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美白神器二氧化鈦被紅牌罰下,食品新增劑行業格局再度重新整理?

美白神器二氧化鈦被紅牌罰下,食品新增劑行業格局再度重新整理?

文:Eva Fan

2022年8月7日,歐盟全面禁用二氧化鈦作為食品新增劑的法規將正式生效。這意味著,含有二氧化鈦的食品將不再獲批生產並投放於歐盟市場。作為常見的食品新增物之一,二氧化鈦已沿用多年並被廣泛應用於食物(如糖果及糕點)及日用品(如口罩、化妝品)的增白。

早在2021年10月,經過EFSA(歐洲食品安全域性)評估後,歐盟決定批准禁止二氧化鈦作為食品新增物的提案。此前,EFSA曾表示綜合不同的研究證據不排除二氧化鈦顆粒具有遺傳毒性,因此二氧化鈦作為食物新增劑的安全性存疑。

“被歐盟剔除食品新增劑許可名單”、“成為消費者一紙訴狀上的元兇”“衝上熱搜榜掀起輿論風波”,二氧化鈦瞬間成為眾矢之的。但目前,在中國、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地,二氧化鈦仍被視作合法的食品新增劑。那麼,二氧化鈦究竟有何妙用,又可能產生怎樣的風險?在天然健康成為主旋律的消費大趨勢下,二氧化鈦的替代品紛紛湧現,能否加速食品新增劑迭代步伐?全球各國面對食品新增劑取態不一的安全監管,又將給整個行業帶來怎樣的思考?

01

二氧化鈦浮沉史:

增白數十載,質疑聲不斷

二氧化鈦作為一種無機物,性質穩定,擁有不透明性以及優異的白度、光亮度表現,被認為是最佳的白色顏料。二氧化鈦(用作食物色素時,被稱作E171)作為色素在食品行業應用已有50餘年的歷史,主要作為增白劑和增亮劑使用。

由於新增適度的二氧化鈦會讓食物的白色部分看起來更加明亮,常見的食品例如香口膠、糖果、糕餅裝飾、蛋黃醬、雪糕、咖啡伴侶等都有機會找到二氧化鈦的蹤影。在中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新增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中,二氧化鈦是唯一被允許的白色著色劑。

美白神器二氧化鈦被紅牌罰下,食品新增劑行業格局再度重新整理?

圖片來源:chemicals

過去數十年間,二氧化鈦與食品間的聯絡密切而普遍,但人們始終對其安全性懷有疑慮。

2014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Tao Chen博士團隊研究認為,基於動物實驗,奈米級二氧化鈦存在“遺傳毒性”,可能會造成細胞基因損傷。2019年,法國食品、環境、職業健康與安全署(Agency for Food, 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 Safety)就二氧化鈦的安全性做出判斷:儘管二氧化鈦早已得到使用批准,但缺乏足夠證據證明它的食用安全性。緊接著,法國政府宣佈,2020年起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二氧化鈦。

美白神器二氧化鈦被紅牌罰下,食品新增劑行業格局再度重新整理?

圖片來源:chemwatch

2019年,悉尼大學一項針對二氧化鈦安全性的研究結果,再次將二氧化鈦推到健康的對立面——存在於許多食品中的二氧化鈦奈米粒子可能對人類健康產生實質性的有害影響。該研究發表於《Frontiers in Nutrition》,文章調查了 E171(二氧化鈦奈米粒子)這種日常攝入比例較高的食品新增劑對人體健康可能產生的影響。透過小鼠實驗研究發現,食用含有 E171的食物會對腸道微生物群產生影響,可能引發炎症性腸疾病和結腸直腸癌等疾病。

2021 年 5 月,歐洲食品安全域性(EFSA)的一項研究得出明確結論,二氧化鈦不應再被視為安全的食品新增劑,理由是二氧化鈦能夠破壞人體DNA。EFSA 食品新增劑和調味料專家小組 (FAF) 主席 Maged Younes 教授認為,得出這一結論的關鍵因素在於,我們無法排除食用二氧化鈦顆粒後的遺傳毒性即化學物質破壞細胞遺傳物質的能力。

2021年10月,歐盟成員國表決同意,將在2022年初開始為期6個月的逐步淘汰期,最終禁用食品中的二氧化鈦。食品製造商必須在2022年年中之前改變其配方和工藝。一紙禁令讓二氧化鈦的淘汰號角在歐洲食品界徹底吹響,全球不少國家隨即表示將對二氧化鈦進行更詳細的研究並重新審視其安全指數,增白數十載的二氧化鈦或將面臨史無前例的嚴峻局面。

美白神器二氧化鈦被紅牌罰下,食品新增劑行業格局再度重新整理?

