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圖片看歷史:八九十年代的打工者及北漂

“打工”一詞在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從中國香港傳入內地,最初在廣東省流行開來,後來逐漸在中國各地流行。

在香港,打工的意思是“受僱於人”,是“工薪階層”或“從事受薪工作”的口語表達,本身沒有貶義。

一,八十年代的打工者。

廣東是改革開放最早的地方,那時流傳著一句話: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

a,打工者的行李。

圖片看歷史:八九十年代的打工者及北漂

(1988年,一群南下打工妹,進了南海市官窯鎮一家工廠,領到工卡,滿是喜悅,行李都是蛇皮袋)

圖片看歷史:八九十年代的打工者及北漂

(2016年,西方某品牌一場蛇皮袋時尚秀)

圖片看歷史:八九十年代的打工者及北漂

(八十年代,大年初三,打工者就出門排隊買票乘火車南下廣東)

圖片看歷史:八九十年代的打工者及北漂

(八十年代廣東某工廠的打工妹宿舍)

圖片看歷史:八九十年代的打工者及北漂

(1987年,廣東虎門工廠排隊打飯的工人)

二,九十年代的打工者。

1990年,浦東大開放。浙江、上海、江蘇及福建等沿海省份也成了打工者前進尋找美好生活的地方。

圖片看歷史:八九十年代的打工者及北漂

(90年代,春運期間的上海新客站,擁擠的站臺,擁擠的車廂。車窗成為上下客的捷徑。)

圖片看歷史:八九十年代的打工者及北漂

(這輛從廈門開往重慶的火車因人太多車窗被擠破,挨著窗戶邊的人們索性用床單掛在窗戶上擋風)

圖片看歷史:八九十年代的打工者及北漂

(90年代軍大衣在打工者中很流行。)

三,北漂。

“北漂”,是指那些從其他地方來到北京,在北京生活卻沒有北京戶口的人群,他們或已經有職業,或正在發展尋找機遇。

根據中國最大的徵婚交友網站珍愛網的使用者調查結果顯示,在京20歲——49歲的人群當中,按戶籍地省份劃分,黑龍江人佔總數的15%,北京人佔10%,其他省市人佔75%;也就是說年輕人(勞動力)當中本地人佔10%,外地人佔90%。

圖片看歷史:八九十年代的打工者及北漂

(最成功的北漂之一:王寶強)

圖片看歷史:八九十年代的打工者及北漂

(1995年,23歲的郭德綱成為一名“北漂”)

圖片看歷史:八九十年代的打工者及北漂

漂在異鄉,所有的喜樂悲苦都要自己品嚐。

圖片看歷史:八九十年代的打工者及北漂

乘地鐵的北漂女孩。

圖片看歷史:八九十年代的打工者及北漂

打工者是阻力中國崛起的強大力量,很多人也在異鄉打工的過程中改變了命運。

你是否是一位打工者,是否在異鄉擁有了一間,小小的但可擋風避雨的房間。

相關文章

頂部