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古代畫家們常常潑墨萱草或反映人們尊親敬母的美德,這是為什麼呢?

1906年5月9日,美國費城的安娜·賈薇絲的母親不幸去世,她悲痛萬分,組織了一場追悼會,向參加活動的母親們送去了500支白色康乃馨,因為白色康乃馨是她母親最喜歡的花。從此康乃馨被稱為“母親花”。其實早在我國唐朝,就出現了以萱草比喻母親的詩詞,在古代繪畫中,畫家們也常常潑墨萱草,獻給母親或反映人們尊親敬母的美德。據《宣和畫譜》記載,萱草入畫,始於唐末五代,晚唐刁光是最早畫萱草者,他的《萱草百合圖》表現了家庭和諧、後世昌盛的主題。南唐梅行思,五代滕昌佑,宋代黃荃、趙昌、徐崇矩,元代錢選、趙孟頫、王淵、盛懋,明代戴進、李在、沈周、唐寅、仇英等都畫過這一題材。元代王冕曾題詩《墨萱圖》雲:“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這首詩表達了母親對遠遊兒子的牽掛和兒子對家中母親的思念。

簾卷薰風夏日長

花含鵠嘴近高堂

明代宮廷畫家李在,字以政,號一齋,莆田(今屬福建)人。《明畫錄》謂李在“精工山水,細潤者宗敦熙,豪邁者宗馬(遠)夏(圭),人物氣韻生動,名傾一時”。他的畫風屬於浙派,畫法多效古人,但仿古而不泥古,融會貫通,自成風格。李在的《萱花圖》現收藏在江蘇省淮安市博物館,紙本,墨筆,縱28。2釐米,橫51。2釐米。是李在存世作品中唯一的一幅花鳥畫,是難得的傳世佳作。

《萱花圖》中一枝萱草向右上方斜伸,逸筆瀟灑,蒼勁有力。根部葉片以濃墨闊筆而寫,或偃或俯,搖曳多姿,率性豪放,生動而有神韻。莖梢數朵萱花以淡墨細筆勾點,或盛開怒放,或含苞待放。由於長期埋於地下,畫的顏色有些脫落,但仍不失氣韻生動,形象鮮活,似有一縷縷清香徐徐飄來。

萱草原產於我國,且栽植歷史悠久,是百合科萱草屬的一種多年生宿根草本,別名眾多,有金針、忘憂草、宜男草、療愁、鹿箭等。《詩經·衛風·伯兮》記載:“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朱熹注:“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諼草即萱草。《詩經疏》雲:“北堂幽暗,可以種萱。”萱草性強健,耐寒,適應性強,喜溼潤也耐旱,喜陽光又耐半蔭。古時常種植於庭院北側,而此處又常是母親和家中眷屬的居處,故而人們又以“萱堂”代指母親。孟郊有《遊子》詩云:“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畫面左上角的款識題七絕一首:“簾卷薰風夏日長,花含鵠嘴近高堂。筵前介壽雙親樂,顏色輝輝映彩裳。”從題詩上看此畫是為讚頌母親而作。落款“莆田李在為鄭儀寫”。下鈐白文“自家意思”“海天秋月”二印。

這幅畫是於1982年4月在江蘇淮安市淮安區城東郊閘口村的一座明代墓葬中發掘,墓主人是明代書畫收藏家王鎮。經當時徐邦達等文物專家鑑定,為李在真跡無疑。

願母如花石

同好復同壽

明代畫家陳淳,字道復,後更字復甫,號白陽山人,長洲(今江蘇蘇州)人。陳淳少年作畫以元人為法,作畫工細,中年後深受水墨寫意的影響,筆法放縱,自立門戶。他的寫生畫,一花半葉,淡墨欹毫,自有疏斜歷亂之致。他能詩文,擅書法,尤精繪畫。在繪畫史上,陳淳與徐渭並稱為“白陽、青藤”。他畫的《萱草壽石圖》是為母親做壽而作。此圖絹本,淡設色,縱139。5釐米,橫87釐米。

《萱草壽石圖》採用沒骨小寫意之法,筆法靈動,畫風疏爽。畫面上一塊湖石峭立,甚為靈巧,淡墨勾皴,層疊而出,一絲不苟,細密點苔;前面一株萱草向上伸展,闊筆寫葉,用筆秀挺,細筆點花,淺色染花,以寫為主,兼有勾勒,枝葉勁俏生動,花瓣層次分明。整幅畫作設色淡雅,石秀花潤,簡潔清幽,清新秀逸,一派溫馨氣象。畫上款識為自題五律一首:“幽花倚石開,花好石亦秀。為沾雨露深,顏色晚逾茂。願母如花石,同好復同壽。”此詩句因畫而得,言語瀟散自然,借花抒懷。而題詩的書體,則是陳淳晚年典型的浪漫主義狂草書風,筆法多變,迅疾遒勁,骨力開張,任意揮灑,與花、石配合,一動一靜,相得益彰,使此作堪稱其晚年詩、書、畫三藝並絕的精品,顯示了他超群的藝術創造力。