圖片來源:health click away

02

二氧化鈦危機四伏,

替代品“上位”勢頭強勁

近年來,隨著消費者的健康意識覺醒,“合成色素”的安全風險開始為大眾所關注。相較於色澤表現、著色力、色調多樣性,新消費時代在食用色素上似乎更聚焦於“天然與健康”,而天然有機食用色素市場積極的增長態勢便是最好的例證。

根據印度市場研究公司Meticulous Research近期釋出的市場報告,到2027年,天然食用色素市場將達到32億美元,預計2019—2027年複合增長率達8。4%。

美白神器二氧化鈦被紅牌罰下,食品新增劑行業格局再度重新整理?

圖片來源:techbullion

知名食品配料商Ingredion 曾針對當下消費偏好作出調研,結果表明消費者越來越願意為清潔標籤產品支付更多費用,而至少 70% 的人不想在標籤上看到二氧化鈦。考慮到在食品領域的廣泛使用,未來二氧化鈦作為食品新增劑面臨的風險評估壓力必將越來越大。

Mintel 市場調查表明,即使是在應用最為廣泛的糖果市場,含有二氧化鈦的新品數目也在 2019 年開始呈現下滑態勢。因此,市場對二氧化鈦替代品的需求順勢見漲,食品企業紛紛投身於相關產品的開發。

2017年,美國知名香精色素製造商Sensient旗下子公司Sensient Food Colors 研發出與二氧化鈦功能相似的第一代“Avalanche” 。這是一類可在任何pH環境、任何品類中使用的天然白色遮光劑,並且是全球唯一基於澱粉和礦物質等簡單成分的增白方案。

Avalanche具有清潔標籤,高度穩定、口感極佳並能提供出色的美白特性。為了讓呈色效果最最佳化,Avalanche會根據應用的品類不同進行相應調整。近幾年,Sensient不斷將該系列迭代升級,推出表現更優、成本更低的 Avalanche Xtra新品。

美白神器二氧化鈦被紅牌罰下,食品新增劑行業格局再度重新整理?

圖片來源:sensient

為了尋找更天然的二氧化鈦替代品,許多色素開發商選擇碳水化合物為切入口,比如大米澱粉或玉米澱粉。這些成分不僅具有與二氧化鈦相差無幾的不透明性,對於長期以穀物為主食的國內消費者來說,其接受度也很高。

這類成分粒徑非常小,可填充表面微孔,從而提供光滑的表面,特別適用於糖果塗層和口香糖。隸屬奇華頓的DDW公司就透過給湯、醬汁或者糖果中新增澱粉,為產品增加了不透明性;Ingredion則嘗試使用大米澱粉作為二氧化鈦的替代品。

美白神器二氧化鈦被紅牌罰下,食品新增劑行業格局再度重新整理?

圖片來源:ingredion

今年3月,ADM公司宣佈開發出一種全新天然著色劑PearlEdge。PearlEdge透過專利(申請中)技術從天然來源(包括天然玉米澱粉)中製取,並加入ADM旗下Colors from Nature組合配方,能提供卓越的穩定性、明亮的白色、光滑質地,呈現出更高的感官吸引力。

ADM表示:PearlEdge在糖果方面表現尤其良好,且適用於飲料、烘焙糖霜、湯、醬汁和調味品、乳製品及其替代品甚至寵物食品等多種品類。

美白神器二氧化鈦被紅牌罰下,食品新增劑行業格局再度重新整理?

圖片來源:ADM

03

食品新增劑的評估準繩,

如何正確拿捏?

歐盟一直以來以產品標準要求嚴格著稱,在很多涉及食品安全的原輔料評價上,整體傾向於採取預防措施——試圖在傷害發生之前防止傷害。因此,我們可以發現不少歐盟禁止的食品新增劑如溴酸鉀和偶氮二甲醯胺 (ADA)、BHA 和 BHT、溴化植物油 (BVO)及一些人工色素 (Yellow No。 5, No。 6, Red No。 40),在其他國家地區仍被允准使用。

歐盟針對食品安全的相關禁令都是在科學研究表明其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之後實施的。一方面能夠將食品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階段。但另一方面,這樣的控制措施也會對食品企業產生重大影響。

美白神器二氧化鈦被紅牌罰下,食品新增劑行業格局再度重新整理?

