災,即命開啟倉廩,蠲免租稅,六十年如一日。”見《嘯亭雜錄·純皇愛民》)。

捐納

。由於帝國的財力畢竟有限,所以朝廷除了直接蠲賑災民外,往往還會號召富人們捐錢、捐糧以救濟災民,而作為回報,皇帝們往往會賜予他們爵位以作為獎勵,此即“捐納”。早在秦漢時期,帝國政府便開始推行“捐納”制度,比如秦始皇在位時,便頒佈政令“百姓內粟千石,拜爵一級”(見《史記·秦始皇本紀》),這種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

面對蝗災等重大災害時,除了災民自救外,歷朝皇帝是如何應對的?

秦始皇畫像

“捐納”制度的實行,激發了民間救濟活動的積極性,對於緩解災情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在1679年北京大地震發生後,廣大縉紳富戶積極響應朝廷的號召,紛紛捐納銀兩或僱傭人力來救助災民,從而救活了很多人。其中,天津商人張孺人“傾篋付典質,錢積門中,僱人掘被壓者,所活數十百人”(見《張學士文集》),可謂功德無量。

面對蝗災等重大災害時,除了災民自救外,歷朝皇帝是如何應對的?

宋徽宗面對災異時,總會“避殿減膳”

除了上述應對之策外,皇帝為顯示對上天譴責的自省,往往在頒佈“罪己詔”的同時,採取“避殿減膳”的活動,即不在正殿處理政事,同時減少飯量或菜餚。有時,皇帝也會因重大災情問責、罷黜宰相,尤其在東漢時期最為常見。不過,“避殿減膳”毫無實質意義,而問責、罷黜宰相多屬非常規操作,政治打壓的意味很濃,並非歷朝歷代的通則,所以在此均不作詳細講述。

史料來源:《中國救荒史》、《資治通鑑》、《宋史》、《嘯亭雜錄》、《張學士文集》等。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