松萱同壽

瓜瓞連登

清代畫家李鱓,字宗揚,號復堂,別號懊道人、墨磨人,晚年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之一。李鱓工詩文書畫。曾隨蔣廷錫、高其佩學畫。後受石濤影響,擅花卉、竹石、松柏。早年畫風工細嚴謹,頗有法度。中年畫風始變,轉入粗筆寫意,揮灑潑辣,氣勢充沛,對晚清花鳥畫有較大影響。李鱓書法古樸,具顏、柳筋骨。喜在畫幅上長題滿跋,參差錯落,寫滿畫面,於質實中見空靈,畫面氣韻益加酣暢。他繪的《松萱桂蘭圖》,紙本,設色,縱183釐米,橫91。5釐米,現藏於天津市藝術博物館。

此圖中的松樹位於畫面的主體位置,墨色較重,是畫幅中最搶眼的部分。松枝與松樹的主體枝幹用乾枯濃重的墨色勾勒,松針部分非常細緻,將松樹扭曲嶙峋的姿態展現出來。松樹取自松柏“長青不老”的意象。圖中的萱草綠葉修長,花色淡雅,與松樹相互映襯,是母親長壽的象徵。宋人家鉉翁有《萱草篇》詩云:“詩人美萱草,蓋謂憂可忘。人子惜此花,植之盈北堂。庶以悅親意,豈特憐芬芳。使君有慈母,星發壽且康。”畫中桂花所佔比重很輕,用的是淡墨,在松樹後面隱約能看到橫插出來的桂枝。桂花清雅高潔,被稱為“仙友”,其香氣具有清濃兩兼的特點,清可盪滌,濃可致遠。桂花樹是崇高、貞潔、榮譽、友好和吉祥的象徵。圖中松、萱的前部幾片蘭葉點綴了畫面,墨色略重,平衡了畫面的色調。自古以來人們愛蘭、養蘭、詠蘭、畫蘭,欣賞其以草木為伍,不與群芳爭豔,不畏霜雪欺凌,堅忍不拔的剛毅氣質。蘭花歷來被人們當作高潔、典雅的象徵,與梅花、竹、菊花並稱為“四君子”。

畫幅的右上方有李鱓的題款:“雍正壬子閏三月,李鱓寫。”即1732年所畫。李鱓時年46歲,已離開宮廷十餘年,以賣畫為生,其藝術創作也日臻成熟。此畫為何人所作儘管無法考證,應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女性年長者。畫家將不屬於同一季節的時令花卉——松、萱、桂、蘭置於同一幅畫面中,和諧構圖,各取其美好的含義,有高壽、母愛、堅貞、高雅的品質。畫幅左上方有同時期畫家華喦的題跋:“唯桂有子,唯蘭有孫,松萱同壽,瓜瓞連登,”書法外柔內剛,圓潤遒麗。意為祝願女主人與松柏一樣長壽,子孫滿堂。

北堂草樹發新枝

百歲幾人登耄耋

清代宮廷畫家餘穉,字南洲,江蘇常熟人,工花鳥、蟲魚,擅長院體畫,用筆工整,設色豔麗,構思巧妙,能別出新意。寫實功力深厚,受郎世寧、唐岱等宮廷畫家影響,所作翎毛、蟲魚具有質感和動感,栩栩如生。從藝活動約於乾隆年間。他繪的《萱花蝴蝶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絹本設色,縱37釐米,橫40釐米。

《萱花蝴蝶圖》是餘穉《花鳥圖冊十二頁》中的一幅。此冊十二開分別繪蘭花、牡丹、茶花、萱花、百合花、荷花、秋菊、桃花、海棠、玉蘭、梅花、臘梅等,花枝上分別點畫蜜蜂、蝴蝶、蜻蜓、蚱蜢、山雀、黃鶯、畫眉、綬帶、麻雀等蟲鳥。其中的《萱花蝴蝶圖》,構圖簡潔、高雅,設色明麗妍美,筆法工整細膩,有著院體特有的富麗華貴。畫面上一簇萱草向上伸展,萱葉青綠頎長,萱花盛開怒放,呈橘紅或橘黃色,端莊秀麗,清雅溫馨,既描繪出花卉嫵媚柔美之態,又展現其生機盎然的內在生命力。花兒散發出幽幽的清香引得兩隻蝴蝶翩翩飛舞而來,一隻停留葉上,一隻展翅飛翔,造型準確,栩栩如生。

圖中的萱草代指母親,唐寅有《萱草圖》詩云:“北堂草樹發新枝,堂上萊衣獻壽卮。願祝一花添一歲,年年長慶賞花時。”蝴蝶暗指長壽,“蝶”和“耄耋”的“耋”同音,七八十歲的老人稱為“耋”。文徵明有詩曰:“百歲幾人登耄耋,一身五世見曾玄。”所以此圖有祝福母親健康長壽之意。

摘自:2021年05月09日《西安晚報》

古代畫家們常常潑墨萱草或反映人們尊親敬母的美德,這是為什麼呢?

餘穉《萱花蝴蝶圖》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