圖片來源:merieux nutrisciences

禁用某種食品新增劑最直接的後果,就是食品企業將面臨更高的市場準入門檻。企業將不得不投入更多資金開展新配方研發,或者購入價格更高的替代品,從而可能改變整個產品的發展軌跡與市場格局。

當然,禁令也將激發品牌的技術創新熱情,促進安全性更高的替代品研發及商用化程序。在消費端,人們的安全與健康意識將會藉此提升,帶動起整個消費市場、商業生態邁向更科學、更加可持續的階層。

歐盟對食品新增劑的監管體現出明顯的“預警原則”,即只有那些已被證明無害的新增劑才能夠使用。即使某些新增劑在公知裡明顯無害,但在被證明無害之前仍會被禁止使用。這樣的監管態度讓歐盟在全球食品安全體系的構建與完善中始終扮演著先鋒角色,也對其他國家地區修訂食品法規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美白神器二氧化鈦被紅牌罰下,食品新增劑行業格局再度重新整理?

圖片來源:merieux nutrisciences

中國的食品新增劑審批程式與歐盟基本一致,均將食品法典國際標準作為食品新增劑立法的基礎。10 多年前,國內食品新增劑行業便提出大力開發“天然營養多功能性新增劑”的發展方針,奠定了中國食品新增劑健康化的研發基調。但目前歐盟批准的分類標準與中國不盡相同,具體表現為歐盟法規的變化更為緊跟科研並及時調整,而中國在原料的安全研究方面還比較薄弱,現在仍處於跟隨狀態,更多的是安全驗證,缺少自主評估的實力。

相較於歐盟的“謹慎”,美國新增劑監管似乎更聚焦於“機率”。曼哈頓堪薩斯州立大學診斷醫學和病理學系副教授Justin J。 Kastner 博士表示:與美國相比,歐洲在評估化學品和新增劑方面採取了更謹慎的方法。其中的關鍵區別是,從歷史上看,美國一直更堅持關注風險本身發生的機率,而歐盟的做法則更加謹慎:他們不僅關注出問題的機率,還關注成分的背後是否存在危害的可能,這就導致了美國市面上的食品含有歐盟禁用新增劑的情況並不罕見。

美白神器二氧化鈦被紅牌罰下,食品新增劑行業格局再度重新整理?

圖片來源:eMediHealth

日本在新增劑使用上則是堅守有益健康,主要表現為兩大監管原則。一是安全原則,即確保食品新增劑不存在任何危害消費者身體健康的有毒有害成分,包括潛在的危險成分;二是有效原則,即食品新增劑的使用必須有利於消費者身體健康。

如果目標食品的生產加工過程能夠透過較低的代價實現品質改善目的,且這種改善可以透過不含有食品新增劑來實現,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再安全的新增劑也會被認為是不合理的使用。因此,按照日本《食品衛生法》的規定,即使新增劑是安全的,如果對人體沒有益處也不允許新增。

美白神器二氧化鈦被紅牌罰下,食品新增劑行業格局再度重新整理?

圖片來源:Japan living guide

制定食品法規之時,產品的安全性大多經過證實。但隨著科學技術進步,更多研究會陸續揭示產品未曾被發現的安全隱患。由於各國對風險容忍度與響應速度上的差異,法規相對於最新科研成果的緊隨程度也將各不相同。

對食品新增劑名單的“增減”,是一個根據研究成果、科學認知、產業發展程序不斷調整更新完善的動態過程。嚴格的管制會對企業和行業發展帶來陣痛,但從長遠看,這必將加速更優秀替代產品的研發程序,加速行業整體向可持續的調整步伐,從而實現人類飲食更深層次上的改良與最佳化,這對億萬消費者來說,值得額手相慶!

04

總結

食品新增劑自誕生之日起,就揹負起提升食品加工效率、改善品質的重任。然而,它對人體的(潛在)負面影響一直是全社會最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之一,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此次二氧化鈦被淘汰出局,身為消費者,自然要為科學嚴謹的行業行為鼓掌喝彩。而作為與新增劑常來常往的食品人,卻感到肩上的責任——天然、健康、營養、美味,早已成為人人嚮往的飲食理念,如何讓理想化為現實,新增劑的升級與迭代就是一項永無止境的探索。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